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在教育局“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通过不同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研究解决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思想的指引下,2019年10月16日至21日,六台中心学校小学部开展以“</font>开展有效预习,调动学生积极性<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span></h3> 活动当日,授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同年级组、同学科教师及主管主任听课。<br> <h3><font color="#010101"> 语文预习课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抓好知识的落实和展示拓展的准备,为新授课做好足够的准备,达到高校课堂的最终目的。两位一年级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四步方法:1.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2.标自然段;3.圈画要求认的生字;4.给要求会写的字注音组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课前预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年级教师通过五步教给学生预习方法:1.读课文2.划生字3.标自然段4.想问题5.写生字。让学生学会预习,提高学习效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课前预习,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所以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预习什么很重要,三年级教师通过六步预习法,让学生明确课前预习都要预习哪些内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俗话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预习”这一环做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font></h3> 有效的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体现,有效地预习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年级教师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方法步骤,即四步预习法:“读——查——学——赏”。<br> <h3><font color="#010101"> 教师在预习课上,教给方法,然后启发引导,答问释疑,与学生自由交谈,相机指点,巡回指导,个别指导,真正体现了“导”的作用。在“导”中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情况。</font></h3> <p> 每组教师全部授课完毕后,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程序如下:做课教师教学反思——教师研讨——主管主任提出意见并总结。<br></p> <h3> 最后,付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h3> <h3> 养成课前预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坚持不懈,要注重引导,关注学困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h3><h3>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所有教师都将继续钻研,形成行之有效的策略,教会各个年段的孩子掌握语文新课的预习方法,使得有效预习策略落实到实处。学生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大大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