<h3>行千里路,</h3><h3>寻教育梦。</h3><h3>万山红遍,</h3><h3>层林尽染。</h3><h3> 2019年10月13日,在秋末冬初的时节,屯留区教科局组织全区各中学的五十位教师在李爱军局长带领下北上京城,满怀着对教育管理先进理念的无限渴求,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府圣地——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研学之旅。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走进高校,抛开繁杂,沉淀思绪,静心反思。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一次次难得的思想洗礼。</h3> <h3> 看看我们满满的五天行程安排,除了充实还是充实。🤗 </h3> <h3>北师大,我们来了!</h3> <h3></h3><h3>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出自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专家、书法家启功教授的深思感悟,并由他亲自题写,之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也成为全天下为师者之典范。</h3><h3> 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h3><h3> 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的模范。</h3> <h3>先展示一下我们此次的研学目标☺️ </h3> <h3>行程第一天:</h3><h3> 上午,我们来到了风景优美的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h3> <h3> 校领导非常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h3> <h3> 首先,聆听了崔峰校长对一零一中学的整体介绍。<br> 北京一零一中学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北京一零一中学于1946年在张家口建校,校名先后易名为张家口市立中学、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华北育才中学、北师大附中二部等。1955年,学校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h3> <h3> 我们分别听了一节语文、数学、物理和地理课。</h3><h3> 在一节《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物理实验课上老师和学生配合默契,充分展示了一节实验与“自主、合作、引导、增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验课。</h3> <h3> 数学课,给我们呈现出了一节教学资源配置很高的“思、学、做”的高效课堂!</h3> <h3> 下午,在引导师Aana老师的带领下,做了第一场主题为“对教育的理解,对学习的期待”的多边教研活动。活动中的每位成员“无边界、无权限、无标签”畅谈对上午听课的心得体会。</h3> <h3>行程第二天:<br> 上午,来到了充满民族特色的一零一中学陈经纶民族分校。</h3> <h3> 两节英语课,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学校孩子们的英语素养,连我这个理科老师都被牢牢的吸引了。</h3><h3> 如何上好英语课,根据沟通交流的实际需求,设计层次合理的问题;联系实际,创设真实的交流需求;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满足其精神需求;一切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英语老师不仅要通过教材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h3> <h3> 民族学校当然要有民族特色,看看民族学校的孩子们完成的作品吧!是不是很棒?👍 </h3> <h3> 下午,可爱的Anan老师再次引导我们开始别开生面的全程互动式的教研活动。分组交流,写听课体会,根据明信片画面谈教育感想,一直到最后的用3H形式写出今天的收获启发,老师们可谓是忙的不亦乐乎!</h3> <h3>行程第三天:</h3><h3> 有幸聆听了来自宝岛台湾的郭立中老师的关于“思维导图”的培训。我们屯留二中两年前专门请专家培训过“思维导图”,现在老师们都在用,有一定的使用基础。这次,郭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对如何更好的设计使用思维导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h3><h3> 思维导图,是由被誉为“世界记忆之父”的英国头脑基金会总裁、世界著名心理学、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英文是“Mind Map”,直译过来就是“思维地图”。顾名思义,就是把我们人脑抽象的思维用图画的形式给画出来。</h3><h3> 郭老师的课程生动、风趣、通俗易懂,采用大量的案例,特别是其中的互动过程极富启发性。独特的授课风格和风趣幽默的内容调动学员们积极、主动。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与学生的互动,触动很大。</h3><h3> 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中每个科目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如果只记住散乱的点而无法把握整体结构,就很容易混淆和遗忘。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透过表面的文字,梳理出知识体系,从而更便于孩子理解记忆。<br></h3><h3> 对于老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编写教学设计,更可以用来设计板书。