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要写出古意,必须在结体和笔势上下功夫,这一点需向钟繇学习

紫贝壳

<h3>随着人们对楷书的认识越来越深,学习楷书的人也逐渐增多,很多朋友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总是感觉自己的楷书没有古意,缺乏古韵,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呢?其实楷书要出古意,就必须在结体上和笔势上下功夫,这一点我们可以向钟繇学习,他的楷书是楷书的鼻祖,是源头,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请指正。</h3> <h3>其实,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来说,钟繇这个名号我们并不陌生,他是楷书之鼻祖,官至太傅,人称钟太傅,他在书法史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是独步书坛,后人把他和张芝称之为钟张,和王羲之称之为钟王,他的楷书之作《宣示表》是后人学习楷书的最佳典范之一,《宣示表》是一小楷作品,并且是一碑刻,结体上稍稍扁一些,以横取势,尤其突出横向笔画,整体上给人一种简静醇和、古朴厚重、天然质朴之美感,下面就让我们以《宣示表》为例说明如何获得楷书的古意。</h3> <h3>首先,着重学习《宣示表》的结体,从该作品上的单字来看,其重心并不是太稳定,几乎是每一个字都有倾斜之状,在这倾斜之状中始终透着一股行气,这种行气主要通过上下字进行有效支持,倘若临摹时,没有把握住这个要点的话,可能会导致每一个字都是四平八稳的,就失去了那种质朴生拙,自然烂漫、天真活泼的气息了,那么写出来的作品就失去了古意。</h3> <h3>其次,在临摹时要把握住这种圆浑之势,这种势要靠厚重的点画来体现,同时在用笔上也要有所体现,尤其是在起笔和收笔上做足功夫,通过临习我们会发现,《宣示表》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的起止都没有尖锐之感,反而比较圆润,尤其是横笔,一般多采用了这种圆润的弧线,在点画之间的衔接上多为虚接,有一种若影若离的感觉,这就是形成了动感,体现了灵动性,由于连接的不够牢固,就会显得差一点,这种差一点就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变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