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印记

一刀

<p class="ql-block">  去年8、9月在英伦三岛游历近20天,以伦敦开始,都柏林结束。回家后想记下这次旅行的见识和感受,确一时不知从何下笔,但是游历的所见所闻给我的冲击确没有停止。这种冲击在心中逐渐形成两条鲜明的主线——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得出这样的概括,这也是一大收获吧。</p><p class="ql-block"> 一下飞机,所见的第一幕就是白金汉宫的卫兵换岗仪式。</p><p class="ql-block">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建于1703-1705年,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寝宫和办公场所,也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现在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卫兵换岗仪式保留至今,成为见识英国王室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到达王宫时街道两侧已经人满为患,片刻鼓乐队迎面而来,人们的目光投向这整齐的队列,欣赏这皇家卫士的风采。维持秩序的女骑警骑着高头大马,倒也有点英姿飒爽。</p><p class="ql-block"> </p> 大英博物馆是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 Museum)的中文名称,看了白金汉宫的换岗仪式我们就来到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其展品来源是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年–1753年)生前71000多件物品。他将这些物品遗赠给了国家,建立起世界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博物馆内展出的世界各地文物和珍品以及众多科学家的手稿、书籍让人目不暇接,单独设立的中国馆则展出了陶器、瓷器等精美工艺品。 <p>  </p> <p>  最显英伦风的是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堡。大不列颠历史上长期战乱不断,城堡具有的军事防御功能为历代王朝青睐至今演变成为英国存在的一种象征。此行参观了在英国最最具盛名的温莎城堡和爱丁堡城堡。</p><p> 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位于伦敦东南约35公里的伯克郡,占地45000平方米,是目前英国王室最主要的行政官邸,也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城堡由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建于107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城堡最先是一座木头城堡,后经历代王室多次的改造扩建成坚固的、既有军事功能又有居住功能石头城堡。城堡内功能分区明确,室内陈设豪华,保留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室内不准拍照,我只留下了城堡外围的照片。</p> 因为城堡而兴起了温莎小镇。从城堡出来已近中午,小镇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城堡对面静静地矗立着温莎火车站,让人感受到小镇的微微繁华。 爱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早在公元6世纪城堡就是苏格兰皇室的堡垒,比温莎城堡要早400年。它曾是苏格兰一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一地位是任何古堡都不曾有过。在与英格兰人争斗的漫长历史中,爱丁堡人强悍和不屈的精神代表了苏格兰人的精神风格。 城堡建于海拔135米高的死火山岩顶上,一面斜坡,三面悬崖,只要把守住位于斜坡的城堡大门,便固若金汤,敌军纵有千军万马,对它都无可奈何。斜坡就成为进出城堡的唯一通道,后来被称之为皇家大道。 城堡门口的广场名叫"Esplanade",是十八世纪人们游行的地方。如今每年夏季爱丁堡艺术节期间,都要在此进行盛大的军队仪式表演即军乐节(Military Tattoo),吸引世界各地众多游客到此游览。 城堡内的兵器室陈列有各种兵器,其中一支长达5英尺的巨剑更是稀世珍品。 如今在古堡的城墙上,还能看到整齐安放着一门门乌黑的古炮,炮口和当年一样一致地对着福思湾河,透露着古时防御森严的紧张气氛。 在城堡上还可以俯瞰爱丁堡城区,贯穿城区的王子大街清晰地展现, 更远处的福思湾河把你的视线带到更远的地方,让你的心也随之飞得更远---- <p>  资料记载英国保守党领袖鲍德温曾经说过,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这是名言,也是标准英国人的箴言。英国的贵族们乐得做个乡下人。因此,英国有了数不胜数的庄园,这些庄园,在尽显豪华气派的贵族凤仪时也彰显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p><p> 丘吉尔庄园(Churchill Manor)是众多英国庄园中最美的庄园之一。</p><p> 丘吉尔(Churchill)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和作家。1847年,他出身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的一个贵族家庭。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他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特别是前一个任期内带领英国参与二战并成为战胜国、以及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被成为英国历史上的“铁血宰相”,死后葬于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庄园位于位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附近,建于1705年。当时的安妮女王为表彰丘吉尔的祖先——马尔伯罗一世公爵约翰·丘吉尔在1704年8月击败法军的赫赫战绩,将牛津附近数百公顷的皇家猎场赐予了他并由议会确认。