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记得在2017年,人们对清华附小的学生做苏轼研究报告,引起广泛的关注,众说纷纭。有的说违背了孩子的学习基本规律,有的说加重了孩子与家长的负担…在清华附小跟岗期间,我走近了他们的研究。</p><p><br></p> <p> 清华附小每学年定一个主题人物全方位进行研究,将各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p> <p> 来到校园,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润物细无声的进入心田。</p> <p> 课堂上,语文教师们以课本为载体《古人谈读书》、《孔门十弟子》、《课外阅读资料袋》……,带领学生读通读透读好,从认知观点,迁移到畅谈经历,联结到走向生活。</p> <p> 数学教师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在家收集和整理《论语》中的成语数量,4字、6字、…10字成语。老师把学生近1个月的研究过程的图片制作成PPT,展现在同学面前,同学们看到自己研究的足迹不禁给出阵阵掌声,掌声里我听到了感动、肯定和赞赏。接着小组代表从三方面向大家汇报:1、如何进行研究的?2、研究时遇到哪些困难?3、我的收获和反思。以研究汇报交流的形式,将小课题大研究的模式精彩呈现。</p> <p> 这是一节数学数据收集和整理课,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学会了《论语》中成语意义、学到了数据整理的方法,研究的策略、学会了同学间的互助、学会了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p> <p>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湘玲进行课后精彩点评。</p> <p> 中午12:40二年级学生开展孔子+展示活动。</p><p> </p> <p> 横向打通学科壁垒,纵向打通学段,现在我知道了清华少年的儒雅何来,清华少年的成志何来,清华少年的聪慧何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