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双蛇</p> <h3> </h3><h3> 窃以为,看闲书这事,就是饭后的茶点,随意就好,不必搞得像主食,非必吞不可,也不必搞得像课本,非强咽不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合不合胃口,浅读一下便可知,大部头读几章,小文章看几行。文友曾送了我一套《红楼梦》,说,《红楼梦》我看了很多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认识,写作的人,其他书可不必读,《红楼梦》却是必须要读的。因于此情,我也聚起万众一心之志攻克此书,无奈,强迫自己看到第十回就再也看不下去了。《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是金字塔尖一样的存在,但我读得实在很辛苦。</h3><h3><br></h3><h3> 几天前,在一个文学群看到一篇题为《复旦中文系教授开出“不必读”书单》的文章颇受文友赞誉,基于文友的推崇,不由心生好奇,点开粗略浏览,顿感失望。如果此篇作者真为一介文学博士,真的可谓是这个人的几十年的读书生涯是白白浪费了,如果真是一介堂堂教授,此思想观点真可谓误人子弟也。所幸即便是这样豪华的标题党,也无多少浏览量。基于该篇所谓的文学博士、教授所写文章,我有些许看法不得不吐:</h3><h3><br></h3> <h3><br></h3><h3> 一、 作者所列“不必读”书单之书,全部基于作者自己在详读之后的认识。我想说,如果真是一堆狗屎,需要吃完之后才说是臭的吗?窃以为,任何具有可读性的文章,多少都会让人受益的,或语言,或结构,或思想,或人物……总是有一样是吸引读者的。所以,教授吸收了各类书籍之精髓,荣升为文学博士,却以圣人口吻教化众生:你们活了半生都是在错误道路上的执着坚持。这话实在会让许多平凡的众生恐慌。</h3><h3><br></h3><h3> 二、臭豆腐的灵魂就在于“臭”,那是豆腐的艺术。文学作为一门艺术,更应强调的是作品的艺术性,而非其他。文学作品,均可从三方面解读: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身体健康是第一性,即文学性;气质优雅是第二性,即艺术性;学识修养是第三性,即思想性。本人为女性,性感动物,相对男动物,更喜欢阅读情感趣味浓郁的作品,也就是艺术气味浓郁的东西。所以,教授所列书单只强调思想,实在对所列文学作品有失偏颇的评价,那些在教授眼中认为糟粕的东西,也许就是女粉们的追求。</h3><h3><br></h3> <h3><br></h3><h3> 三、择录几句文章言辞:“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写了一本《封神演义导读》,那时候真是太缺钱了”;“不必像我们小时候那样饿急了什么都吃,捡到碗里的都是菜了”;“我很服气开天辟地的古代文学先贤们,他们的功绩遗臭万年,但这是从文学史的角度说的” ;“作为一个薄命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我已忍了很久了。” …… </h3><h3><br></h3><h3> 这些言辞,言语上充满着一种调侃、戏谑的意味。从道德上来说完全是一派流氓作派,文学没有改变其修养,倒使其变成流氓,大概“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说的就是此兽类。从其论断来说,基本是一个文盲言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谁不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不能因为有了现代的清洁能源就去嘲笑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不能用现代拥有计算机而去否定古代结绳记事。</h3><h3><br></h3><h3> 四、作者所列举九类不必读的书中,就用了5个“绝大多数”、3个“一切”、1个“大多数”来引领,囊括了各类书籍。这种个人观点的绝对化语言,作为一个文学教授实在是治学不严谨的表现,如果此观点成立,那在浩瀚的文学史上可读之书基本就所剩无几了。</h3><h3><br></h3> <h3> 五、先贤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阐明了多读多思的道理;我以浅薄的写作经验也认为,写作无捷径,除了天赋,多读勤思是出路。所以开列“不必读”书单,无聊而无趣。</h3><h3><br></h3><h3> 六、开列“不必读”书单是对开列“必读”书单的挑战,但“不必读”书单比“必读”书单用意更为恶毒,必读书单强调的是读好中的更好,不必读强调的却是完全不必读。美味的垃圾食品虽不能增强我们的营养,但仍是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吃吃也无妨。</h3><h3><br></h3> <h3> </h3><h3> 七、回到文友的推崇,窃以为这类作者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认识,人云亦云。