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记录人:谭安会、杨亚、王春燕、李美亮、黄庆</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整理人:谭安会</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语文学科</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谭安会老师跟岗学习第四天感悟:</font></h3><h3> 一、早读</h3><h3> 今天早上08:10到校,在学校吃过温馨的早餐,漫步在书声朗朗的教学楼。透过干净明亮的窗户,看见每个班的老师无一例外都已在教室组织班上的孩子早读。</h3><h3> 循着标志来到三年级19班的教室,美丽温柔的刘老师和我们亲切地打着照顾。孩子们的早读秩序井然,坐姿端正、小背挺直、书本呈45℃。他们的朗读既不是声嘶力竭地大吼,也不是敷衍的有气无力,而是在两个小组长有效的组织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h3><h3> 反观我们的孩子,要么是扯着嗓子的乱读一气,不到三分钟就偃旗息鼓;要么是拉长了声音,读得让人昏昏欲睡。“一日之计在于晨”,美好的一天从哪里开始?就应该从这挺直的小背、专注的朗读开始。</h3><h3> 二、课前准备</h3><h3> 30分钟早读结束,语文课。孩子们的上课做得很到位,笔、橡皮擦、直尺放在课本上,然后一致摆在自己座位的正前方。</h3><h3>三、课前分享—日有所诵</h3><h3>今天课前分享了六首古诗,这六首古诗很让我惊讶。《杜少府之任蜀州》《泊秦淮》《望月怀古》《黄鹤楼》等每个孩子都能做到流畅背诵。老师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周四首古诗,在小组长那里完成背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一天天、一点点,长期的坚持,带给孩子的将是怎样的变化!</h3><h3> 四、观课—《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h3><h3> 听课听了三天,给我最深最大的感触是这里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把课堂真正的给了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课堂上能有所得、有所获。</h3><h3> 今天听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身边的小事。老师从身边说起导入,再到观察课文的配图。最后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身边的小事。她给孩子非常清晰的指名方向—首先把事情说清楚,然后谈谈影响和自己的感受。对,有什么积极影响;不对,有什么负面影响并该如何做。</h3><h3> 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孩子们的汇报流程。同桌讨论,讨论结束后,上台汇报,一生说清楚现象,一生谈影响。汇报流程如下:1.上台:我们来汇报我们组的学习情况;2.汇报结束后:请其他学生补充,汇报学生点名补充学生;3.补充结束后:我们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h3><h3> 流程清晰,孩子们的表达流畅,虽是一节口语交际课,但整个班上的孩子倾听习惯特别好!同学发言,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结束后才踊跃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接话抢话现象;老师总结,迅速转身,眼睛看向老师。是什么样的氛围,什么样的培养,才塑造了一群这么可爱、这么有教养的孩子!</h3><h3> 四、今日所感</h3><h3> 说句实话,今天听课下来很有感触,心情略微有一点沉重。我们学校和他们一样,同样是一群年轻而优秀的老师我们人人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来到的华福,为什么我们的优秀没有继续发扬?是自我的放松?还是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在抱怨家长的不配合学生的基础差,却忽略了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谢小的老师能自发的每天早上到教室听写、组织学生晨读,即使实行长短课(体育60分钟,语文50分钟,数学40分钟,英语30分钟)老师们也能做到上下课无缝衔接,并抓紧一切时间培优补差,实现“日日清”。我想,很多细节的确值得我深思和学习。</h3> <h3><font color="#ed2308">黄庆老师跟岗学习第四天感悟:</font></h3><h3><font color="#ed2308"></font> 今天已经是跟岗学习的第四天,我们热情依然不减,早早就就到了学校。进入校园,依然是走廊上学生轻声细语,教室里学生书声琅琅。我们走进三年级19班,也是我们今天跟岗的班级。</h3><h3> 语文刘老师是一位走上岗位三年的老师,确切的说应该是两年两个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但是她的教学却很优秀。这源于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也归根于刘老师自身刻苦努力、虚心好学。</h3><h3> 今天这节课上的是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这是第七单元的内容。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内容教学,刘老师说因为昨天科学课后地上有许多垃圾,所以就想通过这堂口语交际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能在行为上真正的约束自己。