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p><p> ------著名作家老舍①</p> <p> 公元1974年12月3日,我高兴地接到了盖有县人民武装部大印的《入伍通知书》。在离开家门的时候,母亲抚摸着我那崭新的军装深情地说:“儿啊!走吧,安心地走吧!到了部队以后好好干,千万别想家。”说完话,从口袋里掏出了20元钱,硬塞进了我的裤兜里。</p><p> 那年,母亲刚好42岁。</p><p> 转眼之间,母亲离开我们十六年了。</p><p> 十六年来,每当母亲节来临,我总要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她那慈祥的笑脸、亲切的话语及忙忙碌碌的身影;总想叫一声娘,想吃一碗她老人家亲手制作的手擀面,吃一个香喷喷的锅贴玉米面饼子,……。</p><p> 我的母亲,出生于河北省元氏县南佐镇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外祖父膝下四个女儿,母亲为长女,加之婆家离娘家距离最近,所以,也就成了回娘家最多的一个女儿。②</p><p> 母亲17岁时,嫁给了父亲。</p> <p> 结婚不久,母亲便随同父亲来到了山西省太原市。</p><p> 起初,母亲被安排在太原市金华烟草厂工作。后来,在大姑妈的帮助下,又调到了山西省工人疗养院。可惜好景不长,父亲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并进行了开胸手术,于是,母亲便忍疼辞掉工作,开始了漫长的照顾病人的路。</p><p>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父亲康复出院后,不知是因为母亲牵挂乡下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是不习惯大都市里快节奏的生活?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便带着未成年的孩子回到了农村。回到农村以后,户口就再也弄不出来了。</p><p> 当时的华北农村③,条件异常艰苦,风调雨顺的时候,一半粗粮,一半细粮,再挖点野菜补充,还能过得去,碰上自然灾害就要饿肚子。</p><p> 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吃饭限量,每人每顿饭一个窝窝头,一碗蔓菁、胡萝卜稀饭。偶尔做一次汤面条,就算是很奢侈了,看着锅里漂着的葱花,狠不得吃一大碗。从年初到年尾,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白面,天天吃红薯、胡萝卜、大白菜。既是这样,也无法保证每天都有食物吃。</p><p> 一年春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母亲便怀揣着希望到太原市去找父亲。等到母亲从太原市回到家里时,面罐内只剩下小半碗面粉了。看着几个可怜巴巴的孩子,一向刚强的母亲掉下了心酸的泪水。</p> <p> 为了养家糊口,母亲常常要比他人付出双倍的艰辛。</p><p> 从我记事起,母亲每天都是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清扫院子、生火做饭、喂鸡喂猪、……,总有忙不完的家务活儿。送我们上学以后,又去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一天的劳动结束了,别人可以歇一歇,但母亲却没有这个最基本的权力。放下农具,弹掉身上的灰尘,又开始打理家务,直到月上三杆,昆虫夜鸣,才得以休息。</p><p> 人民公社化那会儿,生产队的效益不好,母亲拼死拼活干一天,才挣8个工分(折合人民币0.3—0.5元),年底一算账,扣除口粮款,不仅分不到红,还欠生产队的债。</p><p> 记得每年年底,社员们都会聚集在小队饲养室,会计、出纳按照队长的要求,宣布全队一年的生产经营结果和每家每户的收支数目。劳力多、工分值高的家庭,喜气洋洋地领取诱人的票子,而家庭没有劳力的我们,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且会议结束后,还得设法筹资缴纳粮食差价款。</p><p> 农村太苦,太穷,太累人了。贫困就像一条高高扬起头的眼镜蛇,紧紧地缠绕着母亲,摧着母亲勤巴苦挣,甚至毫无理由地节衣缩食,一刻也不敢懈怠。</p> <p> 母亲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烹饪技艺非常熟悉。</p><p> 蒸馒头,包饺子,压饸唠,尤其是用新玉米面制作的饼子,香、脆、甜特别好吃,既是没有菜也能吃得很饱。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在制作饼子的时候,首先把新玉米面在盆子里用开水烫过,然后,再把生坯用力贴在发烫的大铁锅上,一会儿功夫,金灿灿黄澄澄的饼子就出来了。</p><p>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华北农村,家里没有男劳动力的日子是很难过的。例如房子漏水、墙皮脱落、围墙倒塌、猪圈出粪等重体力活儿,都得厚着脸皮去求人。好在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很纯朴、善良,只要母亲有难求援时,都会出手相助。</p><p> 2015年,我返回故乡寻梦时,意外见到了儿时常常帮助我们家的王大伯,我的心一下就热了起来。