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0月22日上午,昌邑外国语学校学术交流报告厅四楼,潍坊市小学语文基于课标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主题论坛开始啦!</h3> <h3>昌邑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王丽杰科长为我们做《向着目标发力》——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主题报告。</h3> <h3>王科长从教师之惑,学生之惑引发反思,对“惑”进行了具体的归因分析:教学中教学评不一致是由于教学活动中的错位和缺位引起的。</h3> <h3>在报告中王科长提出可以通过“双闭环”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为老师们带来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金点子。</h3> <h3>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目标凸显。便于老师教,学生学。</h3> <h3>王科长提出阅读的重要性,老师们应该注重方法教学,以学为本。</h3> <h3>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最关键的老师们要树立目标意识,教、学、评的活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h3> <h3>每次学习观看完课例展示,总是会让我满载而归。这次也不例外。第一节课例是由文山小学姜利娜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上册18课《牛和鹅》。课前学生们的“拍手吟诵唐诗三百首”活动和课中学生们自学,讨论,回答问题等的表现,让我感受到学生们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姜老师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初读感知——学习批注——分享交流——师生总结——拓展作业”),让学生学会了在阅读可以从多个角度(疑问,写作角度,体会,启示)进行批注。课尾“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一问,让学生们回顾本课所学,学生们踊跃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姜老师这堂课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稳扎实打,真正实现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这一目标。</h3> <h3>当我还沉浸在精彩课例中,思考“人家的课堂效率怎么这么高?”时,昌邑市奎聚街道文山小学的王伟华老师接着跟我们分享的《语文课堂习惯培养策略》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明朗与喜悦。</h3> <h3>崔峦专家,从三个方面(一、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 二、统编教材教学目标来源 三、彰显教材特色,改进语文教学)给我们作了《关于统编教材编写使用报告》。崔老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中的三个致敬(致敬共和国缔造者,致敬科技英才,致敬人民)引出我们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要培养有责任担当的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培养埋头苦干的人。</h3> <h3>另外印象最深的两点是崔老师提到的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终生阅读者一定有很好的前途和幸福的人生)。在今年10月10号参加的小学教学研讨会上,李效霞科长也提到阅读能力提升和主题学习应该与课程相辅相成。同时李科长也提出,要把师生的书写素养提到重要的地位,要求老师写楷书,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这是对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我觉得这也是督促老师提升自己的机会。</h3><h3><br></h3><h3>附崔峦老师引用学生小文:</h3><h3>1.妈妈有两只眼睛。妈妈的左眼专门用来看韩国电视剧,妈妈的右眼专门看我写作业。妈妈的两只眼睛可忙了。</h3><h3>2.天空像棋盘,星星是棋子。月亮婆婆和太阳公公下棋,下了整整一晚。月亮婆婆输了,太阳公公赢了。太阳公公收起棋子,高高兴兴上班去了。</h3> <h3>下午,昌乐北大公学双语学校李慧老师带来的《牛与鹅》,借助批注记录表,让学生学批注,用批注,评批注,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h3> <h3>紧接着,昌乐北大公学李美欣老师以李老师的课例为例,从“教学评一致性”的意涵、学习目标的功能、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评价任务的特点和教学活动设计四个方面为我们做了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微报告。</h3> <h3>昌邑市凤鸣小学张慧丽老师的提问策略《新型玻璃》、坊子实验学校王玉兰老师的习作策略《夏日里的成长》和临朐县南苑小学赵森老师的《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课例,让我们对特殊单元和语文园地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h3> <h3>教研教改,我们在路上!相信只要我们坚定方向,不断学习,坚持研究,一定会有收获,期待我们的不断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