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2019年10月,我有幸与“国培计划(2019)郴州市课改样板校校长专业能力提升班”的70位学员一起,开启了首都北京的研修之旅。</b></h3><h3><b> 在中国教师研修网、郴州市教育局、湘南学院的精心、细致、科学的安排下,走进名校,感受名校的格局视野;邂逅名师,感受名师大家的气度底蕴;相遇同行的课改人,交流疑虑、智慧灵动,也倒逼自己二次成长,向课改更深处漫溯.....</b></h3> “名家”零距离 <h3>北京教育学院刘胡全副研究员从立德树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出发,讲述了每个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总结了现阶段北京城市规划与基础教育课程的要求表: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内容应多元化,课程权利应分散化;指出了学校应该如何推进课程设计。</h3> <h3>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管理处张怡主任系统的讲解了区域教育均衡特色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了发展核心素养和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点。</h3> <h3>北京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分校李文校长以自己学校为案例,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一所幸福学校是如何成长起来的,首先是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其次是组织结构的调整,最后是科研引领和顶层设计。李文校长,一个温婉柔弱的女校长,却用他的坚定和勇气带领交大附中第二分校,实现了一个薄弱学校的成功逆袭。</h3> <h3>北京玉渊潭中学校长高淑英校长的讲座中,对校长职责核心问题的三大点。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特色学校,让我们有了很清晰的认识特色是点和线的结合,它具有全面性;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提高校长的领导力,找准着力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成为品牌。</h3> “名校”寻访 <h3>走进北京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h3> <h3>“大课间”——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达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运动目标。</h3> <h3>小导游带领我们漫步校园,感受校园文化。</h3> <h3>60多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h3> <h3>书香校园</h3> <h3>学校负责人针对课程建设做了专题发言。</h3> <h3>北京*通州*芙蓉小学</h3><h3>——清新、融通,一所精致到极致的学校!</h3> <h3>首都北京的课改研修之旅,感知了先进的理念、独特的文化、优质的管理、创新的课程....酿取百花之蜜,博采众家之长,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我还需要咀嚼,需要消化,去理清了每所名校的的成长之道、成功之道。 我也明白,很多东西,我们也尝试在做,只不过做得不够专业、精细、系统。我们获得的只是一些粗糙、片面的东西。因此,要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才能因势利导,化为己有。“吸收一一审辨一一思考——实践”反复不断。</h3><h3>课改之路,且学且思、且悟且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