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中重要概念解析——聆听林培英老师《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区域与景观》精彩报告

田田

<h3>  今天国培课有幸请到的是林培英教授,林培英老师主要针对区域和景观概念进行解析,并分享了一些精彩课例。</h3> <h3>  课本上的区域只是学习的案例,我们的教学依据在课标,而不是教材。初中地理2011年课程标准设置是以区域地理为基本结构,不同教科书在分区选择上是不同的。在不同时期分区也发生着变化,如地理教科书中国地理分区的变化:1948年以地方志的划分标准,八股呈现;1956、1963、1978年8个区域;1988年不仅有行政区还出现了三大自然区和经济带;1990年又分为8大区但要求发生变化,2大区必学,其余选学;2001年课标发生根本变化,只规定小部分必修,一大部分为选修;2011年正式版课标出版,2011年以前都是试用版不稳定,2011年课标用年份命名,保留了2001年分区变化。</h3> <h3>  区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具有主观性,在地理课程和教学中,各种现存的区域,分区都变成了客观事实,成为学生认识的对象,具有客观性。我们应该关注区域的空间联系特征,区域特征是课程标准中区域的重点要求,教科书区域部分的编写也多采用“特征法”。</h3> <h3>  在教学中教师多讲一些地理景观,有助于学生记住一些地理知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通过地理景观图片挖掘地理信息,找出地理因素之间的联系,认识自然环境与景观图的联系。</h3> <h3>  从学生个体而非班集体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与相信学生,引起学生关注、兴趣,而不是这个学科的神圣。</h3> <h3>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感谢林老师的精彩培训,为我们以后教学指明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