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作者:李相超</font></h3>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燕后承袭燕制,在今辽宁地区再设辽西郡及辽东郡,并将燕国“郡都制”改为“郡县制”,域内具体县治仍不详,但史籍记载今盘锦以西的辽西地区有阳乐县(今义县)。秦末至汉初,韩广、臧荼、卢绾先后被立为燕王,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派樊哙、周勃攻打卢绾,攻下辽东等五郡,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追至长城,定上谷十二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定郡五,县七十九”(同时卢绾部将卫满亡入箕子朝鲜),立刘邦子刘建为燕王,文中“定”为“平定”之意,盘锦地区仍归属辽东郡,具体县治不可考;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卫满前194年代箕子朝鲜),在今朝鲜、韩国设汉四郡,与辽东辽西两郡无涉;但根据《汉书》,西汉年间,盘锦所处区域的辽东郡(共十八县)县治已定,域内有古“房”县,周围地区有“无虑”“新昌”“辽队”“险渎”“汶”“平郭”“安市”等县,考古学家初步断定“房”县治所为今大洼县清水农场小盐滩村汉遗址,而“无虑”治所疑为今北镇市东南大亮甲汉遗址,西汉“新昌”治所疑为今海城东北三十里向阳寨,“险渎”治所疑为今台安县新开河镇孙城子屯遗址,“辽队”治所疑为今海城市高坨镇汉遗址,“汶县”治所疑在今大石桥汤池镇北,“安市”治所疑为今海城营城子(一说大石桥海龙川山城),“平郭”治所疑为今营口熊岳镇,另有西汉辽西郡“徒河”治所疑为今凌海市娘娘宫镇高山村古城,“交黎”治所疑为今凌海白台子乡大王家窝铺古城,东汉辽东属国“宾徒(西汉宾从)”治所疑在今凌海市大业镇境内,当然具体情况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这足以证明在最晚至西汉时盘锦及周边区域就有大量治所存在。因汉代盘锦所在的辽东地区属于边陲区域,县治普遍较大,当时盘锦除南境有古“房”县外,区域内北、东、西三个方向应大体在古“无虑”、“险渎”“辽队”“安市”、“交黎”“宾徒”范围之内,以上城邑管辖范围内所涉及历史事件均与今盘锦地区息息相关。<br>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盘锦周围城邑也改变了名称,如“辽队”改为“顺睦”,“交黎”改为“禽虏”,“宾从(宾徒)”改为“勉武”,“徒河”改为“河福”,“文(汶)”改为“文亭”。但同时自西汉末年起,原已和为主的今盘锦地区成为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的攻伐区域,东汉和帝永元十六年,在无虑县(今盘山西北、北镇东南)设辽东郡西部都尉(名称由西汉武帝始设护乌桓校尉、东汉光武帝始设乌桓校尉演变而来),后于东汉安帝时设乌桓族半自治辽东属国,管理“昌辽”(西汉交黎)“宾徒”“徒河”“无虑”“险渎”“房”,自此盘锦境内及周边区域归属辽东属国管辖。安帝建光元年夏,高句丽王宫曾联合辽东鲜卑族进攻盘锦东南方向的辽东郡“辽队”,杀害东汉地方官吏,辽东太守蔡讽等追到“新昌(海城向阳寨)”,与多名下属皆战死;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辽东鲜卑人包围了今盘锦东北的“无虑”县(治所北镇东南)和辽东属国的“扶黎”营,杀害官吏;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鲜卑再次入侵辽东属国,乌桓校尉耿晔不得不将驻营搬到“无虑”城以抵御鲜卑;东汉桓帝延熹六年(164年)夏,鲜卑千余骑又来袭扰盘锦所归属的辽东属国……崛起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对盘锦周围地区的争夺由此可见一斑。东汉献帝时期辽西乌桓大人蹋顿初步统一乌桓各部,与此同时自189年起辽东郡由公孙度割据,分辽东郡为辽西及中辽郡,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此时盘锦地区位于乌桓与公孙度辽东政权交接处;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灭掉乌桓,后与乌桓同为东胡部落的鲜卑族壮大并南迁,“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曹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疑于辽东地区短暂虚设平州(推测授田豫为刺史),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皆在辽东地区),不久又合回幽州,次年置东夷校尉(授予公孙渊兼领,治襄平);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灭掉公孙氏政权,后设护东夷校尉(治襄平),盘锦周围具体县治除“昌黎”“宾徒”“汶”“安市”“新昌”“辽遂”“险渎”外已无可考;曹魏少帝正始五年(244年)九月,鲜卑族内附,重新设置了鲜卑辽东属国,又设立了“昌黎”县(疑今义县境内),区域是否覆盖今盘锦地区未可考,盘锦地区归鲜卑辽东属国或曹魏昌黎郡。