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东非三国游(五 埃塞俄比亚 结束篇)

老马识途

<h3>第12天,早上七点半出发前住Omorate拜访Dassanetch部族,</h3><h3>大三尼奇部落(Dassanetch Tribes)是居住在埃塞俄比亚最南端奥莫河(River Omo)边的一个很小的部落民族。大三尼奇部落有八个族群,总共20000多人,与肯尼亚北部特尔卡纳湖边的特尔卡纳部族为邻。他们讲自己独有的语言。妇女上身赤裸且打赤脚,身上只有简单的装饰物,她们喜欢在下嘴唇下面打一个小洞,然后插上羽毛等饰物。</h3> <h3>去部落要过条河,实际上不远处就有桥,就是让你体验下坐独木舟的感觉。</h3> <h3>独木舟就是一根原木挖出来的。</h3> <h3>远处就是部落。</h3> <h3>进部落要人头费,每人200当地币比尔(约50元人民币),据说一个月前还只要100比尔,可能最近参观人多了就涨价了,钱由我们团长亲手交给部落这位女士(可能是部落会计)。交了钱我们可以在部落里到处走随便拍照了。</h3> <h3>女士收了钱交给边上的男士(可能是出纳)数钱,数的时候其它人帮着一起数数,这场景挺有意思。我们团长自信的说:一张也不会少。</h3> <h3>这个模样,在我们那就是少儿不宜了。</h3> <h3>母亲和孩子。</h3> <h3>小女孩。</h3> <h3>这是圈牲口的栅栏。</h3> <h3>这是羊圈。</h3> <h3>年轻人也开摩托车,现代与原始如此共存。</h3> <h3>这位母亲在挤牛奶。</h3> <h3>部落中的老妇人。</h3> <h3>母亲和正在吃奶的孩子。</h3> <h3>这就是部落人住的棚子。</h3> <h3>这是进入棚子的门,边上挂着的是盛牛奶的罐子。</h3> <h3>部落边,这位在田边劳动。</h3> <h3>下午参观Karo部族,这是一个沿河而居的部落,因脸部和身体绘画而著名,主要以农耕为主。</h3> <h3>车子一停,村民就围上来了,同样每人交了200比尔,就可以参观拍照了。</h3> <h3>部落少年。</h3> <h3>这位母亲用羊皮做的背兜抱着孩子。</h3> <h3>小孩摆成大字让你拍照。</h3> <h3>我们团里的刘总看来也喜欢枪的。</h3> <h3>该男子对照机特别感兴趣,非要看着拍一张。</h3> <h3>美女出场,气场果然不一样。</h3> <h3>参观完就去到今晚的住宿地-金寨的Eco-Omo Safari Lodge。</h3> <h3>这是办理入住的前厅。</h3> <h3>这是入住的草棚。</h3> <h3>今晚就住这间屋。</h3> <h3>第13天,今天早上是去参观最有名气的"盘唇族"部落,可是在开往该部落的路上,被军人设置的路障拦下,司机前去打听一下,原来该部落与邻近的国有糖厂发生冲突,开枪打死一名货车司机,政府正在和部落处理危机,所以一切外人及车辆不准进入。这么重要的参观,就被这突来的事件而取消了。</h3><h3>“盘唇族”属于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非洲部族,又叫“莫西族(Mursi)”。他们世代生活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奥姆低谷”,这个地方,非常闭塞。据说,上世纪70年代,莫西族第一次被发现的时候,族人们竟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国家叫做埃塞俄比亚。</h3><h3>据统计,现在莫西族仅存五六千人,他们以放牧来维生。牲口和粮食就算市场上的“硬通货”了,有时候,他们也跟外界交换一些枪支、兽皮、象牙、蜜蜂等物品。可惜,莫西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和外界交流,太难了。</h3> <h3>没有亲眼看到盘唇族,只能到网上了解,以下几张图片和介绍均来自网上,以安慰自己。</h3> <h3>传说,莫西女人在下嘴唇上撑一只陶制盘子,就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丑八怪,这种“自残”的办法,只为防范其他部落,抢夺女奴隶。