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古代中国,从有史、物可徵的夏(距今约4000~3600年)开始,迄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产生了周、秦、汉、唐等几个最为重要和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朝代。<br>上述诸王朝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政治中心均长期建立于今陕西省境内的关中地带。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古称长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多个王朝在此及其周边建都,历时长约1100年,是中国古都之首。</b></p><p><b>近代以来,陕西省境内出土了大量古代珍贵文物,彰显出该省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令人惊叹的作用。这些文物作为现身说法的实物证据,无疑是最能激发我们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b><br><b>本展览中,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文物,可以看到人类历史发展至今而呈现出的多元样态,这是世界诸文明体系长期交融互织的结果。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因素的过程中,通过能动地自我调适与自我创新,描绘出一种未曾中断且绵延至今的灿烂图景。</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唐代礼乐复原组-唐代礼乐复原表演</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七单元 天衢盛世</b></h1>公元618年,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国号唐,由此开启了一个史诗般的辉煌时代,亦被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朝代。<br>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例如唐诗成为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书法发展至唐而诸体完备;绘画上,人物、山水、花鸟等各个画科均发展成熟;道观寺院壁画和雕塑,多由名家创作,成为公开的画廊……<br> <b>7-1 鎏金铁芯铜龙</b><br>唐 <br>公元7~8世纪<br>高36.9cm 最宽处10.5cm 重2780g 铜、铁<br>1975年西安市南草场坡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作为唐朝国都的西安,这里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这件铜龙是铁质的,通体鎏金,非常精美,其工艺在唐代铜器制作中极为少见。其出土地位于唐长安城永乐坊,玄宗时此处是宰相燕国公张说的宅第,因此有可能是张说府的遗物。据文献记载,法师曾告诉张说,其宅西北处有王气,不宜取土,一个月后,法师又讲,其地被取土,恐有祸事。此龙出土有一对,埋龙于地,可能就是为了恢复王气,达到消灾免祸、祈福求瑞的目的。<br>这件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牧场坡的铁质铜龙,通体鎏金,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上,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打开,显露牙齿和曲折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扩展,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整条铜龙身体流通,极富动感,表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可谓精品。</b> <b>7-2 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b><br>唐<br>公元7~8世纪<br>底边长20.5cm 高23.5cm 重2.699kg 银<br>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 <br>法门寺博物馆藏 <b>函体四面分錾四天王像,并分别刻有“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 “西方毗类勒义天王” “南方毗娄博义天王”和“东方提头赖吒天王”。</b> <p><b>7-3 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b><br>唐<br>公元7~8世纪<br>底边长13.5cm 地边宽12.9cm 高13.7cm 重0.973kg 金<br>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 <br>法门寺博物馆藏<br></p><p><br></p><p><b>7-4 嵌宝石水晶椁子</b><br></p><p><b>四次参观该展览,均未见此物。