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幼儿园园本课程相对于一般性的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生活,能调动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应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质量,也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h3><h3> 目前很多幼儿园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规划能力,还在使用教材组织幼儿活动,运用这种预设的课程方案,常常存在课程内容超载,与幼儿生活经验不符等问题,怎样开发适合幼儿的园本课程,是我们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h3><h3> 此次笔者到镇江新区交流学习,有幸到之前指导我园工作的王建英园长所在的镇江新区翠竹苑幼儿园参观,她们正在梳理自己的园本课程,参观时所见的自然环境都是她们园本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后要进行的园本课程开发有很多启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百花园、百草园、百虫园、百果园</font></h1><h3></h3><h3> 翠竹苑幼儿园并不大,与很多新建的高大上幼儿园比起来,她并不“气派”,但这是一个你来过一次就会爱上的幼儿园,因为有趣。这里有树、有花、有虫、有果子,有沙、有水、有角落、有土坡,就像鲁迅先生念念不忘的百草园,充满了奇趣盎然,深深地吸引着稚嫩的儿童。</h3><h3> 孩子天生就喜欢与大自然接触,总会在莺啼燕语虫鸣蛙叫中笑逐颜开,在日出日落风霜雨雪中流连忘返。甚至每一粒沙砾,每一根小草都可以成为他们探究的对象。自古以来科学家们也在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找到灵感,鲁班根据锯齿草发明了锯子,云氏根据荷叶发明了雨伞,工程师根据蝙蝠的嘴和耳朵发明了雷达,机械师根据鲸鱼的外形发明了轮船……发明创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大自然直接或间接的灵感启发。在翠幼不大的户外环境里,留出了大片的泥沙地任幼儿浇水摆弄、挖铲运送、捏搓摔打;留出了自然的草地任幼儿爬上爬下、跑远跑近、“蹂躏践踏”;留出了水池任幼儿泼洒嬉戏、摸鱼抓虾、赏荷挖藕;留出了种类繁多的花草绿植任幼儿观察探究、欣赏作画、采摘果实。在这里,你能体验到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乐趣。正如园长所说,这里是孩子们的百花园、百草园、百虫园、百果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font></h1><h3></h3><h3>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翠幼将园内的自然资源融进课程,通过幼儿与各种自然资源的互动生成课程内容。比如上学期大班孩子的探究活动《大麦和小麦》,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拔节的麦子,有两种,一种有2排麦粒,一种有4排麦粒,这个发现促使孩子们饶有兴致的开始探究起麦子来。他们通过比较麦芒的长短、麦秆的高低、果实的颜色硬度、麦粒的多少、成熟的早晚,认识了大麦和小麦。麦子成熟时,老师带幼儿了解了自己儿时看到的收割麦子、晒麦子、交公粮等场景,幼儿讨论用什么工具收割,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用剪刀比镰刀收的更快更安全。剥麦穗时尝试用手剥、用木板敲、用剪刀刮等各种方法。孩子们用水粉画麦穗、用黏土粘麦穗、用秸秆进行编织,一系列活动都从园子里几株大麦和小麦展开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探究、学会了合作交流、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多种表达,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不断获得新的经验。</h3><h3><br></h3> <h3> 园内的自然资源也充实到室内外区域中,丰富孩子们的游戏材料。从树上摘的果实放在阳光画室,成为幼儿写生的素材;各类花草的种子被幼儿收集采摘,放到科学区,认识种子,了解植物发芽生长过程;鲜花枯枝放在美工区,打造充满自然美学的区域环境,成为树叶拼贴、拓印等美工活动的材料。这些资源还可以运用到亲子活动中,家长志愿者会来跟孩子一起种植、施肥、除草、收获,山楂熟了,一起做冰糖葫芦,南瓜熟了,一起蒸南瓜饼,青菜熟了,一起做菜饼子,不仅从家长那里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与孩子的学习。</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提升课程领导力</font></h1><h3></h3><h3> 并不是种了花草、结了果实就能促进幼儿的学习、丰富幼儿的经验,园内的自然资源要被有效利用,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意识。试想如果只有大麦或小麦一种植物,幼儿怎么有机会发现它们的不同,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如果教师没有课程意识,如何能抓住幼儿转瞬即逝的兴趣,引导他们更深入的学习。除了大麦和小麦,园里的很多地方都展现出园长的课程意识,她将牡丹和芍药种在一起,将桔子和柠檬种在一起,就是为了引发幼儿的学习,将造景的电动流水装置换成了太阳能发电,就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了解太阳能的机会。在带笔者参观的过程中,园长几次在教师群里留言,看到柠檬黄了一半,她说带孩子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一半黄一半绿;看到葫芦因网格阻挡异形,她说问问孩子为什么会长成这样,研究一下农民种的异形水果;看到晚茶花结了种子,她说带孩子来收集种子,放到科学区,适当的时候种种看……她确立园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梳理课程框架,收集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引领教师教研,这些都是翠幼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h3><h3> 什么是课程领导力?就是规划和实施课程的能力。作为幼儿园的领跑者,园长作为关键的课程领导者,要带领整个团队因地制宜的规划园本课程的设计蓝图,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过程中,在激发教师潜能创造性的进行课程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彰显着课程领导力。因此要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就必须要提升校园长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增一分,破解课改难点的能力就长一寸。</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font></h1><h3></h3><h3> 幼儿是一张白纸还是一粒种子?这个问题的回答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取向。究竟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对幼儿是最有利的?这是许多幼教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和争论不休的问题。</h3><h3> 传统的幼儿教育中,认为幼儿是一张白纸,他们什么都不懂,只有靠老师手把手的教,才能画出正确的图画,教师是绝对的权威,用机械灌输的方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幼儿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h3><h3> 现在我们的儿童观认为,幼儿是一粒种子,像种子有内在的生命力一样,幼儿有自己强大的内需力,像种子成长需要土壤、阳光、水、空气一样,幼儿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幼儿喜欢的环境,什么样的资源才是幼儿需要的资源?</h3><h3>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角树, 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叶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草木虫鱼, 皆令人惊奇。聆听长妈妈的美女蛇传说, 夏夜乘凉, “往往有些担心, 不敢去看墙上”, 冬天捕鸟时的紧张和焦躁,鲁迅先生笔下的童年时代百草园生活的美好给了我们答案。</h3><h3> 幼儿园不是灌输知识的三味书屋,而应是充满自然趣味,满足孩子探究需要,给孩子自主游戏空间的百草园。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建设园本课程资源,使幼儿通过与环境、同伴、成人的互动,形成各领域的经验与概念,是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坚持的教育取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