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窥"旗袍小镇"

闾左公

<h3>在江西抚州走亲戚期间,那当公务员的连襟陪伴着去了一趟"灵溪小镇",并在不经意中他说起现在"小镇"是政府打造的热点。起初也只是随便听听,后来想想,吴江不也在大兴土木建造"旗袍小镇",这次终于有机会到了现场去逛逛。</h3> <h3>在公交车"溢彩桥"的站台下了车,迎面看到了高高的塔状建筑,抽象的旗袍女剪影和瓦房形的水乡人家,组成了旗袍小镇的logo;一溜烟的店铺沿街排列,不规则的造型凸现了各种造屋风格,房屋不高,二三层居室,很有江南味道。</h3> <h3>主入口是一片不大不小的广场,两座拱形小石桥横亘在广场前一条人工小溪上,有制雾装置在桥侧不断冒着热气,营造一种朦朦胧胧的烟雨效果。从广场背后没有撤去的幕布可以看出,前几天正在举行什么欢庆仪式,不外乎招商引资之类。</h3> <h3>冒昧走入一处敞开着的落地雕花门,说来也巧竟然是展馆,一名身穿旗袍的年轻女生客气地跟我打了招呼。我看了展馆的陈列,简单地与女生交流几句,她很热心地指着沙盘,向我介绍了相关情况,原来现在见到的是旗袍小镇的一期工程。</h3> <h3>从实景模拟的沙盘可以看到,接下去还有二期三期工程,现在完工的只是四分之一,面积之大让我惊诧,不由感叹规划者设计者的魄力,确实是大手笔啊。沙盘上有两个大型的陈列展馆,估计除了接待功能,还可以组织国际型T台走秀。</h3> <h3>沿途摆放两个凉棚,反映了三十年代的上海风情,百乐门一目了然道出时代背景,还有女性题材的月份牌年画,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大都市的灯红酒绿,还有风靡一时的旗袍流行色。不否认旗袍源自于旗装,更不否认是上海赋予了新生命。</h3> <h3>整个旗袍小镇留下的印象还是不错,虽然是店铺为主,里了除了卖旗袍,还有不少餐饮店,配套的吃喝还是需要的,谈生意找个咖啡茶室坐下聊,那是很有情调的。除此外大环境也引入不少园林元素,尤其是凉亭既美观又实用,值得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