</b></p><p><br></p> <b>7-5 鎏金铜浮屠</b><br>唐 7-8世纪 高53.5cm 底宽28×28cm 青铜<br>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br>法门寺博物馆藏<br><b>法门寺地宫一开,就是半个盛唐。半个盛唐的辉煌,只为供奉佛祖真身舍利。这件铜浮屠,就是为大唐皇室供奉佛指舍利专筑之塔,置于法门寺地宫前室阿育王塔内,内盛放银棺一枚,金塔银棺,是瘗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为首批不得出国(境)文物之一。</b><br> <p><b>7-6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及炉台</b><br>唐 <br>公元7~8世纪<br>炉:高29.5cm 口径24.8cm<br>座:高20.8cm 口径43.5cm 银<br>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 </p><p>法门寺博物馆藏<br><b>古人把“焚香”称作十大雅事之首,到了唐代,香文化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加之对外贸易往来不断,因而在熏炉的制作上,既富贵华丽又有异域元素的融合。</b></p> <b>7-7 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b><br>唐<br>公元7~8世纪 <br>口径16.2cm 高17.5cm 重0.654kg 银<br>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 <br>法门寺博物馆藏<br> <b>7-8 鎏金双鸯团花纹双耳大银盆</b><br>唐<br>公元7~8世纪<br>口径46cm 高14.5cm 足径28.5cm 重6.265kg 银<br>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 <br>法门寺博物馆藏 <b>7-9 鎏金“裴肃进”双凤纹银盘</b><br>唐<br>公元7~8世纪<br>直径55cm 高3.5cm 银<br>西安市北郊坑底村出土 陕西前史博物收藏<br> <b>7-10 宝相花双鸾鸟银碗</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口径21.4cm 银<br>西安博物院藏 <p><b>7-11 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b><br>唐<br>公元7~8世纪<br>高6.7cm 口径7.6cm </p><p>1970年10月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br></b></p><p><b>何家村是唐长安城兴化坊所在地,基建施工时窖藏出土了两个陶瓮和一个提梁罐,1000多件深埋地下上千年的金银器、玉器、贵重药物、中外钱币、铜器展露“真容”。</b></p><p><b>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而金银器、玉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也有专家称其为“何家村遗宝”、“大唐遗宝”,它与西方著名的考古发现“阿姆河遗宝”相对应,成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鎏金伎乐八棱银杯就是其中的一件珍品。</b></p> <b>7-12 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直径22.7cm 铜<br>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p><b>7-13 螺钿花鸟纹平脱镜</b><br>唐 开元二十四年<br>公元736年<br>直径25cm 铜、贝壳<br>2001年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唐李倕(712~736)墓出土 </p><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螺钿”和“平脱”都是中国传统工艺,并在唐代非常盛行,而这面螺钿花鸟纹平脱镜,可以称得上是目前考古出土的,保存状况最棒的一面此类镜子。</b></p><p><b>它的主人李倕,是唐朝的宗室女,去世的时候只有25岁。按照墓志中“子在于襁褓”的记载,推测李倕去世前刚刚产下了一个婴孩,极有可能是死于难产的。</b><br></p> <b>7-14 瑞兽葡萄羽人纹铜镜</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直径11.2cm 铜<br>西安历史博物馆藏 <b>7-15 双凤衔枝纹镜</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直径29cm 银<br>1970年户县余下出土 <br>西安历史博物馆藏 <b>7-16 龙凤纹琉璃璧</b><br>唐<br>公元888年<br>直径10.4cm 琉璃<br>1995年乾县南陵村唐僖宗(873~888年在位)靖陵出土 <br>陕西考古研究院藏 <p><b>7-17 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b><br>唐<br>公元7~8世纪<br>口径15.7cm 高2.3cm 琉璃 <br>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 </p><p>法门寺博物馆</p> <p><b>7-18 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b><br>唐<br>公元7~8世纪<br>口径长10.1cm 口径宽5.5cm 高3.8cm 软玉<br>1970年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p><b>7-19 玉樑金筐宝钿珍珠装蹀躞带</b><br>唐 <br>公元646年<br>复原后长150cm 软玉、金、宝石、珍珠<br>1992年长安县南里王村窦皦(597~627)墓出土</p><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p><p><b>“金筐宝钿”一词则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文献中,是一种将金粟与镶嵌结合的工艺。