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国庆——国博回归文物展

大谦视界

<h3>这是一条回归之路。</h3><h3>这也是一条中华民族梦圆之路。</h3><h3>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孕育创造的璀璨文物,是中华民族根魂所寄、中华儿女精神所系。晚清以降,列强东顾,国力衰微,山河破碎,大量珍贵文物惨遭劫掠、倒卖、走私,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无时或忘的惦念、梦牵魂绕的等候。彼时散去,那每一件文物所担负的,又何尝不是时代之重、民族之殇?</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未曾忘却祖国流散飘零的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建章立制、严控国门,迅速扭转珍贵文物流失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合作共赢,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进入新时代,布局谋篇,大国外交,拓展塑造文物追索返还新格局。70年不懈努力,党和政府成功促成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今朝归来,这每一件文物所书写的,又何尝不是复兴之路、中国之梦?</h3><h3>70年回溯,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成就了流失文物从颠沛散失到盛世重光的命运变迁。70年回溯,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变初心,各级人民政府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免遭侵害的坚定决心,亿万中华儿女守护民族根脉的爱国之心,始终是推动流失文物回归的最根本力量。70年回溯,流失文物从昔往今归、殊途同归到四海归心的回归之路,见证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h3><h3></h3><h3>谨以此展,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h3> <h3>19世纪中叶,列强的坚船利炮,震破了晚清朝廷天朝上国的迷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万园之园付之一炬,珍贵文物被掠西去。此后中国,江山萧瑟、生灵涂炭。礼器、典籍、雕塑、壁画……大量文物由于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而漂泊异乡。一件件失去了尊严与荣光的珍宝,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往事,在百转千回里顾盼着魂牵梦绕的家园,也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弦。</h3><h3>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我国流失文物陆续现身海外,国际拍卖企业屡屡高价渔利,国人强烈愤慨谴责,国际舆论广泛关注,文物回归面临重重障碍。一念在兹,万山无阻,克艰克难,荣归故土。中国政府始终以坚定的决心推进文物回归,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圆明园兽首从星散到重聚,辗转走过的,正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回归之路。</h3> <h3>新中国成立伊始,虽国力维艰、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已将遏制文物流失、抢救重要国宝摆上重要议程,建章立制、革弊振颓,开启了流失文物回归返还的恢弘篇章。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令。严格的文物出口限制,行之有效的文物进出境审查机制,迅速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珍贵文物大量流失的局面。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指挥下,“香港秘密抢救文物小组”筹谋港岛,成功抢救大批珍贵文物,中秋伯远、潇湘五牛、熙载祥龙、陈氏珍泉,国之重器重回祖国怀抱。归国游子、海外华人振奋于新中国之建立,搜求海外遗珍,慷慨捐献国家。新中国对文化遗产的自重,赢得了苏联、民主德国等国家的尊重,《永乐大典》、义和团旗帜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政府最早返还的重要文物。</h3><h3>前苏联、前民主德国返还</h3><h3>《永乐大典》与义和团旗帜 从香港抢救征</h3><h3>集珍贵书画文物 从香港抢救征</h3><h3>集珍贵钱币文物 杨铨捐赠文物 侯宝璋捐赠文物</h3><h3>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努力下,1951年至1954年间,前苏联先后3次向我国返还64册《永乐大典》。1955年12月,前民主德国向我国返还3册《永乐大典》和10面义和团旗帜,周恩来总理亲自接收了这批文物。外国政府向新中国返还的这两批文物,开启了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历程的崭新篇章。</h3> <h3>国之殇,静静地驻目历史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