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行第十、十一天:掠影"和田三宝”一一穿越沙漠公路一一夜宿阿拉尔

华衮(国文)

<h3>20日,我们一早从新疆最西边的喀什出发,赶了几乎一天的路,来到了新疆最南端的和田。</h3><h3>和田,全世界知道它的名字,可能是因为和田玉。但我们的领队却卖了个不大不小的关子,说大家別先关心和田玉,先去看看“和田三宝“吧!</h3> <h3>很快,我们来到一处似园林又不似园林,似公园又不像公园的地方……</h3> <h3>原来,这是"核桃林王公园“。</h3> <h3>这就是“和田三宝”之一的核挑树王。据介绍,此树己有一千三百年树龄,树干之粗,要五个人合抱。</h3> <h3>别看它老态龙钟,都拄上了"拐棍”,但生命力依然强劲。</h3> <h3>估计这本来是林农在收获季节搭建的看守核桃林的窝棚,现在演变成了供游客憇息的遮阳棚,大家戏称之为"鸟巢“。</h3> <h3>围绕核桃树王,当地也添加了一些园林景致以作烘托,虽说不上高档次,但也别具野趣。</h3> <h3>不久,大巴载着我们来到一条十分宽阔但已几近干涸的大河旁。领队说,这就是"和田三宝”的第二宝一一玉龙喀什河。</h3><h3>玉龙喀什河又称白玉河,自古因生产和田白玉而得名。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产地,除白玉外,还有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等36种和田玉,其中最为名贵的是河中的羊脂玉。每年洪水退后,就会引来众多掘宝者在河中挖掘寻玉。最多时,在河中寻宝者多达十万人左右。</h3> <h3>现如今,那股疯狂的寻宝潮早己退去,但仍有少数寻梦人,窝在河中,苦苦地做着发财梦。</h3> <h3>也许是由于假货泛滥,而真正的和田玉资源已日渐枯竭等原因,早先的和田玉热胜景己一去不返。我们进市里住宿时,夜幕已下,不少建筑及路边广告都亮了,而沿河一长溜玉石店却全部黑灯瞎火早关了门。</h3> <h3>夜幕降临,我们都涌去离下榻饭店不远处的"和田夜市“吃饭时,领队这才告诉我们,这就是和田第三"宝"。</h3> <h3>晚上,玉泉河公园南端的和田夜市人群熙熙攘攘。红柳羊肉串、酸奶粽子、玫瑰烤馕、炭火烤鸽子……各种勾人味蕾的特色小吃令人目不暇接。</h3><h3><br></h3> <h3>在这个夜市,我和同伴老王"抛“开各自的老伴,就两人,各叫了一盆香气扑鼻的牛肉砂锅,另有小酒加冷菜,吃吃喝喝,好美好美。</h3> <h3>21日清早,我们的大巴告别和田,驰上了一条沙漠公路。公路有418公里长,终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驻地阿拉尔。兵团第一师,前身据说就是那支在抗战时期驻垦南泥湾的八路军359旅。</h3><h3>车动了。途中大沙漠有怎么个美还是有怎么个可怕,让笔者沿途拍摄的照片告诉你一二吧!</h3> <h3>临近阿拉尔市,树荫渐浓,植被增多了。</h3> <h3>一大片即将开摘的棉花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