蹀躞带从北方游牧民族的腰带演变而来,是隋唐时期盛行的一种功能型腰带,并逐渐演变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这条腰带,因为“金镶玉”华丽的外观和精细的做工,每次亮相于临展之时,都会吸引无数的目光。</b><br></p> <p><b>7-20 石榴花纹玉簪饰</b><br>唐<br>公元8~9世纪<br>长10cm 软玉<br>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兴庆宫遗址出土</p><p>西安博物院藏</p> <b>7-21 鸳鸯海棠纹玉簪饰</b><br>唐<br>公元8~9世纪<br>长11.5 cm 宽4 cm 厚0.15 cm 软玉<br>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兴庆宫遗址出土<br>西安博物院藏<br> <p><b>7-22 鸿雁纹玉梳背</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宽15cm 高5.1cm 软玉<br>西安市南郊唐墓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p><b>7-23 鎏金银首饰</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长23cm 最宽17cm<br>长27.5cm 最宽11cm<br>长30.5cm 最宽6.5cm 银<br>2003年西安市长安区紫薇花园出土</p><p>陕西考古研究院藏</p> <b>7-24 金蔓草花</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长6.8cm 宽4.2cm 金<br>西安博物院藏<br> <p><b>7-25 金树</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12.5cm 金<br>1971年西安东郊郭家滩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p><b>7-26 镶宝石金雁</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2.7cm 金<br>1971年西安东郊郭家滩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p><b>7-27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b><br>萨珊王朝 <br>库思老二世 公元590~628在位<br>直径2.4cm 银<br>1965年长安县国清寺塔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p><b>7-28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b><br>萨珊王朝 <br>库思老二世 公元590~628在位<br>直径3.1cm 银<br>1965年长安县国清寺塔出土</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p>7-29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br>萨珊王朝 <br>布伦杜赫特女皇 公元629~630 631~632年在位<br>直径2cm 银<br>1965年长安县国清寺塔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p><b>7-30 “和同开珎”钱币</b><br>日本<br>和铜元年 公元708年<br>直径2.3cm <br>1970年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b>7-31 阿拉伯金币</b><br>倭马亚王朝<br>公元661~750年<br>直径1.9cm 金<br>1964年西安西窑头村唐墓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p><b>7-32 金开元通宝</b><br>唐<br>开元通宝 公元713~741年<br>直径2.5cm<br>1970年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br></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p> <b>7-33 鎏金铜阿弥陀三尊坐像</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总高24cm 宽20cm<br>1977年西安土门李家村出土<br>西安博物院藏 <p><b>7-34 鎏金观音菩萨铜像</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26.5cm 青铜<br>1960年西安市西郊枣园出土 <br></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p> <p><b>7-35 药师如来坐像</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总高173cm 像高94cm 大理石<br>陕西麟游县九成宫镇太平寺遗址出土 <br></p><p>麟游县博物馆藏<br></p> <p><b>7-36 观音菩萨坐像</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总高73cm 宽31cm 石<br>西安市东关景龙池庙宇出土<br></p><p>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p> <p><b>7-37 降三师明王坐像</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76cm 宽35cm 石<br>1959年西安安国寺遗址出土 <br></p><p>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p> <p><b>7-38 金刚坐像</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长47cm 宽36cm 高70cm 大理石<br>1959年西安安国寺遗址出土 <br>西安碑林博物馆藏</p> <p><b>7-39 盝(lù)顶舍利函</b></p><p>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长47cm 宽36cm 高70cm 大理石<br>1959年西安安国寺遗址出土 <br></p><p>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p><p><b>盝顶: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b><br></p> <b>石函立面上的雕刻栩栩如生。</b> <p><b>7-40 彩绘陶天王俑</b><br>唐 开元十二年<br>公元724年<br>高74.4cm 陶<br>1991年西安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 <br></p><p>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41 彩绘陶天王俑</b><br>唐 开元十二年<br>公元724年<br>高77cm 陶<br></p><p>1991年西安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 <br>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42 彩绘陶女俑</b><br>公元664年 <br>高36.5cm 陶<br>1985年长武县枣园乡张臣合(592~664年)墓出土</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p><p><b>这件女俑头梳超过二尺的唐代流行发式双环望仙髻,是研究唐代舞蹈艺术和服饰文化的重要资料。</b></p> <b>双环望仙髻是古代汉族妇女发式之一,当是一种高状作双环形的发髻。其形将头发分成两股,用丝绦束缚成环形,高耸于头顶或头之两侧,有瞻然望仙之状,谓“双环望仙髻”。据唐段成式《髻环品》载,唐玄宗时,宫中盛行双环望仙髻,后为贵族妇女所喜尚,宋时仍流行。</b> <p><b>7-43 三彩釉陶女俑</b><br>唐<br>公元八世纪<br>高42cm 釉陶<br>1959年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 <br></p><p>陕西历史博物馆<br></p><p><b>当我看到展品中这座少女陶女俑,不禁联想到早期看过的资料。这尊陶女俑和资料中的陶女俑十分相像。下面我就讲讲有关我看到的故事。</b></p><p><b>1948年,陕西长安县神禾原贾里村发现一座古墓,墓主人竟是唐朝的一位17岁少女,在花一样的年龄就香消玉殒,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位生活于一千多年前的女孩,她是谁?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经历过什么?<br>从墓中出土的一块墓志——唐故裴氏小娘子志铭,全文212字,如泣如诉,向考古学家和我们“讲述”了一切。<br></b></p><p><b>唐故裴氏小娘子志铭<br>外兄乡贡进士卢献卿撰<br>裴氏小娘子小字太,其先河东闻喜人。余外祖故相国郇国公讳均之孙,今河中解梁令裴销之季女。幼而婉惠,祥淑早闻,以是举族奇之,意为闺阃之仪范也。<br>噫!花暮落,卿云不留。未逮笄,而天夺其寿。奄以大中肆年伍月捌日终于解县之公署,年拾有柒。亲爱惋惜,为之奈何!定以其年后壹月拾陆日归葬于长安里御宿川神禾原,先之侧也。余以中外之重,尤增其怀。搦管茹悲,聊次其年月云尔。花飘月堕,玉折兰萎,螓首未敛,鱼轩莫期。遽怨藏壑,长辞结缡,秀而不实,宜其痛哉!悲夫悲夫!</b><br></p> <b>原来女孩姓裴,小名为太,今山西闻喜人,裴家一直是河东的名门望族,小女孩的六世祖就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裴行俭,祖父就是唐朝相国裴均之,父亲当时任山西解县县令,她是家中的第四个女儿。出生于这样的大户人家,裴氏小娘子并没有养成骄纵的性格,而是“幼而婉惠,详淑早闻,以是举族奇之,意为闺阃之仪范也”,她自幼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堪称整个裴氏家族的典范。<br>很不幸,就在大中四年的夏天,小姑娘在父亲工作的县衙公署里离世,之后家人忍痛将她的遗体送回长安裴氏祖坟安葬,那一年小姑娘年仅17岁。