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瑶夫八十大寿庆典(原创)

邢柏生

<h3>  刘瑶夫,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大老板。但在水竹小山村,从老到少,无人不知、人人夸赞!是因为他是公益事业的大善人,是拓宽村口水泥桥、新建文化礼堂的首倡者之一。</h3><h3> 他的八十寿庆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是因为他养育了一双孝顺的子女。</h3><h3> 他的八十寿庆办得有特色、有影响,是因为他一生钟爱文艺戏曲,长期担任村俱乐部和乡越剧团的主要负责人。曾与他共过事的演职员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祝寿!</h3><h3> 他的八十寿庆办得有规格、有秩序,是因为他人缘好,有一批热心人为他操办,村老年协会也参与组织。</h3><h3> 他的八十寿庆重头戏是中秋节这一天。球场停满了车,礼堂座满了人,喜气洋洋。</h3> <h3>  刘瑶夫,出生在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在他这一代的同龄人中,也算是一个有文化、智商较高的人。</h3><h3> 他个子不高、从小体质较弱,就学了一门理发的手艺,三十出头才成家,生了一女一子。子女很孝顺,为父亲办了一场风光的寿庆。</h3> <h3>水竹村人杰地灵,山青水秀,出了不少名人,刘文西、刘蒙天就出自这个小山村。科处级干部、大学教授、研究生等各种人才不计其数。</h3> <h3>刘瑶夫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善人,改革开放后勤劳起家,赚了些钱,个人拿出30万元,与刘群英等一大批捐赠者一起,为村里修了桥和建了文化礼堂。</h3> <h3>庆典活动安排在2019年的中秋节,地点放在村文化礼堂,请了专业的越剧团做了三场大戏,免费让百姓观看,来宾达四百余人。</h3> <h3> 中秋节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一大早,四面八方的朋友齐聚在村头樟树下,专业摄影师刘育平为庆典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h3><h3> 刘瑶夫有一大爱好,喜欢戏曲文艺。六十年代初,水竹村成立文艺宣传队,刘全飞出任首任队长,刘瑶夫就是首批演员之一。刘全飞出嫁后,一直由刘瑶夫任文宣队的负责人,改革开放后,他发起建立了绿溪乡首个职业越剧团,到各地巡演,培养了一大批戏剧苗子。因此,刘瑶夫的八十庆典,就成了文宣队、越剧团各位同仁再次齐聚的大平台,有的一别就是四、五十年再相见。</h3><h3><br></h3> <h3>曾经是村文艺骨干、庆典活动筹备人员刘育平,摄影有很高造诣,为这次寿庆专注拍照。</h3> <h3>要不是这次庆典活动,刘铁俊、刘正兴和邢柏生3位军转干部,很难聚到一起。他们3人同村、同一个生产队、同在一个文宣队,并同为“失去母爱的孤儿”,是村里的“苦娃子”。3个人在一起合影是首次,左起刘正兴,76年兵,正营转业;中间刘铁俊,71年兵,正团转业;右为邢柏生,75年兵,正团转业。邢柏生与刘正兴已43年没有见上面了。一个生产队里命运几乎相同的3个苦孩子,巧合地都走了从军保国同一条路。</h3> <h3>在刘瑶夫的参与、带领和培养下,从60年代首演《杨立贝》开始,到现在巳有三代越剧演员。为了活跃庆典氛围,大家自发上台表演节目。这是村第一代越剧演员上台演唱。</h3> <h3>这是第二代越剧演员上台联唱。</h3> <h3>这是第三代越剧演员上台助兴。</h3> <h3>联欢活动丰富多彩、自娱自乐。有的合唱,有的独唱,有的自拉自唱,有的早有准备,有的即兴表演。</h3> <h3>当年文宣队敲“后场头"的几个小伙子,都只有十几岁,后来都各奔东西,就再也没有聚到一起敲锣打鼓。今日再次团聚,已过去了40余年,又敲了一回“后场头"(注:做戏文前的锣鼓敲打),重温了一次儿时的记忆。</h3> <h3>改革开放前,村集体经济弱,条件也比较差,俱乐部没有专门的场所,排练节目借用村小学教室,没有任何报酬,完全是义务。早期,没有电灯,演员们白天劳动,夜里排练,平时探讨细节或小的活动,大多都在瑶夫家里。记得瑶夫的母亲年岁大了,心脏也不大好,有早睡习惯,又怕闹声,年轻人在一起,难免吵吵闹闹,一墙之隔,常常惊醒他的母亲,现在想来真有点对不起她老人家。</h3> <h3>水竹村的文宣队,当时是绿溪乡的娇娇者,常到县里参加汇演。每年的大年三十夜,都有一台大戏。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临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戏,祠堂台下挤满站着看戏的人。过完年,利用正月的空闲,自挑行头步行到外村巡演,卸装后吃两个粽子就是夜宵。</h3> <h3>为了办好刘瑶夫的八十大寿,庆典活动筹备人员开了2次碰头会。得到了筹备活动人员刘八一、刘育剡、刘西田和热心人士刘兰芳等人的帮助。</h3><h3>庆典活动筹备人员刘承权当了寿庆司仪。</h3> <h3>村老协会长、庆典活动筹备人员刘颂连致词。</h3> <h3>庆典活动筹备人员刘小云代表金性凯老师宣读贺诗。</h3> <h3>刘瑶夫儿子代表子孙答谢各位来宾。</h3> <h3>两位长相俊美的孙女和外孙女,拜寿后亲热的站在两傍。</h3> <h3>儿子与女儿向父母献字献画。</h3> <h3>子孙两代向父母拜寿。</h3> <h3>子孙两代向父母敬酒。</h3> <h3>刘瑶夫祖孙三代全家福合影。</h3> <h3>专门定制的八层大蛋糕,寓意八十大寿。要把八层蛋糕落在一起,也不是轻易的事。</h3> <h3>刘瑶夫与一家人切割蛋糕,分发给来宾,把庆典推向了高潮。</h3> <h3>烟花更增添了喜庆的氛围。</h3> <h3>四十余桌,摆满了整个文化礼堂,洒菜十分丰盛。对虾排骨小龙虾,牛肉羊肉大螃蟹,小炒三鲜清蒸鱼,冷菜拼盘时鲜汤。据村民讲,是水竹建村来场面最大、天数最长、规格最高、来宾最多的一次,并分文不收贺礼。</h3> <h3>寿宴由“村嫂”全程服务,统一着装,也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h3> <h3>你看,“村嫂”笑得多美。</h3> <h3>来宾与“村嫂"合影。</h3> <h3>酒宴后,演出了越剧《五女拜寿》,临近的村民都赶来看戏。</h3> <h3>刘瑶夫与他亲自创办的绿溪越剧团演员合影。</h3> <h3>刘瑶夫与历届俱乐部、文宣队和越剧团的文艺工作者合影。</h3> <h3>作者邢柏生与寿星刘瑶夫先生合影。</h3><h3>祝刘瑶夫先生健康长寿,万事如意!</h3> <h3>(部分照片由刘育平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