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我们的西藏之行(完整版)

海棠心语

<h3>多少次,心心念念地向往着西藏,因高原反应,望而却步。这一次,因为先生去西藏工作,又恰逢金秋十月的美好季节,我终于鼓起勇气,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高原旅行。如果高反受不了,大不了就回来嘛,这次不去,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那就太遗憾了。所以,立刻买了机票,请教医生朋友,她有去西藏的经验,还给了我一些抗高原反应的药。好了,整装完毕,出发!西藏,我们来啦…………</h3> <h3>我们此行,并非常规旅游路线:</h3><h3>北京—拉萨市(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羊卓雍措(卡惹拉冰川、红草滩)—山南市(桑耶寺)—曲松县(拉加里王宫、日果曲德寺、夏宫、林卡、多康庄园)—加查县(达拉岗布寺、达拉岗布神山)—朗县—米林县(南伊沟原始森林、卧龙奇石、麦拉康寺)—林芝市(世界柏树王、工布老街)—鲁朗(鲁朗小镇,田园世界、鲁朗花海、远眺南迦巴瓦山)—通麦—林芝市—成都</h3> <h3>D1天 直飞拉萨</h3><h3>2019.10.3 下午3点,从首都机场起飞,飞行4个小时,晚上7点抵达拉萨。在拉萨机场出口处,我们坐上开往拉萨市区的直达巴士,票价30元一人,车程1个小时,终点站是布达拉宫附近的民航宾馆。</h3> <h3>抵达我们入住的宾馆,已是灯火阑珊,没有洗整,也不知疲倦,放下行李,直奔布达拉宫广场,兴奋地忘记了脚下的高度~3650米。正值国庆节期间,布达拉宫广场红旗高展,彩旗飘飘,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h3> <h3>夜幕下的布达拉宫,灯火通明,如一盏神灯,照耀着拉萨市的每一个角落,点亮着每一个朝圣者的希望。</h3> <h3>离开布达拉宫广场已是晚上十一点,沿途还有磕长头的信徒。</h3> <h3>布达拉宫,印在五十元人民币的背后,这是硬实力。</h3> <h3>D2天 布达拉宫—大昭寺—逛八廓街—《文成公主》实景演出。</h3> <h3>早起,参观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据说,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后来,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h3> <h3>为了保护文物,布达拉宫实行限量售票政策,每天放出的门票大概只有几百张是散客门票,其余的数千张都给了旅行团体票。需要提前一天跟旅行社预约,票价200元一张,游览一号线路全程限时50分钟!</h3> <h3>进入布达拉宫的程序烦琐,感觉一多半时间在排队等待:需要排队取预约票,再排队从侧门安检进入,安检非常严格,打火机和小刀是绝对不能带的,到无字碑再排队换正式票。在西藏旅行,身份证要随身带着,检查比较多。</h3> <h3>听说,布达拉宫的白色墙体是用牛奶刷的,李先生亲自舔了一舔,说是有点儿奶香味儿。</h3> <h3>布达拉宫红宫的墙体里,使用了大量的藏红花作为颜料。西藏是红花的主要交易集散地,所以原产自伊朗的红花,被很多人误以为是西藏特产,名字也叫藏红花啦。</h3> <h3>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建筑,走近他,靠近他,他传递给我们的能量是神奇的,温暖的,安定的,瞬间让浮躁的脚步停下来,纷乱的心灵静下来。也许,这也是很多来过西藏的人,还想再来的原因吧。</h3> <h3>大昭寺。</h3><h3>在西藏,路上经常可以看见磕长头的信徒,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一种至诚的礼佛方式,他们虔诚而神圣,要去的目的地就是拉萨的大昭寺,因为那里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这尊佛像古老而尊贵,据说凡是见到这尊佛像的人,都能够解脱三毒的痛苦。