庄园工程浩大,总共花了17年至1722年才全部竣工,目前仍为丘吉尔家族所有。</p><p> 庄园正面是宽阔的广场,宫殿外则是起伏的草坡与平静的湖泊,巨大马尔堡树篱迷宫是全世界第二大树篱迷宫,草坡上小花点点,湖水衬印碧蓝的天空,偶尔几只水鸟掠过,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尽显眼前。</p><br> 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是庄园的中心建筑。英国贵族的庄园建筑只能称城堡,唯丘吉尔庄园可以称“宫”,可见家族在英国的威势。 宫内装饰富丽堂皇,保存着大量油画、雕塑、挂毯和许多精美家具。 查茨沃斯庄园(Chatsworth House)又称达西庄园,为世袭德文郡公爵(Dukes of Devonshire)的庄园,位于英格兰德比郡的北部峰区国家公园内,距谢菲尔德仅半小时车程。庄园建于建于1552年,占地1000多英亩。在此后四百多年中,经过许多著名园艺师的精心设计和建造,查茨沃思庄园成为英国最美的庄园之一,是英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也是电影《傲慢与偏见》取景的地方。 <p>  有网友说,看了庄园,你就知道了什么叫豪宅,看到庄园里的收藏,你就感受到德文郡公爵的文化底蕴以及他的知识广博和爱好广泛。</p><p> 先看看豪宅。</p><p> </p> 庄园内收藏的名画、雕塑包括了17世纪意大利和法国画家所绘的巨幅油画以及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 精美的中国瓷器。 看看这要产出多少钻石? 我没搞清楚年代的钢琴和纺车。 <p>  欧洲多教堂,英国也不例外。</p><p>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威斯敏斯特区议会广场,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教堂在1540年英王创建圣公会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教堂。有资料描述,教堂柱廊恢弘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其精美豪华、富丽堂皇为英国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也是英国王室的一部“石头史书”。</p><p> 教堂是王室专属教堂,自1066年征服者威廉在此荣受加冕后,英国王室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以外,无一不是在此登基加冕。因其在众多教堂中地位显赫,被英国人称为"荣誉的宝塔尖“,以死后在此占据一席之地为至高无上的光荣。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其墓地位于教堂正面大厅的中央,生物学家达尔文、天文学家赫谢尔、文学家狄更斯以及二战后的著名政治人物丘吉尔、张伯伦等均葬于此。</p> 位于约克郡的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是英国,也是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时期的教堂。教堂始建于公元627年,当时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后来在内战中被战火摧毁。现在看到的教堂兴建于1220年,1470年完工,是世界上设计和建筑艺术最精湛的教堂之一。 <p>  走进教堂,历史的深邃和庄严的感觉油然而生。教堂还是三廊结构,最值得一提的是教堂东西两面墙的玻璃和教堂的管风琴。两面墙的玻璃本是用于采光,但是玻璃上面色彩斑斓的精美画作,无一不吸引人们的目光,堪称艺术的隗宝。教堂的管风琴放置很显眼,十九支风琴管排列一起,其音色呈现宏伟磅礴的气势,肃穆庄严的气氛,有网友称它是最能激发人类对音乐的敬畏和最能体现宗教色彩的乐器,在教堂这样一个宛如密闭音箱的环境里更是给人强烈的震撼感。我们选择了晚祷时参观教堂,感受了优美的唱诗班的歌声和管风琴声以及衬托出的大教堂恢弘气势。</p><p><br></p> 在国人心目中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莫过于是牛津和剑桥。<div>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位于英国牛津,传说这里原来是一个牛群过河的地方,随着1096年有人在这里讲学和1167年留学法国的英国学者齐聚于此,从事经院哲学研究并成为牛津大学的前身,牛津因学校而生,现已成为泰晤士河谷的一个重要城市。牛津大学又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学校就是牛津,牛津就是学校。在这里,保存下来的各个时期的建筑与现有建筑融为一体,因为塔式建筑多而又被称为“塔城”,包括哈利波特和福尔摩斯等很多电影、电视剧都在此取过景。</div> 牛津是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型大学,与剑桥大学并称“牛剑”,并且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无上的学术地位,也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现存世界第二古老的大学。近千年来,牛津培养了包括27位英国首相在内的数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商界领袖以及大量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截止目前,牛津大学的校友、教授和研究人员中共有69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九)、3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二十)、6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九)。 <div>  赫特福德学院(Hertford College)是牛津的一个学院,位于英国牛津中心的Catte街,创建于1438年。对于游客来讲,叹息桥可能更为有名。叹息桥(Bridge of Sighs)是赫特福德桥(Hertford Bridge)的俗称,是一座人行桥,连接了赫特福德学院南北两部分,建成1914年,其独特的设计让其成为牛津的一个地标。有网友称,早上阳光透过,看上去特别美。<br><br><br></div> 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是牛津大学的总图书馆,包括老博德利图书馆、拉德克利夫图书馆以及新博德利图书馆。