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成功的青春最美丽——毕店一中名师工作室活动“共话青年教师成长”

涛声依旧

<p>  2019年10月22日下午第三节,毕店一中名师工作室在会议室举行“共话青年教师成长”专题活动。</p><p>  臧涛副校长主持活动,侯校长率先发言。</p> <p>  侯校长金句不断,下面是部分摘录:</p><p>  1.优秀的人自带光芒。</p><p>  2.不要在乎果子的多少,成长才是最重要。</p><p>  3.英国科幻小说家克拉克说:“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没有停止过成长。”</p><p>  4.这个时代是用实力说话的时代,更是知识当道,学霸当道的时代。</p><p>  5.能用汗水解决的问题,就别等到将来用泪水来解决,因为泪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p><p>  6.你现在认真做好的每一件事,都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你读的每一本书,都会让你遇到更好的人生。</p><p>  7.学习的苦只要你咽下去,就能换来甜美的果实;生活的苦,是你在躺着不动的时候悄悄降临的。</p> <p>  <span style="line-height: 1.5;">臧涛副校长先向各位老师讲了常规工作中的几个问题。</span></p><p><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关于教案备写的“五个有”:有认真态度,有实用价值,有详细内容,有合理程式,有具体反思。</span></p><p><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关于作业及试卷批改的“九个字”:自己改,认真改,有效改。</span></p><p><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关于听评课的“六个字”:真听,真记,真评。</span></p><p>  然后做了主题发言,题目是《事业成功的青春是美丽的》。</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事业成功的青春是美丽的</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和青年教师共议成长</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臧涛</span></div>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作为青春洋溢、热情澎湃的青年教师,奋斗肯定是青春最美好的注解。从事教育事业,是我们自己的一个选择,在教师的岗位上,我们也只有让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青春才可以真正美丽,值得回忆。怎样规划自己的青春,成就自己的事业呢?我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br>  看世界。宇宙无穷,世界很大,不知外面,难免会坐井观天。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者,我们要有大视野,我们要做一个眼里有外面,心里有整个世界的人。“登山始觉天高远,到海方知浪渺茫”,要让自己的学生视野广,格局大,教师是要“登山”、“到海”的,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广阔的。<br>  观自己。教师也要观自己,要品悟西天取经的唐三藏常说的那句话“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拜佛求经”。常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个问题,不忘初心,不丢本色,不辱使命。牢记自己身份,扮好自己角色,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要永远做那“自知者”,一个教育者,身系无数学生前途将来,身系无数家庭荣辱兴衰,身系国家社会未来,决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深身在此山中”,我们很重要。 <br>  有理想。老师同样要有职业的理想,这是我们创造职业幸福的源泉。我们的青春会因理想的存在而生出光彩。“志当存高远”,教育者的志向,小处说,成为骨干,成为名师,成为学生的贵人;大处说,成为教育家,成为专家,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br>  有热情。魏书生老师因为对教育的满腔热情,放弃厂领导不干,却非要干一个普通的老师。他的成功,首先就源于他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既然我们今天选择了教育,心里要有教育的情怀。不然,只会碌碌无为,空留一身悔恨。“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热情,激情,是一个人拥有良好生命状态最明显的标志。一个生命状态良好的人,才是真正美丽的、幸福的。<br>  强技能。教学有法,教师当然要掌握这些方法技能。从个人“一话三字”基本功,到网络技术运用、教学白板使用,到教案备写、课堂组织、课后反思,包括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都需要各位年经老师下不小的功夫。“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的教育技巧、教学方法,其实就是那个“刀”。教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尊严的人,是活生生的生命。教育的艺术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领悟,去实践,去升华。<br>  勇参与。青年教师,经历较少,在工作中难免有更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备课、上课,第一次讲公开课,第一次评课,第一次给学生谈话,第一次当班主任,第一次开主题班会,第一次写教学反思,第一次作讲座,第一次写教学论文……这个时候,许多年轻人会想,我行吗?不自觉地想推掉自己没做过的事,生怕干不好。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必须克服。人的一生,就是无数次在突破这些“第一次”,然后成长起来。我们当记着两句话,一句话叫“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你不能”;一句话叫“行,然后知不足”。<br>  敢创新。新时代的教育与时俱进,新时代的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创新”,是教师真正成长的体现。每一个有成就的教育专家,都无一例外地走在创新的路上。作为年轻教师,一定时期的学习和模仿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在这个过程里失去自我,失去创新意识,失去创造力。在育人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思路等方面,年轻教师要凭自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再结合亲身实践,大胆创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更有效的教育之路。“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教师的创新思想也必然会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而会为这个世界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来。因为,“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br>  能坚持。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众多的困惑与困难面前,唯有坚持才是正道。“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我们经常鼓励学生的一句话,其实,它又何尝不适用于我们奋战在教育一线青春洋溢的教师。学生成绩的取得可能是近期就能实现的目标,但学生一生的成长是近期看不到的。教学生一年,想学生一生。教育不能只急功近利,要耐得下心,俯得下身。因为,教育的确是一个慢慢来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不愿担任区教育局长,却在一所农村中学当老师、校长长达32年。他的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全部都是在这再平凡不过的实践中产生的。他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坚持与坚守,留给后世的教育者无穷的财富。“手牵蜗牛去散步”,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当我们真正慢下来的时候,却会嗅到那常被忽略的一路花香。幸福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br>  善反思。为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为师,更当常思常省。有人说,“写一辈子教案,你可能还是一名普通教师,写三年反思,你就能成为名师。”其实,真如专家所言,“只有反思型教师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师”。<br>  青春不再来,岁月莫闲过。谁在青春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谁就在成长的岁月里种下了后悔的种子。青春是年轻的表象,事业则是骨子里的东西。没有事业的支撑,青春何来风采,何来美丽!<br>  年轻的教育人,奋斗是最美的姿态,我们事业的成功不仅仅是在成就我们自己,更是在成就一批又一批时代的主人,是在成就最美的生活、最美的时代、最美的社会、最美的国家。<br><br><p></p>   杨怀博校长总结说:勤奋工作,脚踏实地是青年老师成功的关键。世界那么大,就凭你会教书育人,就能去看看。 <p>  王伟玲老师表示,年轻教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p><p>  最后,各位工作室成员上交了本次活动的个人记录,上交了一份自己针对这一话题的感悟材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