墓志中没有说明死因,“未逮笄,而天夺其寿”,花儿一样的生命,就这样香消玉殒,令人痛心。<br>墓中除了出土一块墓志、一枚铜镜外,还有48枚陶俑,有少女俑、侍女俑、昆仑奴俑。侍女和昆仑奴是派去照顾小姑娘的,铜镜定是她生前“臭美”用的。特别引起考古学家注意的是那套少女俑,一共有6尊,却是同一张面孔,穿着不同的衣服。</b> <p><br><b>当看到拿着铜镜的绿衣少女俑时,考古学家恍然大悟,她手中的镜子与墓中出土的铜镜很是相似,这套少女俑莫不是父母根据小女孩的样貌,请人捏制的?!想必小女孩也是个爱美的猪精少女,她的猝然离世,令父母痛心不已,悲痛之余小女孩的父母根据女儿的容貌捏成了陶俑,并为其穿上小女孩生前最喜欢的六套衣服,还有那面铜镜,一直陪伴着她。</b></p><p><b>从那套少女俑我们可以发现,裴氏小娘子是个微微胖的女孩,嘴角总浮着一抹浅笑,再加上额前的刘海儿,甚是俏皮可爱。她跟着在县政府上班的父母一起生活,喜欢看书、照镜子,还有买买买,衣服多的都放不下。她的父母肯定很爱很爱她,只可惜美好的生命在17岁戛然而止,一句“亲爱惋惜,为之奈何”道尽了父母无尽的悲痛。<br></b></p><p><b><br></b></p><p><b>我们不难发现,特展中的这座少女陶女俑和裴氏小娘子墓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均不同,我大胆猜测,可能那个时代的少女俑都是按照这个模样制作的吧?</b></p> <b>7-44 三彩釉陶女俑</b><br>唐<br>公元八世纪<br>高50cm 釉陶<br>西安西郊纺织厂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 <b>7-45 彩绘骑马女俑</b><br>唐 麟德元年<br>公元664年<br>高37.3cm 长26cm 陶<br>1972年礼泉县郑仁泰(?~664)墓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郑仁泰,参与玄武门之变、东征高丽、西平铁勒。</b> <p><b>女骑俑圆脸、阔眉、朱唇,头戴紧裹髻发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顶时髦的笠帽,身穿窄袖紧身白上衣,外套装饰黑碎花宽边的黄色半袖,下着淡黄色条纹长裙,足穿尖头鞋,骑在一匹红斑纹黄马上,勒缰前视,神情悠然,高贵文雅,是初唐时期仕女出行的真实写照。</b><br></p> <p><b>7-46 彩绘骑马女俑</b><br>唐 开元十二年<br>公元724年<br>长33cm 高34.5cm 陶<br>1991年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 <br></p><p>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47 三彩釉陶武官俑</b><br>唐<br>高49.2cm 釉陶<br>2002年西安市南郊唐墓出土 <br></p><p>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48 彩绘胡人立俑</b><br>唐<br>高40.5cm 陶<br>1991年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 <br></p><p>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49 三彩釉陶胡人立俑</b><br>唐<br>神龙二年<br>公元7.6年<br>高18cm 釉陶<br>1960年乾县永泰公主(684~701)墓(706年迁葬)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b>7-50 彩绘陶胡人骑马俑</b><br>唐<br>神龙二年<br>公元706年<br>高30cm 陶<br>1960年乾县永泰公主(684~701)墓(706年迁葬)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br> <p><b>7-51 绞胎骑射</b><br>唐<br>神龙二年<br>公元706年<br>高36.5cm 釉陶<br>1972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682~701)墓(706年迁葬)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绞胎:是将两种不同颜色的泥料加以混合搅拌,再使用手工模制或塑制作出所要造型,不能用轮制。由于绞胎纹理独特绚丽,有似自然树木大理石纹理,因此倍受青睐。</b></p> <b>7-52 三彩釉陶骑马狩猎俑</b><br>唐<br>神龙二年<br>公元706年<br>高35.5cm 长28.5cm 釉陶<br>1960年乾县永泰公主(684~701)墓(706年迁葬)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b>7-53 三彩釉陶骑马狩猎俑</b><br>唐<br>神龙二年<br>公元706年<br>高39cm 长32cm 釉陶<br>1972年乾县章怀太子(655~684)墓(706年迁葬)出土 <br>乾陵博物馆藏 <p><b>7-54 彩绘陶骑驼俑</b><br>唐<br>公元741年<br>骆驼高48.2cm 长83cm 陶<br>2000年蒲城县三合乡李宽(679~742)墓出土 <br></p><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p> <p><b>7-55 三彩釉陶立驼</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51cm 长45cm 釉陶<br>1983年西安机械化养鸡场出土 <br>西安博物院藏</p> <b>7-56 三彩釉陶卧驼</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29.1cm 长45cm 釉陶<br>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唐墓M31出土 <br>西安博物院藏<br><b>这件精美的唐三彩除了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外,因骆驼背上有一个凤首壶,所以它还常常被拿来佐证凤首壶的用途。