迅步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大伯的手,感谢他的滴水之恩。王大伯看到当年的那个小不点回来了,高兴地说:“不用谢,不用谢,乡里乡亲的千万別客气。”多么善良的人啊,多么朴实的话,再次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乡情。</p><p>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没有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不懂科学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时候会以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p><p> 小时候,家里的生活不富裕,甚至有时候还表现的有些拮据,但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家孩子都会有。每次放学回到家里,母亲不管多忙,不论多累,都会准时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饭桌。冬季到了,母亲又早早把御寒的衣服为孩子们缝制就绪。过年了,蒸年糕、包水饺、做豆腐、蒸馒头……,把年过的热热闹闹。</p><p>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需要购买一双运动鞋。我怀着试探的心情给母亲说后,没有想到母亲二话不说,挑一担萝卜到集市上出售,给我买回来一双崭新的回力牌球鞋。穿着这双母亲用血汗钱购买的球鞋,在运动会上我使出吃奶的劲儿拼命跑,取得了1500米长跑亚军的好成绩。当我把盖有学校印章的奖状拿回家时,母亲高兴的像得了一个元宝一样,连声说:好、好、好。</p><p> 转眼十余年过去了。</p><p> 1979年夏天,在我首次穿上四个兜的军衣,从遥远的新疆回到家乡探亲时,母亲脸上像开了花一样,高兴地逢人便说:“我儿回来了!我儿回来了!。”还把深藏在盐缸里的猪肉④拿出来,给我做肉丝面;把几个姨妈从邻村叫来,给我包茴香馅饺子。看得出母亲是从心底里感到自豪与高兴。</p><p> 当我再次离开家门的时候,母亲一直把我送到村口的长途汽车站。母亲拉着我的手流泪了,我也流泪了。母亲流的是幸福与不舍的泪,儿子流的是愧疚与无奈的泪。</p> <p> 山西省水利厅宿舍⑤</p><p><br></p><p> 1987年,我从部队转业到了山西省太原市。离母亲近了⑥,本想多陪陪她老人家,在经济上给家里一点资助,但母亲却说:“家里什么都好,不用你们介记。”</p><p> 春节到了,按照华北地区习俗,男孩本应在父母身边守岁。但母亲从来不认这个理,反道是每逢春节来临,总要敦促我携带妻儿回河北省探望岳父母。母亲说:“你岳父家没有男孩,你们还是去陪陪他们吧!”所以,自从我们转业到太原市起,我和妻子就从来没有在父母身边度过一个春节。2003年,是母亲在世的最后一年。本想回去陪她老人家过个春节,可因只考虑了单位节日值班,又错过了这个尽孝的最后机会,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p><p> 母亲是个十分刚强、大度、韧性极好的人,不仅关心自己儿女的成长,还对孙子辈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1984年,在我女儿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妻子考上了军区军医学校。无奈,只好把女儿送回太原市由奶奶抚养。女儿离开妈妈后,哭啊,哭!奶奶抱着宝贝小孙女,从房子的这头走到那头,然后,再从那头走回这头。边走边拍边哄着说:“宝宝乖,宝宝乖。妈妈出差去了,过几天就回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女儿才融入到母亲的生活中去。</p><p> 母亲把儿女们的事业看得很重,但对自己却十分刻薄,只讲付出,不求回报。七十年代我在新疆戍边时,就多次恳请母亲到部队看看儿子的生活环境,游览一下北国风光,但母亲却说:“你们的工作那么忙,我不能去打扰你们”。1996年,我调入海南省分行工作后,再次提出让母亲来海南岛看看,但母亲还是迟迟不表态,直到六年后才圆了我这个梦。</p><p> 2002年1月13日,父母亲从太原乘坐火车到达广州。我提前一天去广州迎接,并陪同二老参观了白云山、聂耳音乐厅和陈家祠堂。午饭后,又安排两位老人到美容厅洗脚,让老人家度过了美好的一天。</p><p> 父母亲抵达海口市一周后,为了避开春节旅游高峰,我陪同二老前往东线景区参观旅游。参观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南湾猕猴岛、三亚亚龙湾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大东海、南山寺等热点景区。</p> <p> 春节刚刚过完,母亲就嚷嚷着要走。妻子深情地挽留说:“您们住这么几天就走,会让人笑话的。再说,现在北方天气冷,回去容易感冒,等暖和了再走也不迟。”母亲看到儿媳一片诚心,也就留了下来。</p><p> 春节过后,一切恢复了平静。</p><p> 母亲想帮儿子做一点事情,可又找不到什么事情可做。到厨房做饭,又怕做的饭菜儿媳不爱吃。看得出她老人家人虽然留在了海口,却并不像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自在。</p><p> 元宵节过后,妻子随海南省档案局出访香港。