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告别石油之城,沿奎阿高速向东北方疾驶,车行进在准噶尔盆地,落日余辉在左方迟迟不肯落下,伴随我们奔向布尔津。</h3> <h3>布尔津,一座充满俄罗斯情调的小城市,通向人们神往的喀纳斯之必经之路。</h3> <h3>布尔津的夜市,熙熙攘攘,灯火如织。</h3> <h3>来布尔津的游客,几乎都要品尝当地独有的冷水鱼——额尔齐斯河产的狗鱼和七道黑。</h3> <h3>额尔齐斯河的狗鱼属鲑鱼目,也称白斑狗鱼,肉质洁白细嫩,烤鱼和红烧是常见的做法。</h3> <h3>为保障夜市安全,安保检查是必须的。</h3> <h3>俄罗斯风情街的入口处是一座既象法国凯旋门又象德国勃兰登堡门式的建筑。</h3> <h3>清晨,阳光明媚的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h3> <h3>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内陆河。</h3> <h3>堤岸上画着立体感很强的3D鳄鱼图。</h3> <h3>俄罗斯套娃作为街头雕塑更显异域风情。</h3> <h3>布尔津虽然景色迷人,但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喀纳斯,车子又驶上了奎阿高速!</h3> <h3>喀纳斯地处阿尔泰山中段,主要是蒙古族和哈薩克族居住的地方。看到路旁的白色毡房和围栏内悠闲地吃着牧草的骏马,我们知道离目的地不远了。</h3><h3><br></h3> <h3>贾登峪,蒙语意为“贾登的房子”,这就是喀纳斯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了。</h3> <h3>喀纳斯是一天分四季,3000米以上的冰峰是终年积雪的奎屯山和友谊峰。</h3> <h3>2400米左右密集分布着层层排列的西伯利亚冷杉、云杉、落叶松等寒带针叶林。秀丽挺拔的身姿象极了圣诞树的集会!</h3> <h3>密林下方是雪水冲积的砾石草原,湍急的溪流一路翻腾着白色的浪花奔向远方!</h3> <h3>林带与草原相间,勾勒出鲜明的分界,在远山映衬下就是秀丽壮美的巨幅山水画。</h3> <h3>蔚蓝的天空、银色的雪山、浅绿的苔原、墨绿的林带、蓝绿色的河流、泛黄的芦草……,这只有上帝神笔才能创造的图画使语言显得太贫乏而无以形容。</h3> <h3>金色的阳光洒在树梢上,正应了哈薩克语“白阳坡”(喀纳斯)的意境!</h3> <h3>山下草原是天然牧场,牛、羊成群,静静地啃着草皮,时光定格在这一瞬,什么是安宁?这就是!</h3> <h3>见识一下三只角的山羊。照样惬意地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它的美味。</h3> <h3>这座有四支角的亭台是观看传说中有“湖怪”喀纳斯湖的最佳点——观鱼台。</h3> <h3>喀纳斯湖水晴天是蓝绿色,象一块碧玉镶嵌在金色的草原上,全长24.5公里,最宽处1.9公里,自北向南缓缓流去。</h3> <h3>湖的源头在群山之中,沒有一絲波浪,更沒有湖怪出沒的迹象。</h3> <h3>别小看了这看似並不广阔的湖面,水深可有近200米深,是国内最深的内陆湖。</h3> <h3>月亮湾状似一轮新月,蜿蜒曲折于林中,是喀纳斯湖下游的著名景点。</h3> <h3>神龙湾水中有一片沙滩,形似张牙舞爪的巨龙,这是喀纳斯湖的另一处景点。</h3> <h3>喀纳斯不仅有湖光山色,更有人文景观,喀纳斯、禾木、白哈巴等三个村落,是蒙古图瓦人的聚居地,他们自认为是纯正成吉思汗的后裔。要到达最近的白哈巴村也需乘旅游专车向大山深处再行40多公里。</h3> <h3>白哈巴村距哈薩克斯坦共和国仅1.5公里。只有铁絲网和哨所分隔,去村里要办边境证。</h3> <h3>白哈巴号称“西北第一村”,坡下的水泥桩就是国境线了。</h3> <h3>村里的警务站。</h3> <h3>一条土路将全村分为两部分,台地上方居住着哈薩克族,而远处则是图瓦人的群落。毡房与蒙古包並不多见。村民大多住在以整根木材叠垒的人字顶木克楞房内。</h3> <h3>毡房、木克楞和围栏构成完整的哈薩克人住所。</h3> <h3>哈薩克和图瓦人如今也有小轿车和摩托车,但仍习惯于骑马驰骋于山道和土路上。</h3> <h3>身着时髦服装的图瓦女子骑术精湛。</h3> <h3>牧羊犬牧马也不含糊。</h3> <h3>布尔津县的另一处景点五彩滩是下一个目的地。尽管已是下午,但西部地区仍太阳高照。我们依然上路。</h3> <h3>路上花草缤纷,使游人心情愉悦,毫无倦怠之感。