这种唐朝新出现的器物,极具西域特色,根据这件唐三彩,有人认为凤首壶很有可能是商人在商旅途中饮酒或者饮水的用具,但有人觉得这个解释有些牵强。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是,就像骆驼所载丝绸不是用来穿戴一样,凤首壶也是用于交易的商品。</b> <p><b>7-57 白陶舞马</b><br>唐 显庆二年<br>公元657年<br>高49cm 长46cm 陶<br>1972年礼县张世贵(586~657年)墓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p> <p><b>7-58 三彩马</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41.4cm 长45.4cm 釉陶<br>2002年西安南郊陕西师范大学唐墓出土 <br></p><p>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59 三彩釉陶骡</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长32.5cm 高26cm 釉陶<br>1966年西安市制药厂出土 <br></p><p>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60 绿釉陶博山炉</b><br>唐<br>武德六年 <br>高34.4cm 釉陶<br>1990年西安市长安区隋丰宁公主与附马韦曲照合葬墓出土 <br></p><p>陕西考古研究院藏<br></p> <b>7-61 三彩釉陶凤首壶</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31cm 釉陶<br>1959年西安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 <b>7-62 三彩釉陶双鱼壶</b><br>唐<br>公元627年<br>高28cm 口径9cm 釉陶<br>1992年长安县南里王村窦皦(597~627)墓出土 <br>陕西考古研究院藏 <b>7-63 三彩盖罐</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21cm 腹径19cm 口径9cm 釉陶<br>西安出土 陕西考古研究院藏 <b>7-64 三彩釉陶兽首杯</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8cm 口径5.5~7cm 釉陶<br>1957年西安南郊唐墓出土 <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b>7-65 白瓷双龙柄瓷壶</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51.1cm 瓷<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 <p><b>7-66 白瓷堆花高足钵</b><br>唐<br>乾封二年<br>高22.7cm 口径18cm 瓷<br>1956年西安韩森寨段伯阳(581~661)墓(667年迁葬)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b>7-67 “官”字款花口碟</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口径14.4cm 高3.4cm 瓷<br>西安北郊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 <p><b>7-68 “盈”字款白釉带盖执壶</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高23.5cm 最大径10.2cm 瓷<br>2002年西安市雁塔区唐青龙寺遗址出土 <br></p><p>西安博物院藏<br></p> <p><b>7-69 胡人备马图壁画</b><br>唐 麟德二年<br>公元665年<br>尺寸114×176cm 白灰<br>1990年礼泉县唐太宗(626~649年在位)昭陵韦贵妃(597~665)墓出土</p><p>昭陵博物馆藏 <br><b>昭陵博物馆作为唐墓壁画的收藏重镇,因条件有限,大批壁画长期都处于秘不示人的状态。这件是仅有的几件对外展出的壁画。画中,两个胡人牵着一匹白马,其中一着红色袖衫的卷发高鼻男,一手抱住马头,一手上辔头。另一着土黄色袖袍的男子,高鼻大目颧骨突出,正紧紧挽住缰绳。画面表现了二人合力制服骏马的过程。</b></p> <p><b>7-70 侍女图壁画</b><br>唐 景云元年<br>公元710年<br>138.5×148.5cm 白灰<br>1995年富平县宫里镇节愍太子(?~707)墓出土 <br></p><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p> <p><b>7-71 岩树图壁画 </b><br>唐 景云元年<br>公元710年<br>114×105cm 白灰<br>1995年富平县宫里镇节愍太子(?