我也因公务繁忙常常不能回家吃饭,于是,便嘱咐二老自己做饭吃。然而,母亲却总是捡最简单的饭菜做。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再恳请母亲放开点,但母亲却听不进去。</p><p> 看到鱼、虾和肉,总是说:“在老家吃青菜、豆腐惯了,吃这些东西不习惯。”有时候,我带二老到酒店就餐,母亲也念叨道:“别去了,还是家里好。”我知道,母亲是怕花钱。</p><p> 母亲长期生活在内陆城市,对南方尤其是遥远的海南岛非常陌生。</p><p> 这次与父亲走出三晋大地:第一次看到了浩瀚的海洋; 第一次乘半潜船看到了海底世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随风而动的椰子树和头戴斗笠的黎族人;第一次品尝到了那些原来只是听说,却从未吃过的龙虾、鲍鱼; 第一次在香蕉树、芒果树、菠萝蜜树下拍照留念; 当然,也是第一次在自己长子家度过了七十天美好的时光。</p><p> 2002年3月23日,总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p><p> 父母亲随我返回华北大地,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p><p>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与国际交流中心,也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p><p> 我们老家--河北省元氏县,距离北京市不到350公里,可是去过北京的人却凤毛麟角。记得小时候,一次我协助母亲做饭(拉风箱),母亲一边揉面一边对我说:“今天上午,几个邻居家婶子在纳鞋底,世珍的媳妇讲起了到北京的见闻。说北京真是太大了,尤其是故宫博物院,皇帝居住的地方,壮观的不得了。世珍媳妇讲的绘声绘色,大家听的眼光都直了。什么时候咱们有机会到北京去看看,一辈子也就满足了”。没有想到四十年后的今天,母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p><p> 在北京停留期间,我抽出时间陪同二老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军事博物馆,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当年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地方拍照留念。</p><p> 父母亲第一次蹬上天安门城楼,高兴的像年轻了好几岁,一个劲儿地说:“好,真好!”</p> <p> 走进宏伟的故宫博物院,母亲看得很仔细。手摸着金銮殿前的石雕,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清朝皇帝住过的地方啊!”看得出母亲是发自心底里高兴。 </p><p> 第二天,家住北京的四姑妈,又陪同二老参观游览了颐和园、动物园等名胜景点。</p><p> 3月28日,二老返回了太原市。</p><p> 2002年12月12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p><p> 这天下午,二弟、小妹相继从太原打来电话,告知母亲患上了胆总管肿瘤。</p><p> 噩耗传来,我惊呆了。</p><p> 我怎么这么粗心!母亲在海南岛两个多月竟然没有发现一点征兆,怎么就没有想起给母亲做个身体检查。</p><p> 我的心里在自责,在难受,在流血,……。</p><p> 下班后,我顾不上洗涮,拿起电话嘱咐小妹:千万不要着急,尽快联系医院治疗,对母亲暂时封锁消息,……。</p><p> 当晚,我失眠了。</p><p> 三弟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从石家庄赶回了太原市。</p><p> 12月16日,三弟、妹妹赶赴北京联系医院。</p><p> 12月17日,母亲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p><p> 住院期间,通过肝胆外科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病灶(因母亲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于2003年1月7日出院返回太原。</p><p> 2003年1月10日,我和三弟相继返回了工作单位。</p><p> 母亲出院以后,在家生活了六十六天。</p><p> 2003年3月13日,母亲的腹腔开始复水,住进了山西省太钢总医院,当天抽水1200毫升。</p><p> 3月26日,我再次返回太原。</p><p> 走下飞机后,我来不及回家就直奔太钢总医院⑦。推开病房的大门,看到母亲期待的眼神,我的心里酸溜溜的,止不住的泪水一个劲儿地往外流。</p> <p> 我推门进去,母亲看到自己的长子从海南岛回来了,脸上显现出一丝笑容,但随即又愁容满面。</p><p> 母亲躺在病床上,显得很焦急,嘴里不停地念叨:“怎么住院住的越来越重了”。四姨妈坐在母亲床边,不停地开导她说:“别着急,医生正在想办法。你一辈子没有住过医院,不知道住院的味道,慢慢就会好起来的。”</p><p> 尽管四姨妈想方设法说一些安慰宽心的话,但母亲心里清楚,自己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只是不愿表白而已。</p><p> 熄灯时间到了,医院只允许一人陪床,二弟留下来陪伴并伺候母亲。