图书馆建于1602年,其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是欧洲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馆藏数量仅次于英国图书馆,共藏有各类图书、手抄本约650万册,涵盖现代人文、自然科学、期刊及稀有书籍,另有现刊5万余种,地图约11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书籍和手稿最多的图书馆之一。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回忆,钱钟书将此馆称为“饱蠹楼”。 游客到访牛津,必打卡的一个景点是基督教学院大食堂。<div>  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是牛津最大的学院之一,1525年由红衣主教沃尔西创建,英国内战查理一世国王曾避难于此,并在此召开国会,近代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div> 学院的大食堂即学院大厅,整个通廊桌椅相连,两侧墙上挂满肖像画,看上去十分气派。难怪电影《哈利波特》在此取景,通过电脑处理使其看来更为壮观。 牛津的其他建筑,均显浓浓的历史风采。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位于伦敦以北50公里外的剑桥郡。1209年,牛津大学的两名经院派哲学家被指控谋杀一名妓女,被牛津郡法庭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教师们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剑桥郡,创建了剑桥大学。今天的剑桥大学共设有31个独立学院、共19000多名学生。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2018)中,工学的机械工程排名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三;理学的地理学排名第三,数学排名第七,物理学排名第八;生命科学的生物学和医学中的临床医学均排名第四。810年来,这里汇集了牛顿、麦克斯韦、达尔文、霍金、华罗庚等科学巨匠,拜伦、培根、罗素等文哲大师,克伦威尔、尼赫鲁、李光耀等政治人物以及罗伯特·沃波尔(Robert Walpole 首任英国首相)在内的15人首相。截止2019年3月,共有117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二)、11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六)曾经在此学习和工作。剑桥大学在许多领域所拥有的崇高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div>  来到剑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剑河。</div> 剑河(River Cam 又译“康河”)成南北走向穿越小镇,绝大多数的 学院、研究所、实验室和图书馆都沿河两岸而建,<div>当地人习称为格兰塔河(River Granta)。因为Cam在闽南语中发言如“剑”,就被早年来剑桥求学的闽粤留学生称为剑河,河上建有数学桥等许多知名桥梁,故称之为“剑桥”。康河的称呼则是因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发扬光大。剑河的下游流经大学校园,被当地人称为“后园”。<div>  上面图片中的数学桥(Mathematical Bridge)横跨剑河,把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两岸的校园连接起来。数学桥是它的非官方名称,其官方名称只是叫“木桥”,却是兴建于1749年的百年老桥,见证了剑桥这270年的发展历程。</div><div> 剑河叹息桥(Bridge of Sighs)有网友把它称之为威尼斯叹息桥的缩小版,但是比牛津的叹息桥大。它建于1831年,连接了圣约翰学院的老庭和新庭,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参观时称赞它这么秀丽,这么别致!之所以称为叹息桥,就是因为剑桥的学生们都感学习压力大,考试通不过的学生往往都到这来叹息,校方把它称为叹息桥,是要警示学生勤奋学习,不可懈怠。网友游览后登生感慨:回家好好学习吧。</div></div> 剑河上还有一座国王学院桥(King's College Bridge)。这是一座单石拱桥,紧邻数学桥,是国王学院的学生们到学院其他校区的必经之路,当年徐志摩和林徽因偷偷到国王学院后花园约会也必走这座桥。国王学院桥于15世纪第一次建造,现在这座桥建于1819年,历经数百年而不朽。 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是剑桥大学最有名的学院之一,由亨利六世国王于1441年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其哥特式的建筑十分宏伟壮观。学院创建之初只招收亨利六世创立的伊顿公学的毕业生,西方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和花花公子徐志摩都曾就读于此,《再别康桥》诞生80周年之际,国王学院还在剑桥河畔为徐志摩立了块石碑。 国王学院礼拜堂是英国哥特式垂直风格的代表作品,前后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才建成,在剑河上能拍出它大气宏伟的气势。因为国王学院和这里都没安排进去参观,没能看到被称为“英格兰尚存最精美的一块意大利装饰”早期文艺复兴圣坛屏。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牛顿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中脑袋并产生了灵感,提出了著名的“牛顿定律”。如今经过千百年风风雨雨,它依然还挺立在剑桥的校园里,依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这是三位读大学时学力学专业的同学来到树下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二十余天的英伦三岛游,所看见的博物馆,城堡,庄园,教堂和高等学府,无一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风采,这是一次很棒的历史文化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