</h3> <h3>五彩滩是额尔齐斯河畔的一片丹霞地貌,岸边石滩呈现出红、褐、黄、白、綠五色,故名。</h3> <h3>蓝色的清流与五色石滩並存,构成奇丽的景色。</h3> <h3>阳光为这奇景又加上一层柔和的金色。</h3> <h3>新疆真是个好地方,几乎集中了我们所能想象的各种地形地貌,山川河湖、草木花卉、只能用“奇幻”二字形容吧!</h3> <h3>看!赛里木湖。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在此被天山阻挡,降水充沛,因此有“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之称。</h3> <h3>尽管夕阳西下,但只要有一线余晖,就不可阻挡我们攀上山峰,一览湖景的迫切心情!</h3> <h3>四公里的栈道,我们一口气登上峰顶,山背后就是浩瀚的湖水!</h3> <h3>山顶有题记一面,记载了成吉思汗二太子察合台征伐至此,凿石开洞,为大军取道前行。山顶有平台,一侧可观赛里木湖,另一侧可见果子沟崇山峻岭,故命名“金顶”!</h3> <h3>蒙语“山梁上的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淼,横无际涯。</h3> <h3>峰峦叠嶂环抱中的别墅式酒店,与赛里木湖仅一山之隔。</h3> <h3>酒店另一侧就是著名的果子沟,同行的旅伴相约上山俯瞰果子沟公路桥。</h3> <h3>元朝国师“长春道人”丘处机曾路经果子沟,並留下一诗《自金山至阴山纪行》。</h3> <h3>酒店的一只小黑狗,也好奇地跟着旅伴们上了山顶,它天天在此赏景,真是饱了眼福。</h3> <h3>清晨,如烟的云雾从山谷升腾喷涌而出,不由人想起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h3> <h3>果子沟大桥是自治区第一座双塔双索斜拉桥,是赛里木湖到果子沟口的连接通道,桥长700米,自桥面至谷底高度达200米。</h3> <h3>车从桥上驶过,下望谷底令人眩目。</h3> <h3>穿越果子沟大桥,沿连霍高速路向霍尔果斯飞驰而去!</h3> <h3>路程不足100公里,一小时后我们已经见到《霍尔果斯特区欢迎您》。</h3> <h3>中哈边界的中国一侧324号界碑。</h3> <h3>中哈边界哈方一侧的界碑。</h3> <h3>解放后建的第五代海关,由于减免关税政策,一批边贸公司在此注册,而一批影视公司,虽与贸易无关,也纷纷扎堆在此注册。使这座边境小城海关已扩建了五次。</h3> <h3>涂成蓝色分界线的哈薩克斯坦一侧。</h3> <h3>涂成红色分界线的中国一侧。</h3> <h3>铜鼎造型的国门,中国一侧的国徽。</h3> <h3>国门另一侧的哈薩克斯坦国徽。</h3> <h3>始建于清朝的中哈国门旧址。</h3> <h3>中哈两国分界线上的哈方标志,是金色毡房顶部俯视图案,哈薩克斯坦国徽的中心部分。</h3> <h3>出入国境的边检大楼。</h3> <h3>带着护照,通过边检大楼,不到十分钟,我们已经站在哈薩克斯坦的土地上了。这里沒有公交车,出租车不少且都是二手奔驰、宝马。在国境线附近转上一两个小时(哈国深处还是禁止出入)只要30元人民币。</h3> <h3>沒有护照也无所谓,当地公安局有专门机构为持身份证的游客办临时护照。</h3> <h3>哈薩克斯坦盛产石油、天然气,这是为向中国出口输气的加压站。</h3> <h3>哈方的免税店,商品主要是玉石、琥珀、皮毛呢绒、化妆品和畜产品,其价格与国内免税店不相上下。</h3> <h3>还是免税店,除此之外,鲜见其它行业,因为过境客人大多观光购物而已。</h3> <h3>出租车司机也是中国人,挺健谈,他们可以从介绍客人去的免税店提成,所以30元跑上两小时也无碍。</h3> <h3>返回国内,还是一家挨一家的免税店。</h3> <h3>第六代海关大楼规模巨大、气势恢宏。</h3> <h3>新海关大楼远晀。</h3> <h3>1881年,清朝与沙俄签订的不平等《中俄伊犁条约》,由清政府出资,俄方建造。在建碑过程中,清政府无人监工,俄方将界碑向中方移进了20公里。清政府未予承认,造成40余平方公里争议地区,此碑也被称为“耻辱碑”。直至1994年,中俄政府才重新做了调整。编号为18号界碑也从原址移至霍尔果斯新建碑亭内,作为反面教育材料展示。</h3> <h3>今天中方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强国,中国的每一寸国土日夜都在中国军队的守护下,不容任何外国染指。</h3> <h3>蓝天上雄鹰展翅,这是一片自由的天空,仰望晴空,每个中国人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