</h3><h3> 作为一个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力量势不可挡!</h3> <h3>传统笔记</h3> <h3>快来欣赏一下郭立中老师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h3> <h3> 呵呵,这是我们二中老师在平时课堂上设计使用的思维导图。虽不能与郭老师比,但我们和学生也都感觉到它的众多好处,我们会坚持使用下去,做的更好!</h3> <h3>我们的学生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笔记</h3> <h3>行程第四天:</h3><h3> 上午,伴着北京淅淅沥沥的雨,我们来到了中国矿大北京校区附中,参加了由海淀区教育局主办的“名师大讲堂”观课活动。虽然下着的雨让人有点烦闷,但是我们依然怀着一颗热忱之心,准备接受新一场洗礼。</h3> <h3>行程第四天:<br> 在矿大附中,我们分别听了两节语文和物理课。领略了名师风采,聆听了海淀区高级教师的精彩点评。第一节初三物理课上,老师用分组实验的形式,充分让每个孩子动起来,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的就完成了实现目标。在初二的物理课上,老师以国庆大阅兵视频为基础,很精彩的让学生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h3><h3> </h3> <h3> 来听听矿大附中的孩子们的声音吧。</h3><h3> 大容量的初三物理课堂,学生的表现太棒了!</h3> <h3> 下午,坐标北师大京师大厦A座12层。<br> 北师大博士赵希斌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关于备课和教学的盛宴。就职于北师大教育学部的赵希斌博士平时上课、写书很繁忙。很难得能听到他的讲座,赵博士不愧为满腹经纶,两个半小时,语言生动幽默,精彩案例信手拈来,过瘾,过瘾!</h3><h3><br></h3> <h3> 赵博士精彩生动的演讲,幽默的风格,耐人寻味的语言使我们深受感触。</h3><h3> 身为教师的我们,或许都懂得教育资源素材的重要性,但却做不到像赵博士那样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积累。这份坚持与毅力,正是我们新教师所要学习与传递的。</h3> <h3> 紧接着,在Anna老师带领下,对今天的收获进行盘点,并用思维导图设计出来。</h3><h3> 小组分享,精彩纷呈。天下教育一家人,博采众长万绪清!</h3> <h3>思维导图呈现———盘点收获</h3> <h3>行程第五天:<br> 坐标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 </h3> <h3> 未来已来,你来不来?</h3><h3> 上午,来自山东的全国名校长李全慧校长,做了一场主题为“今天,我们如何做老师?”的讲座。讲座中她提到,虽然未来的社会智能化不容易取代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3><h3> 且看下面分解:</h3> <h3>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和未来学校教育的比较</h3> <h3>“STEAM”教育课程,是一种教育教学领域的新事物,“STEAM”是五个单词的缩写:</h3><h3>Science(科学)</h3><h3>Technology(技术)</h3><h3>Engineering(工程)</h3><h3>Arts(艺术)</h3><h3>Maths(数学)</h3><h3>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它倡导将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综合的课程结合起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综合的环境中学习,在项目活动中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h3> <h3>对未来教师的要求</h3> <h3>过去教育和未来教育的对比</h3> <h3>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需要用“心”做教育。</h3> <h3> 下午,还是在京师大厦,聆听了崔光佐教授的题为“智力教育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的讲座,让老师们“大开智界”,明白了如何上课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智力。崔教授每年要外出去全国各地中小学讲课几百节,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敬业之心。崔教授喜欢课堂、喜欢学生、兢兢业业。本着“教师改变一小步,改变学生人生一大步”以及“致力于提高学生智力教育”的信念,深度挖掘教育的本质。</h3><h3> 崔教授还给老师们安排了考验智力的动手烧脑的小活动,把讲座推向高潮。</h3><h3> </h3> <h3> 讲座结束后,最后一次的教研活动开始了。在Anna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分组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示出这几天的全部收获。再次回顾研学前的目标,已全部达成,收获满满。😇 </h3> <h3><font color="#39b54a">看,我们老师的表情,是不是激情满满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h3> <h3> </h3><h3> 短暂充实的五天研学之旅即将结束,不忘初心,牢记我们的教育使命。我想把此次的学习概括为四句话:</h3><h3> 教育之路把魂牵,<br> 北京师大梦来圆。<br> 弥补遗憾充电快,<br> 撸起袖子加油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