~707)墓出土</p><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br><b>这幅出土于节闵太子李重俊墓的岩树图壁画,以古树、山石、小草为内容,组合成一幅苍古幽深的风景画。它的主人李重俊,虽然被立为太子,但因为不是嫡出,一直被韦皇后所轻视。加之有一个野心想当皇太女的妹妹安乐公主的逼迫,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但最终兵败被杀。</b></p> <p><b>7-72a 乐舞图壁画(复制品)</b><br>唐 开元二十八年<br>公元740年<br>440×220cm<br>2014年西安长安区大兆街办郭辛庄村的韩休(673~740年)墓出土 <br></p><p>陕西考古研究院藏<br></p><p><b>唐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庄村,2005年曾被盗,2014年发掘。乐舞图占据墓室整个东壁,宽3.92米,高2.27米,是迄今所知唐墓壁画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一幅。在这幅壁画中甚至可以看到题材和画法的错误对接,由此导致了画面的一改再改。尽管如此,韩休墓乐舞图在结构和细节上,还是呈现了唐代同类壁画中最为华美绚丽的一种图式。</b><br></p> <b>在这张乐舞图壁画右侧,我们可以看到有五个演奏者正在吹弹打钹 ,一个胡人正在扬臂高歌,每个人的表情都生动活泼......</b> <p><b><font color="#333333">7-72b 山水图壁画(未见到展品)</font></b><br>唐<br>公元618年~907年<br>114×105cm<br>陕西省富平县节愍太子墓 <br></p><p>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br></p> <p><b>7-73 唐兴庆宫地图拓片</b><br>宋 元丰三年<br>公元1080年<br>64×38cm 纸<br>1934年在西安小湘子庙街发掘出土 <br></p><p>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p> <p><b>7-74 李建成墓志拓片</b><br>唐 贞观二年<br>公元627年<br>63×53cm<br>2005年西安长安区郭杜镇李建成墓出土 <br>西安博物院藏<br></p><p><b>2005年,陕西西安的一处建筑工地正在紧张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工人挖出了两块石碑,石碑一大一小,上面刻有文字,工人们以为挖到了宝贝,趁着没人注意就把两块石碑藏了起来。后来,这位工人联系上了文物贩子,很快就把两块石碑给卖了,但是几年后西安市公安局抓获了这伙文物贩子,并追回了这两块石碑。经过专家的仔细研究,发现了这两块石碑竟然是墓志。<br>李建成墓志,盖为盝顶形,阳文篆书“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铭”。志为方形,边长52厘米,高11厘米,四侧无纹饰。其志文仅55字:“大唐故息隐王墓志 王讳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 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 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br>作为太子的墓志,55个字实在太过简短了。寥寥几句只告诉世人,李建成死于武德九年六月,贞观二年正月葬于雍州长安县高阳原(如今西安市丈八沟、郭杜镇一带)。内容仅记载死者名字、谥号、死亡时间、下葬时间和地点,没有一般墓志应记载的生平、功绩、评价等。 </b></p> <b>经专家对该墓志进行了研究后认为,该墓志显著特征为志文“隐”(谥号)字为重刻,证明“隐”字之前为另外一字。 <br>专家参照《唐会要》对李建成所上谥号争议一事的记载,结合墓志磨损后残留笔画推断,修改前谥号为“灵”字,改为“隐”谥,既没有贬低建成政变失败者的命运,又有一种对建成结局的怜悯,没有步入失败者必然被抹黑的必然结局,脱离了世人的惯性思维,唐太宗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br>一个“隐”字包含唐太宗对政变有隐蔽的心态,他对政变的定性,除了体现出宽广的仁君胸怀之外,更希望臣下和民众隐讳的谈及以至于不谈,从民众的心中彻底根除,这应该是太宗将谥号改“灵”为“隐”的根本态度。除此心理需求以外,唐太宗不想因李建成和玄武门事件而影响深远,在政治上“隐”表明态度,凡事归隐、蔽去,既往不咎,以江山社稷为重,以民众福祉为重。这也是其苦心踟蹰后藉李建成谥号向民众表达的政治主张。学者们认为,李建成墓志的出土,将唐太宗对政变后建成的评价体现出的进退两难的态度真实地反映出来,其同意谥为“灵”字后觉不妥的心态,虽然史书不载,却以墓志的真实存在保留了下来,反映出太宗对玄武门事件后的恻隐之心和政治立场,可弥补史料之不足。</b> <b>7-75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片(未见展出。网上荡的照片)</b><br>唐 贞观六年<br>公元632年<br>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碑刻者不可考) 陕西麟游县博物馆藏<br><b>九成宫醴泉铭(醴音lǐ, 醴泉意甜美的泉水)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陕西宝鸡麟游县)。现位于麟游县杜水之阳九成宫遗址,建有碑亭,现为中国国宝级文物。碑高2.7米,厚0.27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碑料为石灰石。