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五小发展共同体学校开展“送课下乡”互促互帮活动

寒冰

<h3><br></h3><h3> 为了践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十月二十三日,灵武市五小共同体在梧桐树学校组织了“送课下乡”活动。农场小学、临河小学的领导与老师也参加了活动,将五小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兄弟学校,带动共同体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成效显著!</h3> <h3>  市五小向梧桐树学校送了两节六年级的课。首先作课的是五小的张秀丽老师。张老师送课的内容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中的《浪淘沙》。</h3> <h3>  张老师和蔼可亲,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很快和学生成了朋友。</h3> <h3>  在张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h3> <h3>  虽然学生们有些紧张,课堂不敢举手发言,可张老师循循善诱,不断激励和引导,课堂气氛逐渐活跃。</h3> <h3>  老师课堂组织有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听课教师也颇有收获。</h3> <h3>  五小的石老师送课内容是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模块第二课。</h3> <h3>  石老师青春的活力、幽默的语言、流利的口语、大方的表演、激情的教学吸引了听课的所有老师和同学。</h3> <h3>  石老师完全激发出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连听课老师都不由自主的跟他读起英语。</h3> <h3>  在石老师的英语课堂上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快乐课堂、愉快学习的乐趣。</h3> <h3>  学生们从最初的不开口到积极上台领读,已经完全融入了英语学习,一阵阵愉快的笑声,一声声清脆的朗读,一次次默契的配合无不显露出学生快乐学习的成果。</h3> <h3>  随后,梧桐树学校蒋书记组织了“送课下乡”的研讨活动。五小刘校长、农场小学吕校长、临河小学杨校长及各位作课听课教师参加了研讨。</h3> <h3>  首先送课的张老师和石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说课。</h3> <h3>  各位老师对张老师和石老师的课进行了中肯的评价,给予了高度的肯定。</h3> <h3>  老师们一直认为张老师的课课前准备充分,教师精神饱满,态度亲切,老师注重学法指导,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通过老师巧妙的设计与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古诗内容,突破难点。</h3><h3><br></h3> <h3>  其次,张老师课堂评价语丰富,评价真实且有激励性。</h3> <h3>再次,张老师课堂对“群文阅读”的思想贯彻扎实,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h3> <h3>  石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注重学生英语书写的规范性要求,口语表达精准。</h3> <h3>  石老师教学设计由简到难,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显著。</h3> <h3>  梧桐树蒋书记就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号召梧桐树老师主动到五小听课。</h3> <h3>  五小刘校长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要求:一要因势利导;二要学法灵活;三要注重差异;四要加强整合;五要树立意识。并介绍了五小的“352”教学模式,为我们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式。</h3> <h3>  农场小学吕校长高度评价了本次教研活动——务实有效。并希望五小加大送课密度,给共同体学校都送送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带动共同体学校的共同发展。</h3> <h3>  临河小学杨校长充分肯定了五小的教育优势,并欢迎五小老师到临河送课,促进老师的提高。</h3> <h3>  梧桐树蒋书记最后总结:“送课下乡”活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苦在老师利在学生,我们在吸取优秀老师教学经验的同时要找出自身差距,加强学习,不辜负家长们的期望,不耽误孩子们的一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