这几天听课,也听到或看到听了有些老师会把不同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穿插在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无外乎都是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心中有目标,有时候重组教材也是可行的。</h3><h3> 刘老师围绕着教材中提出的目标:学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的反应每个人的想法,组织了这堂教学。首先谈自己看到的身边的小事引发学生说出观点,引入课题。接着出示插图一,明确把看法表达清楚的方法,即让学生先把事情说清楚,再谈谈影响和自己的感受。在习得方法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另外三幅图中的小事,为小组合作汇报搭建支架。最后,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小事,并汇总小组意见,再上台展示交流。整个课堂多以学生的展示交流为主,教师更多的是起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了把课堂留给学生。课后我们和刘老师进行了交流,总地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h3><h3>1.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需要长期培养:</h3><h3>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班上的学生表达能力很强,能把一件事情和看法都表达清楚,还会带着一定的语气说。学生的倾听习惯非常好,别人在说的时候能够认真听,并主动补充。刘老师说他们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汇报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倾听习惯,所以现在才有这样的效果。</h3><h3>2.古文积累和背诵</h3><h3> 课前交流环节, 一位学生上台主持“日有所诵”,全班同学齐诵了六首古诗,大家都背的非常的流畅。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背诵古诗300首,两年下来,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古诗了。前几天一个班背诵的是文言文,学生同样背诵地非常流利。我想,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一点的精神食粮。现在正是背诵的黄金年龄,此时不积累,更待何时?</h3><h3>3.上好每一节课,从细节开始</h3><h3> 刘老师会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单,让学生初步知道下节课要做什么,怎么做,这样上课就不会两眼一抹黑。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及时提醒,让他们也能表达展示。平时也经常向其他老师讨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自己成长得也很快。我想,正是这些细节,才成就了每一堂好课。</h3> <h3><font color="#ed2308">数学学科</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杨亚老师跟岗学习第四天感悟:</font></h3><h3> 今天我跟着六年级的许老师,许老师教学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太多数学的魅力。第一许老师执着于教学。在和他分享交流中,我得知他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他说,培训机构的奥数只教解决问题方法,而我们要做的事给学生构建一个模型,培养数学思维。比如工程问题,外面会教把工程看成单位“1”来解决,而我们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把整个工程看成单位“1”,这个题的关键是抓住什么不变。又比如分数除法解决复杂问题,找单位“1”必须关注不变量,不能仅仅凭“量率对应”,还需要画线段图来分析,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解决一连串的数学问题。第二我不得不提的是许老师的板书,许老师的板书非常漂亮。数学思想、方法都清晰的呈现在黑板上。第三许老师的课堂善于问为什么,他说,光会解题是不够的,必须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只有能清晰的用数学与语言来表达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理解透了数学的思想,题目的本质。否则就可能是依葫芦画瓢。第四许老师善于总结教学各种经验,他告诉我他正在编写一本书,着力于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对教育工作有多么的热爱,才会利用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去探索去归纳去总结,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h3> <h3><font color="#ed2308"> 王春燕老师跟岗学习第四天感悟:</font></h3><h3><font color="#ed2308"></font> 2019年10月24日 今天跟岗五年级数学杨帆老师学习,今天我想谈谈上课的细节落实。 </h3><h3> 课堂的40分钟真的很重要,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就经常遇到有些东西讲了但是孩子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或者考试完问大家觉得怎么样,孩子们都说考得好,那些题王老师都讲过强调过。