</h3> <h3>西藏各寺庙内部都禁止拍照,大昭寺的金顶很有名</h3> <h3>大昭寺内辩经修行的僧侣们。</h3> <h3>八廓街,是拉萨市繁荣的商品市场一条街。著名网红打卡地玛吉阿米门口一群人前赴后继地摆拍,我没有挤过去凑热闹,绕道走了。</h3> <h3>《文成公主》大型情景剧场面很宏大,雪山、丛林等及大唐宫殿、布达拉宫等藏汉建筑逼真、唯美,尤其是成队的藏民骑马从山梁飞奔而过的气候,真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演出用一个简单的故事为线索,集中择要展示了西藏的山川风物、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一看。</h3> <h3>D3天 羊卓雍措—卡惹拉冰川</h3> <h3>雅鲁藏布江,西藏的母亲河,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h3> <h3>4998米山口,排队打卡,等了20分钟。</h3> <h3>羊卓雍措。有人简称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h3> <h3>天和水的颜色哪个更蓝?</h3> <h3>盘山到达海拔4998米的岗巴拉山口,随近山头上有一个空军雷达站,向驻守高原的军人致敬。此时,略微感到了气喘,出现高原反应了。山顶停留了半个小时,接着又是盘山下坡,高反加上晕车,头疼难受,到了饭店就呕吐了,也不想吃东西,同行的旅伴给了我两颗抵抗高反的药,吃了药半个小时后,感觉就好些了。</h3> <h3>卡惹拉冰川,冰湖海拔4800+,离公路不到2公里,应该是普通人最容易到达的冰川了</h3> <h3>冰川退缩的痕迹明显</h3> <h3>在海拔4600多米小村镇上走走(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浪卡子县城了),藏族风情的青稞、茶馆、牦牛,还有摆放整整齐齐的牛粪。知道牛粪是用来做什么的吗?</h3> <h3>返回拉萨市的途中,路过红草滩,美得惊艳,红得热烈。</h3> <h3>希望能得到妥善的保护,让美景常在</h3> <h3>D4天 山南市,海拔3600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的标语,随处可见,民族路,湖北大道,三湘大道等路牌,是各地援建山南的标志。现在西藏建设的真漂亮,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h3> <h3>除了援建基础设施,川菜,重庆火锅,陕西肉夹馍,云南米线等各地美食也不断满足着当地人民的味蕾需要。</h3> <h3>上午10点,下楼溜达,室外阳光明媚,天依然是蓝蓝的,好多商铺都没有开门,走了好几条街大大小小的餐馆真是不少。早茶店热闹,油饼子和牛肉米粉看起来挺好吃的,路上行人很少,车也不多,没有看到一辆共享单车,生活节奏真的缓慢。</h3> <h3>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也是藏传佛教史上最早的“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主体寺庙融合了汉、藏、印度三种建筑风格。寺内还建有四大天王塔,分别为绿、红、白、黑四塔,代表四大天王,也代表人一生的轮回。</h3> <h3>桑耶寺藏文是“超乎想象”的意思,介绍说室内廊道上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画,记述了从远古传说罗刹女与神猴结合繁衍藏族开始,一直到九世达赖统治时期的历史。可惜廊道又窄又暗又高,我们根本看不见壁画,就算看见也不懂。</h3> <h3>还有“桑耶史画”、“莲花生传”、“舞蹈杂技”等其他内容的精美史画,价值极高。