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wzhm王志明

<h1><font color="#ff8a00"><b>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b></font></h1><h3> 昨天(10月15日),我们从阿克苏出发,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丝绸之路南线中部的重镇——和田。</h3><h3> 这是特意设计的一条旅游路线,只为了亲身体验大沙漠的风光。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历史上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维语的意思是" 走进去不可能活着出来的地方“ 。沙漠中日夜温差悬殊,干燥风大。沙丘是可以随风移动的,其变化的规模甚至可以超过原沙丘的三至四倍。</h3><h3> 我们早餐后出发,晚上6点多到达和田,行程四百多公里。途中下车3~4次,休息照相。这条公路是本世纪初开始修建的,公路两边都铺建了防沙的草方格,否则这条路不可能在流沙肆虐的荒漠中存在下去。途中,见到沙漠中的胡杨黃了,在风沙中傲然挺立,闪烁着金色的光彩,真美。连绵不绝的草方格覆盖在公路两边起伏的沙丘上,看着看着止不住想流泪。多么难以置信的巨大而艰辛的工程!这都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干的。看着,也会回想起我们曾经在东北兵团经历过的日子。</h3><h3> 我们这些七旬老人,今天走在这条曾经是生命禁区的旅途上,虽然也经历着车马劳顿的艰辛,但是並不需要去经受生死极限的挑战。走走停停,坐了八个多小时的车,仍是兴趣盎然,並没有感觉太多的疲劳。真应该感谢时代的进步以及为此做出贡献的建设者们。</h3><h3> 途中,年轻的导游小魏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讲着讲着她哭了,我们也流泪了。</h3><h3> 1949年9月底,新疆和平解放,但是在和田地区仍有小股泛伊斯兰教分子和成份复杂的匪徒企图暴乱。王震将军所带领的部队,解放军第1野战军第1兵团第2军第5师第15团刚到达阿克苏,他们接到命令要尽快赶到和田平叛。那时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並没有公路,时间紧迫,部队在毫无经验並且缺乏物资准备的情况下迅速集结,选择史无前例的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12月5日,第15团的1580名官兵,从阿克苏出发南行,历经15个昼夜的艰苦行程,用双脚跨过了“死亡之海”。最后胜利平定了和田的暴乱,保卫了新疆的解放成果。但是世人不知的是,这支队伍在横穿沙漠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战士牺牲在了茫茫的沙漠之中。有的迷路了,有的渴死了,有的冻死了,有的躺在沙丘上休息时被流沙活埋了……。活着走出这片沙漠的战士仅有400多人。</h3><h3> 这些英雄们在平叛以后都脱下了军装,成为新疆建设兵团的开拓者。他们一生默默无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庆时,仅剩的十七名老兵被请到乌鲁木齐,安排他们住进了髙级宾馆。第二天早晨,部队领导去叫早时,发现他们全部睡在地毯上。因为洁白的床单被罩太高级了,他们都没敢躺上去……。</h3><h3> 我本来在经过沙漠时回想起许多从书中看来的沙漠探险的历史故事。听导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什么也不想说了。</h3><h3> 写于2019年10月16日 晨</h3><h3> </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h3> <h3>解放军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历史剪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