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微凉的清晨,我们莒县第二实验小学一行五人,向着阳光升起的地方出发,早早的来到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研究联盟第四届研讨会。</h3> <h3>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深度学习,助推儿童思维发展”。教研室李军主任主持会议,并对本次会议作了深入解读。专注于脚下每一步,眼前的只能是一步路,如果适时回头望一望,那前期的步子就是一条路。</h3> <h3> 第一节课是日照的秦培真老师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呈现《三角形的面积》,整节课一开始就进去了思维碰撞期,四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教师有效的追问,设问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实现,彰显出的学生们的语言表述力,思维力更是精彩纷呈。秦老师始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注重问题的引领,对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及关键问题及时进入深度挖掘,一节课很快结束,但让人觉得意犹未尽。</h3> <h3> 第二节是来自无锡的肖岚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肖老师的课从一张多角度观察的图片入手,一开始就紧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是将“整体”和“部分”融入其中,这是一位极具教学智慧的老师,活动设计心思巧妙、活动衔接浑然天成。</h3><h3> 肖老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层层深入,活动一画分数,一问一答、一正一反,诠释单位“1”的概念,活动二训练学生逆向思维,活动三则注重开放思维的培养,采用分数与音符的巧妙结合,形式新颖,又突出了不同学科的融合,这又是自己的让人回味无穷的精彩展示课。</h3> <h3> 第三节课是来自哈尔滨的张翠颖老师执教的《用乘除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这类课题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张老师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课堂上,张老师重视学生作图解决问题,通过一次,二次修正反馈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h3> <h3> 下午第一节,是来自桂林的刘小英老师带来的《圆柱的认识》。这节课,刘老师利用微课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让抽象的立体图形清晰可见,重视交流规范地培养、强化操作与体验,突出多元理解,真正诠释了“数学课是一场思维的体操”!</h3> <h3> 第二节课是来自威海的王晓老师执教的《11--20各数的认识》。王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有教学魅力的一位老师,面对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小不点儿”,王老师语态亲和,奇招频出,糖果、小棒等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总是适时出现,各种探索活动逐级深入,对学生规范化语言更是不断强化,学生学的扎实认真,非常佩服王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h3> <h3> 来自长沙幽默风趣的袁垚老师以一堂《玩转圆柱》拉下今天讲课的帷幕。三个教学活动:认一认、搞点小破坏、玩中学,真正的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操作与实验中探索新知识,袁老师鼓励猜想与实验,让自主学习真正发生。</h3> <h3> 最后,日照市教体局李军主任做了《数学小课题研究,让深度学习发生》主题报告。他通过介绍我市小课题的开设,过程,成果,让与会者知道了小课题作为师生深度学习的一种有力补充。</h3> <h3> 迎着朝阳而来,踏着星月而归,一路上我们热烈讨论今天的学习与收获,深度学习,助推儿童思维发展,我们一直在反思中前进,正如赵国防老师所说:专注于脚下每一步,眼前的只能是一步路,如果适时回头望一望,那前期的步子就是一条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