</h3> <h3>在殿内,我们看到虔诚的信徒为每盏酥油灯里添加自家做的酥油,然后叩拜。每次走近寺庙,我们也同样怀着虔诚和敬畏的心,在无限的肃穆和宁静中,领略藏传佛教的纯粹,同时带给我心灵的震撼!</h3> <h3>D5天</h3><h3>曲松县。上午从山南市出发,行程两个小时,到达曲松县。因色布河、江扎河、贡布河贯穿全县境内,该三条河藏语译音为“曲松”,因此得名。</h3><h3><br></h3> <h3>我们入住的酒店,是曲松县城内最好的酒店,也是唯一的一家酒店,想不到吧,这是真的。正值街道路面改造,酒店门口挖了一条2米宽2米深的大沟,我们得拖着行李小心翼翼地踏着板子进进出出,下面木板晃悠,上面铁棍碰头。这里海拔3900米,有些高反,晚上睡觉会感到头疼,即便这样也不妨碍我吃了止疼药继续东游西逛。心里还是盼望着,早点儿到达林芝。(领导总说:到了林芝一切就全都好了)</h3> <h3>拉加里王宫,建于13世纪的古迹</h3> <h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几乎是一片废墟,正在修缮中。</h3> <h3>日果曲德寺,以前王宫佛事活动专用。我们进入寺庙时,正门已锁,寺庙管事专门拿钥匙打开了侧门让我们进入礼拜,并在临走时拿出用白色哈达样子包裹着的器物在我们头上扣了三下,寓意佛祖保佑。</h3> <h3>D6天 曲松县—朗县</h3><h3><br></h3> <h3>清晨,寻找夏宫和林卡。原来这就是~夏宫,其实就是王宫的娱乐场所。</h3> <h3>西藏,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美的耀眼。</h3> <h3>中午,从曲松县城出发,走508省道,穿行在雅鲁藏布江河谷,道路比较好走,经常遇到区间测速,限速30公里,180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跑了6个小时,才到达林芝市郎县,沿途风景美不胜收。</h3> <h3>盘山翻过海拔4910米的布丹拉山</h3> <h3>旅行中,路况一直非常好。这是我们走的唯一的,没有沥青水泥铺装的路。车辆开过,尘土飞扬。</h3> <h3>路过村庄,看见几个熊孩子正在路上玩泥巴,还调皮地把泥巴摸在嘴上,浑身泥猴一般,玩的高兴,笑得开心。</h3> <h3>参观多康庄园</h3> <h3><h3>走进了莲花生大师制伏罗刹魔女修行洞</h3></h3> <h3>2100年的核桃树,5个成年人拉着手才能将其环抱。<br></h3> <h3>有幸,在树底下捡了几个核桃,吃了一定长生不老。</h3> <h3>D7天 朗县,因为工作,没有继续行走,在这里停留了三天。县城就在雅鲁藏布江与大山的怀抱里,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我们住在刚堆填出的新城区,河对面就是老城区。</h3> <h3>D8天 拉岗布寺。</h3><h3>位于加查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高山上。</h3> <h3>登上神山,眺望远方。<br></h3> <h3>回去的路上遇到外出归来的一家人,虽然道路荆棘,他们有说有笑,很快乐的样子。</h3> <h3>挑战4465米的高度,虽然担心会有高反,可能是适应了,没有问题,有点儿佩服自己了。</h3> <h3>在半山腰,幸运地看到一大群跳跃的岩羊,令我们兴奋不已,拿起手机不停地追逐拍照。</h3> <h3>传说只要来到这座山的人,无论犯下何等大错,都能获得解脱。我们几个人不小心误入天葬台,有两个胆大的同伴儿还走近去看,我吓得掉头赶紧跑。</h3> <h3>D10天 林芝米林县。</h3><h3>从朗县到米林,路程160公里,沿着雅鲁藏布江蜿蜒前行,进入米林县拐进了一个不知名的山沟,植被葱笼,河流奔腾,夕阳西下,秋色正浓。</h3> <h3>西藏的寺庙真是多,沿途的麦拉康寺庙。</h3> <h3>D11天 米林县,南伊沟原始森林。</h3> <h3>南伊沟,海拔3145米,紧邻“麦克马洪线”,这里人少破坏小,森林中的树木参天,天然氧吧,负氧离子极高,可以肆意呼吸最畅快的空气。