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南下福建来取经

星期六

<h5><font color="#167efb">  2019“农助班”江西石城学员 赖罕英</font></h5> <h1> 根据2019“农助班”项目组安排,我们班的全体学员于10月10日——20日在福州市凯帝酒店进行了第一阶段为期10天的集中学习。本次集中研修组织周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通过学习,本人收获很多、感受很深,尤其是文化引领、课程建设和家校协同等方面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借鉴运用并实践创新。</h1><h3></h3> <h1> <font color="#ed2308">理念文化要深度契合。</font>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的管理,所以培育师生认同的校园文化意义非凡。如何打造和完善属于我们学校自己的校园文化是校长们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各地各校校情不同,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至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办学要求是一贯的。正如于文安教授在《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改进》课中强调的一样,学校的主题文化要与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相吻合,校园文化的提炼打造要有历史思维,并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这样才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台江区第三中心小学校训“尚德、上行、善思、擅美”是他们“创美教育”的行为准则;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的“忠诚坚毅、克己进取”校风也是他们“军魂教育”的完美彰显。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避免校园文化等同于校长文化需要我们防范注意,如何让校园文化各子系统有其内在联系,避免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校园文化也需要我们顶层设计。</h1><h3></h3> <h1>  <font color="#ed2308">校本课程要不断建构。</font>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所以凡是有特色有品味有内涵的知名学校都有其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10月13日下午,南平师范附属小学杨邦清校长就如何以课程建设引领新时代学校内涵发展作了精彩分享,正是在“校长不但要有课程领导力,也要有研究力,还要有思维力”的理念指引下,南平师范附属小学的《行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陕西西安新知小学的《新新思训》《新知故事》课程和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的少先队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劳动课程也有力地助推了他们学校的特色发展。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更是声名远扬,该校也成为全国教育界的网红打卡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怎样改变薄弱学校?简占东教授给我们指明了路径,传授了诊断方法,从现在开始行动,相信我们所有的学校都能构建自己的特色课程。</h1><h3></h3> <h1>  <font color="#ed2308">家庭教育要持续发力。</font>10月11日下午,福建教育学院副院长官明辉从二个家庭的孩子吃饭对比和本学院教师在食堂打菜的例子为切入口,以身边实例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诫我们过多干预会让孩子无奈、过多指责会让孩子无措、过多代办会让孩子无能、过多宠爱会让孩子无情,以小见大,发人深省。父母之爱,为之计深远。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应该一直将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而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杨绛的父亲曾经说:“教育娃独立,胜过当第一。”我们的学生也只有从小学会独立生活,才能学会独立学习。作为家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同时更要教育好学校千千万万个孩子。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教育方法,也要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形成家校联动的教育合力。教学的主战场在学校,育人的主战场在家庭,让家校携手共同铺就孩子成长的康庄大道。</h1><h3></h3> <h1>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只要我们坚守教育初心,聚集使命担当,自我加压、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美丽的教育新答卷。</h1><h3></h3>

课程

校园文化

学校

孩子

教育

校本

家校

文化

中心小学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