</p><p> 四姨妈走出病房,坐在走廊的座椅上失声痛哭。她知道,姐姐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一时间,姐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家庭的突出贡献,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在眼前。姐姐啊!您不能走。</p><p> 3月27日,母亲转院到了山西省最权威的医院--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p><p> 3月30日早上,我从酒店买来了一碗小米粥,让姐姐给母亲喂下,然后,像诸多苦日子一样开始输液。母亲眼盯着输液瓶,一动不动。</p><p> 11点40分,母亲突然开始吐血。</p><p> 管床护士来了,</p><p> 主管医生来了,</p><p> 内科主任来了。</p><p> 开方,买药;</p><p> 输血, 再输血。</p><p> 口服的,注射的都用了,血仍然止不住。</p><p> 16点26分,终因抢救无效,母亲在痛苦中闭上了眼睛。</p><p> 母亲走了,永远地走了,嘴角带着血水,没有留下一句话。</p><p> 母亲不知道自己要走,</p><p> 母亲自始至终都是清楚的,</p><p> 母亲想的是下周一给自己注射的药水,一定能够治好自己的病。</p><p> 母亲至死都是那么坚强,没有一句呻吟,没有一滴眼泪。</p> <p> 16点30分,医院开始撤出抢救设备,姊妹几个泪流满面。</p><p> 我跪在母亲床前,拉着她那还有余温的手,撕心裂肺地呼喊:“娘,娘!”,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可她已经没有了反应。母亲生命的时钟,定格在了那个灰暗的下午。</p><p> 17点30分,母亲在儿女们的护送下离开了病房,……。</p><p> 母亲去了,永远地去了。</p><p> 母亲的远去,让我的心里好痛好痛。</p><p> 有人说,娘在,家就在。</p><p> 娘走了,我的心也随之变得没着没落,空空荡荡。</p><p> 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p><p> 母亲的伟大,不在于她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在于她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变为一点一滴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家人,奉献给了社会,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儿孙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了一条坚实的路。</p><p> 2012年《读者》刊登了一篇题为《老娘的地头力》的文章:“有半年多时间,我不敢面对老娘走了的事实。一直到六个月后,在徒步穿越西藏墨脱的行程中,事情才有了转机。……在墨脱的原始森林中,有许多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参天大树,树下堆积着厚厚一层脱落的树皮和落叶。……那些参天大树,正是传承了母体的基因,汲取了天地精华以及落叶和树皮的营养,才生机盎然,身姿挺拔。……或许,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老娘的那股能量,不是从被文明教化过来的心智中产生的,而是发源于她的大爱。”</p><p> 这篇文章文字不长,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怀念之情,深刻诠释了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儿女们的感激心情。</p><p> 读后感受颇深!</p><p> 我感恩我的母亲!</p><p> 我深切思念我的母亲!</p><p> 我愿我的母亲在天堂安好!</p> <p> 诠释与说明:</p><p> ①引自1943年4月桂林《半月文萃》第一卷第九、十合刊。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笔名鸿来、絜青等,字舍予。中国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等,此外,还撰写有大量的报告文学。</p><p> ②协助外祖母料理家务。</p><p> ③当时,正是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p><p> ④七十年代的华北农村,多数农家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把宰杀的猪肉吃一半,留存一半(埋在盐缸内保存)。</p><p> ⑤父亲单位的职工宿舍</p><p> ⑥八十年代初,山西省太原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母亲从河北省老家迁入太原市。</p><p> ⑦山西太钢总医院,建于1952年,隶属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p><p> ⑧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