其中曹魏时,魏明帝分别两次派幽州刺史毋丘俭及太尉司马懿征召、征讨辽东公孙渊政权,在盘锦东南的“辽隧”发生激战: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毋丘俭率本部兵马以及归顺的鲜卑、乌丸部族军队经由襄平(今辽阳)开到盘锦所在的辽东南地区,征召公孙渊与魏军共同击破孙权和高句骊的进攻,公孙渊率部反叛,在“辽隧”阻击毋丘俭,适逢大雨连绵十日不停,辽河水大涨,军事行动十分不利,毋丘俭被迫引军退到右北平郡一带修整,公孙渊遂自封为燕王;景初二年(238年)六月,明帝派司马懿领兵四万讨伐辽东,公孙渊命大将军卑衍、杨祚统率步、骑兵数万人驻扎在“辽隧”,围城挖掘了南北长达六十余里的壕沟,司马懿派胡遵大败卑衍,之后佯装南攻,又率军暗中渡过辽河,向北直扑襄平,在首山再败卑衍后围城,七月大雨不止,辽河水暴涨,司马懿军的“运船”从辽河口可逆流直抵襄平城下,最后攻破襄平并斩杀了公孙渊父子,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全部平定。<br> 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二月重设护东夷校尉(治襄平)和平州,仍管辖曹魏五郡,盘锦地区为平州昌黎郡与辽东国(辽东郡改置)交接处,同时自晋武帝时期起,鲜卑单于慕容廆多次侵扰昌黎及辽西、辽东,直至太康十年(289年)五月慕容廆才投降西晋,被授为鲜卑都督。西晋末怀帝时期,鲜卑族在今河北、辽宁、蒙东地区的势力已十分强大,盘锦地区的西、北、东三个方向实际分别归属于辽西段氏鲜卑、辽东慕容氏鲜卑、平州东夷校尉府(暂无法细分);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慕容廆借口辽东内乱复立辽东郡;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元年(313年)晋司空、领乌丸校尉王浚遣慕容翰攻段氏,占领了盘锦西南方向的“徒河”及疑似抚顺北的“新城”等地,盘锦开始实际归属鲜卑慕容廆割据政权;东晋太兴元年(318年)十二月慕容廆袭击辽东,东夷校尉、平州刺史崔毖投奔高句骊;太兴三年(321年)慕容廆正式被东晋授命为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公;后盘锦地区又分别归属于鲜卑慕容氏前燕、氐族前秦、鲜卑慕容氏后燕,周围县治前燕时义县尚有“昌黎(原交黎迁置,前燕灭后侨至今朝阳)”“大棘”,至后燕时锦州尚有“徒河”、营州“宿军”,至北燕时营口尚有“平郭”。其中又于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在盘锦周围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前燕武宣帝慕容廆之子慕容仁与其同母弟慕容昭合谋反叛其同母兄前燕文明帝慕容皝,慕容皝所派使者在今盘锦东南方向“险渎”境内(东晋初已改为聚邑)遇到慕容仁及其西征的军队,慕容仁知道事情泄露,杀掉来使,领军回到平郭(今营口熊岳),慕容皝“与仁战于盘锦东南方向的“汶”城以北(大石桥汤池北,彼时已废)”,却被慕容仁打得大败,异母弟三人被俘;东晋成帝咸康二年(336年)正月,慕容皝东袭平郭,自昌黎(今义县)东至历林口(今营口)踏冰入海而行三百余里,最后得手并杀掉了慕容仁,应经过今盘锦境内或近海。后燕慕容宝时期,被迫加封东汉魏晋及前燕时期多次侵袭辽东的高句丽王安为平州牧,辽东、带方二国王;东晋元兴元年(402年),高句丽最终占领辽河以东地区,盘锦以西地区仍为北燕(平州)及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皆属营州)占有,在此不做赘述;据《魏书·地理志五》,北魏时原西汉辽西郡故地西部及北部属营州(原北燕平州),下辖营丘、昌黎、辽东等六郡,其中昌黎、辽东、乐良(原乐浪)郡已迁置辽西(初考为北燕侨置),盘锦应属于高句丽政权与北魏营州交接处。秦汉时期盘锦境内人类活动痕迹较多,现盘锦境内有太平镇东五棵树村南龙岗子秦汉遗址、清水镇小清村小盐滩汉遗址等9处相关遗址,曹魏至北朝尚无遗迹发现。 作者:李相超,男,山东大学文学学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现就职于盘锦高新区管委会,爱好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