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镇第二小学和克孜勒镇第一小学教学研讨活动

磬竹轩

<h3>  为使教育形成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教师、领导都在教学研究的状态下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课堂改革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铸造品牌教师。2019年10月23日,克孜勒镇第一小学和佳木镇第二小学开展了联合教学研讨活动。</h3> <h3>  上午9时40分左右,克孜勒镇第一小学老师在王永辉书记的带领下来到我校。两校教师共同参与了升国旗仪式。活动于上午十时在会议室准时开始,活动开始由教研主任赵枚老师宣布活动议程,接着由佳木镇第二小学书记李凤菊同志致开幕词。</h3> <h3>  本次活动两校领导十分重视。克孜勒镇第一小学书记王永辉同志和佳木镇第二小学书记李凤菊同志,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在听评课活动当中,以身作责,集中精力认真撰写听课记录。</h3><h3> 本次参加授课活动的老师分别是克孜勒镇第一小学李宝峰老师、佳木镇第二小学蔡文波老师和胡盼锋老师。在三位老师积极准备,认真研究的努力下,最终给我们带来了几堂精彩的展示课。</h3> <h3>  2018年教师蔡文波主动授课一节——《女娲补天》,该老师设计了一堂体现课堂改革开放式教学,注重评价机制,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课堂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紧扣学期初县教研室组织的统编版教材培训,对四年级语文教学学生复述故事的要求,通过一堂课的展现,很多学生都掌握了复述故事的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评课,听课老师各抒己见,为蔡老师授课中的不足,找到了改进的方法。蔡老师 这堂课,在板书设计上,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板书内容过于简单,不够全面。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文本的价值,在引导学生体会女娲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没有让学生的读贯穿教学,所以教学难点的突破力度不够。听课老师纷纷建议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能够体现女娲优秀品质的重点语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读着读着,悟着悟着,难点不攻自破。蔡老师表示非常虚心地接受。</h3> <h3>  课堂中李宝峰老师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图吸引学生,将学生引入课堂,再采用多种方式引出教学题目:数量关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当中李宝峰老师循序善诱,耐心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经过审题、整理、思考、挖掘、和探究,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终,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完整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体验了合作探究的快乐、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h3><h3> 在教学过程当中,李宝峰老师设置了任务卡片。而且课件当中对于完成任务卡片的合作分工安排的非常合理。这一细节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本堂课的质量,使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h3> <h3>  胡盼锋老师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在课堂当中,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加强预习。</h3><h3>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前测。接着胡老师以情景问题的形式导入课堂。给学生设下悬念。在课程探究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与教师配合默契。敢于大胆的假设问题。教师也能耐心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最终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在课堂练习环节当中。教师的习题设置梯度明显。有条理性、层次性和挑战性。</h3> <h3>  活动的第三项议程是听评课活动。首先在评课活动开始之前,三位授课老师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说课,把他们的设计意图分享给了所有的听课老师。</h3><h3> 接着由代金凤老师带头开始对三位老师的课程进行评价。参加听课的老师们,评课语言规范中肯。对所听课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评价。期间部分新教师对授课者的设计意图有不理解或异议的地方,授课教师一一给予解释说明,也有老教师对疑问点进行细致的分析说明。使研讨活动更加激烈。</h3><h3> 随着激烈的研讨,时间也悄然流逝。经过一席研讨之后,此次教研活动也接近尾声。最后由克孜勒镇第一小学书记王永辉同志,对本次活动做活动总结发言。</h3><h3><br></h3> <h3>  伴随着舒缓美妙的午休铃声。一次精彩激烈的教研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在佳木镇第二小学和克孜勒镇第一小学两校领导的组织下,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最后,两校交流教师进行了合影留念。</h3><h3> 一次课堂改革分享;一场友谊互助交流;一段相互促进活动……推动着两校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教学改革的长足发展。</h3><h3> 此次研讨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研讨的脚步没有停下。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在路上。</h3>

老师

教师

学生

活动

小学

克孜勒

教学

课堂

评课

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