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当今的中国画坛工笔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显示出强劲的势头,国内大小画展中工笔画占据了较大的比例。</h3><h3>工笔画是相对写意画而定义的,它崇尚写实刻画精细。工笔画有重彩,淡彩之分,其画法先勾线后填色,粉黛互用,三矾九染。</h3><h3>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人物花鸟,尤以唐宋达到顶峰。</h3><h3>唐代周昉的《簪花侍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五代时期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等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h3> <h3>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h3> <h3>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h3> <h3>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h3> <h3>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h3> <h3>周昉《簪花仕女图》</h3> <h3>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h3> <h3>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h3> <h3>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h3> <h3>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h3> <h3>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h3> <h3>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上更加准确,透视关系更符合空间感觉。不失其特有的线条流畅和诗情画意之美。</h3> <h3>商喜《关羽擒将图》局部</h3> <h3>商喜《关羽擒将图》</h3> <h3>仇英作品</h3> <h3>中国工笔画工整细腻严谨的风格特征,作为其重要表现形式,传承至今,与西方写实油画相比较,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无论是对物象的细致深入的刻画与描绘,对画面的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显示了各自的精湛的技艺和唯美的画面效果。</h3><h3>然而,由于文化的不同,他们又有着各自本质的不同,在对画面的意境的追求,表现技法,造型手段,以及对空间的理解与表现,对色彩的认识与运用,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理解这一点就会犯低级的拿来主义的错误,形式上改良,而不是有效的借鉴。</h3><h3>中国画由于毛笔的特殊工具,其表现形式注重线条,又由于宗教的传入,壁画盛行,壁画中出现的长长线性白猫,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审美与造型基础。</h3><h3>所以说,线是中国画重要的组成部分,最根本的表现手法,是中国画的骨架是最简练概括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和描绘方法。</h3><h3>中国工笔画的写真与西方现实主义的写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中国画的写真可以跳出环境,可以根据所描绘对象的气韵气质添加与之相呼应的背景,使之更加烘托画面的意境,从这一点上来说,工笔画的写实也是意象的。</h3><h3>而西方写实的油画是以面、光影来造型的,没有线的概念,公元15至17世纪欧洲的船队现身地球的各大洋,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打通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欧洲的传教士带来了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深刻影响下的绘制的《圣母子像》令国人耳目一新,由此,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画开始吸收西方艺术的造型手法,从晚明初清时期的肖像画中可见一斑,有了一些明暗关系(并非光影),丰富了中国工笔画的表现语言,拓展了工笔画的表现深度,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写真。</h3> <h3>提香《圣母子像》</h3> <h3>圣母子像</h3> <h3>明末肖像</h3> <h3>明末肖像</h3> <h3>明末肖像</h3> <h3>清初肖像画</h3> <h3>清初肖像画</h3> <h3>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h3> <h3>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h3> <h3>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h3> <h3>八十七神仙卷</h3> <h3>王叔晖作品</h3> <h3>王叔晖作品</h3> <h3>陈謀作品</h3> <h3>安格尔油画</h3> <h3>提香油画</h3> <h3>提香油画</h3> <h3>古典现实主义主义油画</h3> <h3>现实主义油画</h3> <h3>现实主义油画</h3> <h3>到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进展迅速,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火车的发明促进了中西方交流更加频繁,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成为清代的画师,这位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洋画家笔下的宫廷绘画带给中国人以新的视觉体验,但一直以来学术界认为其格调不高,从深层次抛析这些作品有悖于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境界,甚至失掉了线的支撑,一味的“光影凹凸”背离了中国画原本就不追求“取貌遗神”,“以形写神”的根本宗旨。</h3> <h3>郎世宁作品</h3> <h3>郎世宁作品</h3> <h3>郎世宁作品</h3> <h3>郎世宁作品</h3> <h3>郎世宁作品</h3> <h3>郎世宁作品</h3> <h3>郎世宁作品</h3> <h3>影响中国画发展的近现代画家还有蒋兆和、徐悲鸿,被称为“蒋徐体系”,这个体系注重素描写生,注重人物的结构,注重线性和结构素描。</h3><h3>85新潮之后,涌起一大批所谓现代派画家,何家英是反而沉静下来搞起来写实主义:现代工笔画。</h3><h3>面对风起云涌的潮流时代变化,何家英无疑是一位特立独行,睿智清醒的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笔下主要以女性形象为主。从多方面,多角度剖析现代女性的灵动美,在何家英笔下的女性尽显清新秀雅,端庄大气,既彰显现代画风又不失传统的姿态,摆脱了传统工笔画的陈规,题材不再局限于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何家英笔下的女性,如画似诗,就犹如跌落凡间的天使,显得如此的清新脱俗,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灵气。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中无处不充满诗情画意,既彰显现代风格,又不失传统中国画的那种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仅用在山水画中,工笔画也可以达到这种诗情画意的境界。正如他的一方闲章所言“身居尘世心栖天外”,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影响了一代人对人物工笔画一个新的认识,他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工笔画的传统创造性的借鉴了和西方画种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大批洋溢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h3><h3>他的作品在传统笔墨和用色的基础上借鉴了油画中一些光的技法,使画面富有光线效果,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的和谐。跟西方不一样的是,中国工笔画主要以线条为主,因为线是工笔画的灵魂所在。</h3> <h3>蒋兆和作品</h3> <h3>蒋兆和作品</h3> <h3>徐悲鸿作品</h3> <h3>徐悲鸿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当代工笔画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中国画家博采众长,将西方艺术的平面构成形式和色彩构成的意识学习借鉴。习水彩、油画、版画等的技法;在中国笔墨的基础上,广泛地拓展了工笔画的用色技巧与颜料媒材,高度重视色彩的造型与表现功能,从而充分展示色彩的魅力等等,使得工笔画在其原有的表现技法上得到充实和发展。</h3><h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群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坚持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准则是不能变的,善于吸收西方美术的精髓,会使我们的工笔画创作既得到营养又不失其面目,总体而言,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有着其特定的时代环境和表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的。时刻都在进行着文化交流的情况下,对当今中国工笔画的发展现状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基于中国工笔画的“传统”本质上,我们应要扬长避短,取精华弃糟粕,明白中国工笔画应呈现出的“现代”意识,方能赋予工笔画一种“新生”,才能使工笔画得到更好的发展。<br></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工笔</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卢东升作品</h3> <h3>王冠军作品</h3> <h3>刘泉义作品</h3> <h3>刘泉义作品</h3> <h3>(作品图片均来自网络)</h3> <h3>人文讲座海报</h3> <h3>纽约皇后区法拉盛图书馆系列人文讲座现场:卢东升讲解《中国工笔画与西方现实主义油画的比较与借鉴》</h3> <h3>卢东升(左一)与图书馆馆长邱辛晔(左二),北美书法家协会会长沈新德(右二),旅美画家翟立建(右一)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