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坐在“火药桶”盖上的国家:塞尔维亚

尔哥

<h3>  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同八个国家为邻。国土总面积只有八万八千三百多平方公里,边界线总长就二千四百五十七公里。地理位置成为进出西欧、中欧、东欧,以及近东和中东之间的天然桥梁和交叉路口。</h3><h3> 塞尔维亚原来是巴尔干半岛的邻海国家,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内陆国家。世界各地的媒体常常以“火药桶”来比喻巴尔干半岛地区,而塞尔维亚现在所处的位置恰恰如坐在“火药桶”盖上的国家。</h3><h3> 自古以来,由于这里地理位置特别,兵家争夺,首当其冲。塞尔维亚人就在这样的灾难中成长,炼就了彪悍的民族特性。反抗入侵不仅成为常态,而且还在爱国激进人士的鼓动下,滋生了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思潮,主张要免受斯凌,就必须在塞尔维亚人最初的聚居地、如黑山、马其顿、舒马迪亚等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建立一个由塞尔维亚人主导的更大的国家。这种大民族主义导致塞尔维亚人同异族间的矛盾激化,纷争涌动,灭种屠族的事件在这片土地上时有发生……</h3><h3> 我们这次在塞尔维亚国家游走,第一站就来到了古罗马君士旦丁大帝的出生地尼什。尼什城现在大约二十多万人。尼什古城位于市中心,紧傍尼萨瓦河而建。 现在城堡内原建筑仅存废墟和框架,但也体现了各种文明在这里冲撞的迹象……</h3><h3> </h3> <h3>这就是尼什古城堡及遗迹。</h3> <h3>这是建在古城旁边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的是1999年北约轰炸这里时遇难的人们。</h3> <h3>我现埸拍的这幅照片,充分记录了奥特曼帝国绞杀塞尔维亚人时的历史事件:1804年,在塞尔维亚爆发武装起义抗击奥特曼帝国入侵的战争。入侵者将参战的一万五千多塞尔维亚人的头砍下,用水泥浇筑在专门修的“骷髅塔”外墙上,企图借此吓唬“不听话的人”。事实上恰恰相反,却更加激发了反抗浪潮,使塞尔维亚人更加仇恨,最终导致了终极奥特曼帝国在这里的统治。</h3> <h3>这是当时被砍了头的塞尔维亚人起义者领导人的纪念碑。</h3> <h3>今天的尼萨瓦河仍然风光无限好。</h3> <h3>  离开尼什,随大巴走了三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贝城地处巴尔干半岛的核心位置,在多瑙河和萨瓦河的交汇处,是原南斯拉夫最大的城市,被称为巴尔干半岛的“钥匙”。</h3> <h3>位于贝尔格莱德币的泰梅什古城堡,建于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风光无限好……</h3> <h3>站在萨瓦河和多瑙河的汇集处,望着清流远逝……</h3> <h3>贝尔格莱德的市容也是很美……</h3> <h3>来到铁托纪念馆,拜谒了铁托老元帅出来,碰到一帮帅警察哥们……!</h3> <h3>来到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首先见到的是孔老夫子的笑脸。</h3> <h3>接着由导游领着,我们去向当年因美国爆我使馆而牺牲的烈士献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