他们对于读书完全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欢喜,听从自己的认识,而盲目的轻信于一个“文学博士”的噱头并奉此言论为圣经。归根结底,还是“不必读”之书读得太少了。</h3><h3><br></h3><h3> 八、用一段作者认为“骗人的,无用的”心灵鸡汤作为本文结论:“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同样地,你读过的书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它们从来不会欺骗你,它们沉淀在你的灵魂中,你的改变谁都可以感受到。”</h3><h3><br></h3><h3> 如此优美的文字难道真是骗人、无用而没有让如此的你怦然心动吗?</h3><h3><br></h3> <h3><br></h3><h3> 九、愿各位读者,不必纠结于“必读”或“不必读”之书,请听从自己内心,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爱吾所爱,读喜读之书。一篇或一本就让自己惊心动魄、改变灵魂的书实在没有,只有众多一点点的的阅读体验才能从内而外成就美丽优雅的自己。</h3> <h3>附:《复旦中文系教授开出“不必读”书单》</h3><h3> 究竟后果人生有涯,与其糜费在不值得的书上,不如多读些典范。</h3><h3> 1. 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h3><h3> 这么说会激起很多人的激烈恶感,但小说真的不是我们的刚强。详细缘由这里就不展开了。除去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三言二拍”等之外,好的真是不多了。比方《封神演义》,人物呆板,情节单一,思惟新鲜,盛名之下,真实难负。我这辈子最懊悔的一件事,就是在年老时写了一本《封神演义导读》,那时分真是太缺钱了......</h3><h3>绝大多数的从“五四”到1949年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h3><h3> 我很服气开天辟地的古代文学先贤们,他们的功绩遗臭万年,但这是从文学史的角度说的。除去鲁迅、沈从文、老舍、张爱玲、曹禺等多数几位,总体上真的比拟老练,从一般读者的角度,真的看不下去。作为一个薄命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我已忍了很久了。</h3><h3>绝大多数从1949年到1976年的中国今世文学作品</h3><h3> 我基本上全盘看过,有绝对的发言权。这段期间的作品,非文学的要素占比例太大,而这些非文学要素也已一成不变,今是昨非,以是,不用像我们小时分那样饿急了甚么都吃,捡到碗里都是菜了。</h3><h3> 4. 绝大多数的今世中国人写的史书小说</h3><h3>史书小说是最难写的小说之一,需求阅历、学问、性格、沉溺,最吃细节、神韵、笔力、笔墨工夫,这些关于今世中国人来讲,特别艰难。比若有一名十分著名的史书小说作家,形貌一名晚清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封疆大吏:“冲动得两眼闪动着泪花”;“冲动地握着桑治平的手说”;“两双滚烫的大手牢牢地握着”;“凝重的眼光遥望着窗外”;“人生罕见最是情。是的,情罕见!”……Come on, give me a break!</h3><h3> 5. 绝大多数的东方浅显小说</h3><h3> 真实也很烂,真正美观的也就那末多数。请注意,我这里说的还仅仅是美观,还不是好。我专业喜美观本国浅显小说,但这是一个很痛苦的喜好,因为美观的真实太少了。绝大部分都是渣滓,真正的渣滓,包含很多出名作家和出名作品。比若有位James Patterson,号称头号滞销作家,这位师长教师是渣滓中的战役圾。</h3><h3> 6. 一切名著的续书</h3><h3> 不管中外,名著的续书都很失利,原理很复杂:等待太高,此作者非彼作者。</h3><h3>《刘心武续红楼梦》《德温特夫人》《斯佳丽》《傲慢与偏见与僵尸》......都完满注释一个成语:狗尾续貂。</h3><h3> 以是,喜好续的人都要当心了......</h3><h3> 7. 很多典范的哲学著作</h3><h3> 这条会惹起很多人的激烈恶感,但哲学有很多功能正在逐渐被迷信替换,以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淡出一般读者的视野了。更蹩脚的是哲学著作常常还很流畅,需求破费极多的时光精神,最后能失掉啥还不好说,以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还可能迷途知返,风险很大,慎入!</h3><h3> 文学青年动不动就海德格尔怎样,维特根斯坦怎样,胡塞尔怎样。恕我直言:你看得懂么?退一万说,即便你看得懂,你为此投入的宏大精神值得么?有这时光,喝杯咖啡,谈个爱情,出去看个景色多好。我年老的时分,把他人谈爱情的时光都用来啃哲学,后果甚么也没啃出来,只啃出个早婚.....</h3><h3> 8. 一切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h3><h3>骗人的,没用。</h3><h3> 9. 一切的诡计论类书</h3><h3> 骗人的,无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