宁肯丑陋地生活,也不想美丽而忧郁地当奴隶。一旦风俗成型,再改变就非常艰难了。巨大的陶盘子套在下嘴唇上,居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天长日久,莫西族的审美标准居然改变了:盘唇逐渐成了勇敢和美丽的象征。如果不盘唇,再漂亮的女孩儿也嫁不出去,即便最不入流的男人肯捏着鼻子迎娶,她们也得不到丰厚的嫁妆,体面、幸福的婚后生活,更是痴人说梦。犹如欧洲女性束胸,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莫西族”少女别无选择,只能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肉体痛苦,从15岁开始——盘唇。</h3> <h3>人为地篡改生理结构,当然非常痛苦了。莫西族少女“盘唇”,首先得准备“唇盘”,盘子多为陶质,大小不一。女孩子们必须流着眼泪,穿透下嘴唇,血淋淋的“肉窟窿”只为了盛盘子,这就要看她们的承受能力了,如果忍耐疼痛的尺度大一些,那么,塞进去的盘子就大一号。如果忍受不住,便只能从小号唇盘开始。随着时光流逝,唇盘可以越来越大。据说,下嘴唇撑得越硕大,女孩儿父母拿到的彩礼就越多。在利益驱动下,少女们才多少有一点勇气和慰藉。为了佩戴唇盘,很多少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她们不仅要忍受漫长的煎熬,还得小心翼翼地擦拭伤口,以免感染、溃烂。</h3><h3>唇盘是活的,平时戴上,吃喝的时候便摘下来,跟一副假牙差不多。倘若戴着盘子,看起来也习惯了,忽然一下子去掉,天呀!就像瞬间丢了假牙一样冲击人的视觉。没有盘子支撑,软塌塌的下嘴唇,耷拉在下巴上,更吓人。</h3><h3>当然,并非部落里所有女人都有权装那么个大盘子,只有显赫之家的女儿,才有资格安装这玩意。</h3> <h3>去集市的路上,碰到几位撑高翘的孩子,看见车子停下就跳上高翘-希望你拍照当然接下来就是问你收钱。</h3> <h3>这就是己婚女子戴的项圈。</h3> <h3>这是葫芦做的制品。</h3> <h3>这位姑娘是谈好了付钱才让你拍的,但是一脸不高兴。</h3> <h3>参观完集市又早早回到昨晚住的草屋。</h3> <h3>第14天,早餐后参观Ari部族,这是奥摩低谷中的最大部族以农耕,咖啡,畜牧业为生,也有一些人会铁艺和陶艺。部族的女人,经常会去附近的集市上售卖淘器,这里的女人通常会在耳朵上穿很多孔,把珠子和手镯缠在胳膊,腰间用来装点自己,在过去Ari族的女子会穿着用芭蕉叶做成的裙子,但是现在已很难看到了。</h3> <h3>出发前我们和二位司机一起合影留念。</h3> <h3>走在通往寨子的土路上。</h3> <h3>这是寨子的小孩帮我们团里的吴才女编辫子。</h3> <h3>这是表演打铁的棚子。</h3> <h3>小姑娘在演示做陶器。</h3> <h3>我们团的吴才女把自己戴的帽子送给做陶器的小姑娘,小姑娘露出了微笑。</h3> <h3>下一站,我们前往金卡机场乘下午1点20分的埃航ET170飞回亚的斯亚贝巴。</h3> <h3>登机</h3> <h3>飞机上拍的一段视频。</h3> <h3>飞了大概一小时多就到了亚的斯亚贝巴,导游带我们前往Mercate市场逛逛,并前往著名的网红打卡地“Momoca”咖啡店。</h3> <h3>这就是网红打卡地"Momoca”咖啡店。</h3> <h3>店堂并不大。</h3> <h3>大家都买了很多袋装咖啡回去送亲朋好友。</h3> <h3>都在店里喝了杯现磨的咖啡。团长喝的红光满面。</h3> <h3>晚上在这家民俗饭店吃当地风味餐,边吃边看表演。</h3> <h3>这就是当地餐。</h3> <h3>这是席间的当地表演。</h3> <h3>用完特色餐后赶往机场乘坐晚上23点05分的埃航飞回上海浦东机,谁知到机场才知该航班推迟到第二天早上6点十分登机了,于是大家在机场熬了一夜,等到上海浦东机场己是9月1号的凌晨了,拿好行李乘车到家是2点半。结束了十五天的东非三国这次奇妙而快乐的旅行。谢谢组织我们这次出行的团长和团副,也谢谢团里的各位对我和夫人的照顾。(结束,完成于10月2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