碑身、碑首连成一体,碑座已破损,碑首有六龙盘绕,碑身阳面碑额刻“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阳文篆书。正文24行,满行50字(由于原碑在宋代碑座破损,最后一行字已完全不可见,故有满行49字的误传)。楷书。碑身的侧面、背面刻满了文字,字迹已无从辨认。</b><br> <p><b>7-76 欧阳询《皇甫诞碑》拓片</b></p><p>唐</p><p>六世纪晚期~七世纪初期</p><p>240×96cm 纸<b> <br></b>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p><p><b>唐于志宁撰文,唐欧阳询书。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557年~641年)早年所书,另有一说《皇甫诞碑》刻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50年)。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b></p> <b>7-77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拓片</b><br>唐 贞观七年<br>公元633年<br>280×110cm 纸<br>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 <b>7-78 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拓片</b><br>唐 高宗咸亨三年<br>公元672年<br>350×100cm 纸(此碑螭首方座,高350cm 宽100cm)<br>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b>《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先是由初唐楷书名家褚遂良书写,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分《序》和《记》两方碑石立于慈恩寺塔台南门两侧龛内,名为《雁塔三藏圣教序碑》。而碑林所藏之石是长安修德坊弘福寺高僧怀仁有感于朝廷对佛门之恩宠,太宗对王羲之书法之崇尚,潜心二十四年集王羲之字刻碑予以铭。</b><br> <p><b>7-79 李邕《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拓片(未见展出。网上荡的照片)</b></p><p>唐 开元八年<br>公元720年<br>螭首龟趺 宽130cm 高320cm<br>陕西蒲城桥陵藏<br><b>《李思训碑》,唐碑刻。又称《云麾将军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全称为《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唐开元八年(720年)六月刻立。碑为竖方形,高400厘米,为唐碑中之巨制。李邕撰文并书。行书,30行,行70字。碑现存陕西蒲城县西7公里的麦田中。碑下截已漫漶不清,上截亦布满石花。碑文内容为李邕为其叔伯、唐代著名将军兼画家李思训立的神道碑。<br>书作者李邕(678—747年)工书法,以行书著名。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独创其体,以雄肆豪放胜,被誉为“书中仙手”。传世书作尤以此《李思训碑》为著名。</b></p> <b>7-80 颜真卿《多宝塔碑》拓片</b><br>唐 天宝十一年<br>公元752年<br>280×102cm 纸<br>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 <b>7-81 颜真卿《颜勤礼碑》拓片(未见展出。网上荡的照片)</b><br>唐 大历十四年<br>公元779年<br>268×92cm 纸<br>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b>唐代颜真卿晚年书法代表作《颜勤礼碑》旧拓,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现在西安碑林。《颜勤礼碑》是颜真卿大历十四年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是学习颜体书法的好范本。<br>颜真卿的碑石因后人的不断临习,多少都有一些损害,这件颜真卿71岁写给自己曾祖父颜勤礼的《颜勤礼碑》保存的却非常完好,是国宝级文物。</b><br> <b>7-82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b><br>唐 会昌元年<br>公元841年<br>386×120cm 纸<br>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 <b>历时两月,先后五次参观展览,终于完成了“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美篇系列。希望看到这个系列的朋友们,有时间到清华艺术博物馆,你可以从“民之初生”“创制垂法”“秦国崛起”“皇帝临位”“天子居中”“多元融汇”“天衢盛世”七个单元中,看到集中展示的周、秦、汉、唐等历朝精品文物。肯定不虚此行。</b> <p><b>展览日期:2019.9.10~2019.12.17(周一休息)</b></p><p><b> 9:00-17:00(16:30停止入馆)<br></b></p><p><b>艺博官网<br>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b><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