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167efb">自古逢秋,难解寂寥。<br>在信奉天人合一的古代,秋天始终是杀人的最佳季节,天高云淡,万物肃杀,处决死囚,上合天意,下顺人情。皇帝既是天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汉代起,始有秋冬行刑的规定,于是霜降之后,死囚们的头颅便如枯叶般纷纷零落。<br>可以说,国人的悲秋情结从古至今从未断绝,这显然已经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有关秋季的诗句多不胜数。先秦时候宋玉哀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r>……</font><br> <h3><font color="#167efb">马致远,一个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都处于角落的人物,在元代的某一个秋日写下了一首小令,为处于荒漠时代的元朝文学勾画了浓重的一笔。可惜,在空白太多的世界里,再浓重的一笔也容易使人遗忘,如同这个诗人几乎也被遗忘了一样。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出生地直到现在还有争议,可能是大都人;他的出生年月也有争议,只能推断大约年岁;他于哪一年离世,只能推断大约是哪几年之间。他号东篱,后人又称马神仙,真如神仙般飘忽不定。<br></font><font color="#167efb">在元朝,社会有着“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阶级划分,当统治者从茫茫草原骑马而来,踏入中原,并最终毁灭宋廷以后,他们更加信奉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他们认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所以,那些被宋朝统治者重视的知识分子被踩在脚下,狠狠打压,那曾经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此时沦为要和娼妓、乞丐排在一起的悲惨境地。后来,毛泽东在《沁园春》里评论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br></font><font color="#167efb">生于书香之家,马致远年轻时也曾热衷于求取功名,他误以为元朝只是一个寻常时代,似曾向太子献诗,但是一生未能得志,漂泊无定,困窘潦倒,在长期的独自漂泊羁旅中,他偶然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br></font><font color="#167ef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r></font><font color="#167efb">寥寥数言,一幅萧瑟的游子图跃然纸上。<br></font><font color="#167efb">树已老,枝藤枯,日落西幕的黄昏,一幅晦暗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若在他处,尚为一副乡村美景,恬淡安然。可惜,这幅景象出现在这个背景,意味着落魄,意味着破败,意味着贫穷,意味着毫无生机。西风飒飒,马瘦人哀,这条古道不是优雅,只是尽显沧桑。<br></font><font color="#167efb">几笔白描出神入化,马致远将自己的孤独失落刻画在了眼前的风景中,同为元曲四大家的白朴的《天净沙•秋》就要逊色很多:<br></font><font color="#167efb">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br></font><font color="#167efb">同为白描,白朴之作次序略显凌乱,不若马致远的那般由近及远有层次感,画面感前后混乱,暗淡与绚烂同出一处,实在不够搭配。最重要的是,白朴的白描是纯粹的白描,而马致远的白描是为了抒情,是为了渗透他那伤心欲绝的羁旅之情,所以,画面中出现了断肠人才是点睛之笔。<br></font><font color="#167efb">那个时代,丧失了曾经的唐宋遗风,丧失了曾经的建安风骨,曾经的繁华汴京荡然无存,当“上帝之鞭”踏遍欧亚,狠狠抽打着整个人类的时候,中华文明此时完全沦为了一个悲惨世界。<br></font><font color="#167efb">在游牧统治者的皮鞭下,诗人们没有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恬淡,没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没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只剩下畏畏缩缩,只剩下怯怯诺诺,只剩下相对无言,只剩下无助落魄。<br></font><font color="#167efb">不幸生于乱世,马致远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确凿的影像和生平经历,却用自己一生的漂泊为后世刻画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踽踽独行的背影。<br></font><font color="#167efb">马致远用短短二十八字为我们书写了一个时代的怅惘。</font></h3><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2019.10.22</font></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