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汉书·卷六十七·传第三十七》曰:“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p><p><br></p><p>朱云这个人很有些意思。他为人狂直,熟读《论语》、《易经》,传承师业,文武双全,洒脱不羁而守大节,因此世人很尊重他。但他一个小官却屡屡犯上作乱,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p><p>汉元帝刘奭时,朱云因在朝廷上辨经驳倒了狂傲的五鹿充宗,一时间名声鹊起,被任命博士,为杜陵县(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县令,后因故意放走逃亡的人而获罪,遇大赦,做槐里县令。过了不久,有官员拷问朱云,怀疑他暗中唆使差吏杀人,将朱云定杀人罪。朱云逃入长安,元帝下令将朱云关进监狱,判了减死为城旦(即服四年兵役,夜里筑长城,白天防敌寇站岗放哨)的刑罚。一直到汉元帝刘奭去世。</p><p>到了汉成帝刘骜即位,朱云为槐里县令,但他脾气不改,依然直言不讳,想尽办法抨击贪官污吏。</p><p>由于成帝信任敬重他的老师张禹,任命其为丞相。张禹原已受封为安昌侯,现在又以帝师位居特进,身兼四重尊贵身份,权势、地位显赫,张禹便利用这些权势,处处为自己牟取私利。</p><p>于是朱云便上书请求朝见。当着满朝公卿大臣痛陈朝政积弊:</p><p>“当今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皆尸位素餐,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白吃饭的人。臣请求陛下赐一尚方宝剑,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p><p>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p><p>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p><p>成帝大怒:“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p><p>御史遵旨上前,要捉拿朱云,朱云不肯就范,两手紧紧抓住殿上的门槛,奋力挣扎,竟把门槛折断了。朱云大呼:“微臣我得以和龙逢(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如何支撑?”</p><p>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p><p>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流血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死相争!”</p><p>汉成帝还不算昏庸,听后怒气消解,饶了朱云。</p><p>事后,宫廷总管带人要来更换被朱云折断的门槛,汉成帝说:“不要换新的了,就保留这烂门槛,用它来表彰直言敢谏的臣子吧!”</p><p><br></p><p>有名人诗评:</p><p>卢照邻《咏史四首》:“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p><p>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一韵》:“扬镳随日驭,折槛出云台。”</p><p>黄庭坚:《仓后酒正厅昔唐林夫谪官所作》:“攀槛朱云头未白,不知流落向何州。”</p><p><br></p><p>后人因以“攀槛、折槛、朱云节……”等指直谏进谏之激烈,称颂刚毅臣子敢言而具有非凡的胆略和气节,称颂这种品质是为国为民之捐躯精神。</p><p>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昭然光明的正能量。然对于如今之寡廉鲜耻奸佞小人,定要称其为负能量或乱党叛逆者。</p><p><br></p><p>试看泱泱中国今日之群臣,哪个有资格比肩朱云?!</p><p><br></p><p><br></p><p>2019.10.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