然而通常情况下,平时错的考试依然会错,平时怎么错的考试时还怎么错,这其实也就反映出来上课的时候知识没有落地,飘在天上。我想起了有一次张洪校长的话,他说我们很多老师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知识是讲了,重难点也都讲到了,但也就只是讲了,当时我不太能够理解这句话,现在,我想大概就是知识不落地的问题吧,呈现出的效果就是课堂效率低。</h3><h3> 解决课堂效率这个问题我总结出了两个小技巧。 </h3><h3> 一.精简语言。课堂上的很多时候老师会不自觉的重复自己或学生的话,或者出现自问自答的情况,通常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老师担心学生没有听清楚或者担心学生不清楚所以自己不停重复,其实这样真的只有你把它当成了重点,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引起重视。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让学生起来重复,“你能重复刚刚那位同学的话吗?”“你能学着那位同学的样子再说一说吗?”“他说得不够清楚,再找个人来试一试,谁愿意来?”“谁再来总结一下前面几个人讲的?”“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孩子说出来的肯定比我们老师说出来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样既让学生记住了,老师也显得没有那么多废话。还有的老师有很多口头禅或者语气词、连接词等无意义的词语,比如“接下来,我们来…”“好,你们都知道了是吧?”“我们今天呢,嗯,…”“这样吧…”还有一些自问自答“这样行不行?肯定不行。”这些无意义的语言都删掉,怎么判断有没有意义,就看你这句话说和不说对学生有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不说这个也行,那就还不如不说,可以节约出很多时间。 </h3><h3> 二.放大重难点。上课的整体速度不是一层不变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学生有问题的地方才慢下来,其实我们也可以刻意在那些重难点的地方慢下来,去做停留,去纠结和突破。比如平行四边形这一课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用的转化的思想,把不会求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会求的长方形的面积,另一个是剪只要是沿高剪的都可以,那我们在上到这个节点的时候就要主动慢下来,去里面找文章来做,最常用的就是提问,可以老师直接提出来,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来,能引导学生提出来自然更高级,但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老师也要提出来,比如“为什么非要转化成长方形?”“为什么是长方形?”“为什么要这样剪?”“不这样剪行不行?”“不这样剪会怎样”,强制性地让大家去关注这个点,去讨论和探究其中的奥秘,这样在重难点的突破上会更有效率,切忌不能有孩子提出来了就走掉了,要去落地让至少大部分孩子都get 到这个点了,再走开进入下一个环节。回忆自己上课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点一下就走了,所以课后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补这个洞,如果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在课堂上解决,切忌拖到课后,课后有课后的任务,弄不好就会时间不够用。</h3> <h3><font color="#ed2308">体育学科</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李美亮老师跟岗学习第四天感悟:</font></h3><h3> 跟岗学习第四日</h3><h3> 学习内容</h3><h3> 上午观看了体育组的磨课,课堂仍然是由徐强老师执教的《折返跑与游戏》,然后随堂观看了数位老师的常规课堂,下午再次观看了全校的大社团活动课。</h3><h3> 感受</h3><h3> 1,一堂好的展示课离不开团队的协作。</h3><h3> 今天这次课,是我第二次观看,班级对象有更换,课的内容形式也有所变化,较比之前,更加优化。整堂课结束,课上得如何,我且不做评论,我想说的是,整个课的过程,我看到的是一个团队。上课前后,场地器材的准备与回收,有多位老师在一起行动。徐老师准备随机找一个班级上课,这时,有其他体育老师主动去调换课并带了学生下来。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都认真观看记录,并积极讨论,提出哪里还可以更优化,徐老师自己也在不断反思,课堂一结束,他自己就不断念着,我发现哪里出了问题。</h3><h3> 2,良好的教态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h3><h3> 通过今天的随堂观课,我注意到,基本每位老师从上课开始到结束,基本保持着姿态端正,教学过程中,保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失态。践行着那句“艺高为师,身正为范”。</h3><h3> 3,参与课堂,融入课堂</h3><h3> 通过这几天的随堂观课,我看到不少老师积极参与课堂投入课堂,陪同学生一起练习,篮球老师同学生练习传接球,跳绳老师到各小组参与八字跳绳,最让我感触的一幕是,有位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折返时,有个比较胖的学生,跑得很慢,到了最后几个来回,只有他一个人在上面吃力的跑着,这时,那个老师跑上去陪他一边跑一边鼓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