</h3> <h3>雅鲁赞布江边捡石头,捡到几块藏玉,满载而归。</h3> <h3>旅行中,除了阳光还有风霜,有舒适也有艰苦,吃住行都是对身体的挑战,这是我们住的最好的宾馆啦。</h3> <h3>在西藏吃的最正宗的四川火锅。</h3> <h3>D12天 林芝市。上午,来到世界“柏树王”园林,位于林芝市巴宜区,海拔3040米,面积二十万平方米。巨柏又称“雅鲁藏布江柏木”,是西藏特有树种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园内最大一颗柏树,高50米、胸围14.8米,树龄3234岁。被誉为“世界柏树王”,西藏群众称为“树神”。</h3> <h3>下午逛林芝老城,林芝是旅游城市,街面干净,酒店和美食非常多。工布印象,可以说是美食一条街,饱眼福也饱口福,紧邻工布老街就是林芝商业街,现在进入旅游淡季,游客和购物的人都很少,感觉生意很清淡。</h3> <h3>空中看林芝,色彩班澜的尼洋河谷。</h3> <h3>D13天 林芝—鲁朗小镇—通麦。</h3><h3>从林芝市出发,盘山经过海拔4720米色季拉山口,眺望远山,已是银装素裹,宛如仙境。</h3> <h3>这里也有军队驻守</h3> <h3>到鲁朗小镇,必吃石锅鸡。这是鲁朗小镇路边的一家石锅鸡店,我们来回两次路过都在这里吃的。</h3> <h3>山珍土鸡,肉质鲜美,鸡汤浓郁,手掌参糯香,连喝五碗不过瘾,还想带一个石锅回来呢。</h3> <h3>过了山口,下山到达鲁朗林海,呈现眼前如林海雪原风光,针叶林下方也有彩林。鲁朗小镇,田园世界,东方瑞士的感觉,从鲁朗到波密的路段,堪称最美318风景带。公路两山夹峙,路旁碧波奔腾,山上古木参天,松萝飘飘,林间时有飞流直下……</h3> <h3>D14天</h3><h3>通麦。通麦因“通麦天险”路段而闻名,是川藏线318最险的一段路,号称“死亡路段”,司机谈此路色变。这段全长14公里的路,以前单向通行,平均要走两个小时左右,名副其实的“肠梗阻”。</h3><h3><br></h3> <h3>这就是曾经的“排龙天险”,窄窄的道路,崎岖而湿滑,一边是落石悬崖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河。隧道打通后老路已废弃,很快被植被覆盖。</h3> <h3>致敬!川藏线上的英雄。</h3> <h3>2016年,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标志着西藏境内举世闻名的通麦“卡脖子”路段成为历史,天堑变通途,我们走的一路顺畅。</h3> <h3>通麦大桥,空中俯瞰,祖孙三代,并排更替,见证着西藏交通的发展变化。</h3> <h3>工作十五天,克服困难,圆满顺利完成任务,两个资深帅哥,很赞!</h3> <h3>易贡措风光</h3> <h3>D15天</h3><h3>通麦~鲁朗~林芝。来回穿行于最美318路段,乐此不疲。人间净地,醉美林芝,流连忘返。</h3> <h3>D16天 林芝市,闲逛。自然要去土特产店里转一转,走到一家退役老兵开的店,遇到了几个小兵,从那曲县赶到林芝,准备回家探亲,正在购买土特产孝敬父母,馈赠亲朋,望着他们红黑又年轻的脸庞,莫名有一些感动,为什么呢?也许是战友情,还有那颗永远难以忘怀的兵心吧。向坚守在这方神圣净土的战友们,致敬!</h3> <h3>林芝特产还真多:松茸、手掌参、灵芝、虫草、藏红花、雪莲等等。大美西藏,好多珍宝。</h3> <h3>曲马日神山</h3> <h3>D17天 林芝—成都</h3><h3></h3><h3>西藏之行是多彩的、美丽的、圣洁的,有太多太多的美景映入眼帘,雪山、花海、湍急清澈的河流、哈达围绕的神山、公路上的牛羊、田园的风光。还有,纯朴善良的藏族同胞和同行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行万里路与你们相遇,温暖而快乐,美好而难忘。西藏,这是一个有灵魂的地方,一辈子,至少要去一次,也许不止一次。相信,我们还会再相见。</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