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最好的自己——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说、诗歌卷》

独木成林

<h1> 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力,便是文本解读的能力。文本解读是教学的基础。身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们能读到什么程度;身为一个有深度的文化读者,我们能读到什么程度;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能读到什么程度;从一位语文教师身份出发,我们能读出哪些适切的教学资源;从教师“教学专家”的角度出发,我们能读出怎样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文本解读的功力。当初,孙先生看到很多师者的文本解读都是偏颇的或错误的,于是就不停地进行“经典文本的解读”,于是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书。可见,孙先生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对语文教师的期待。<br> 这是一套书,小说、诗歌卷的解读是其中一本。孙先生熟练地进行着很多种文本解读的方法。历史还原法、比较法、矛盾法、个案法,还创造了中国独特的“文本解读学”。面对纷繁变化的文本,到底有没有统一的文本解读法,孙先生的观点是没有。经典文本都是唯一的,那么就要针对这种唯一性来进行解读,解读的角度可以很多。所以,能读出的东西自然比普通读者要多得多,自然,就能充分挖掘和发挥经典文本的文学教育功能。其最重要的,便是审美功能。一定意义上,文本解读大师,就是审美大师,美学大师。跟着孙先生一路解读文本,收获颇丰,除了知道一点点形式上的方法外,最主要的是“审美”。<br> 细腻、多元、多角度的审美,是文本解读的基础,也是我们在这些方面应该得到收获的。深度、广度、美度,都是我们应该尽力去把握的。当然,大师的东西,我们是学不来的,只能慢慢去感受、去体会、去积累。文本解读,属于“元认知”的层面,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就是审美性,到了“元认知”的层面,方具有评论性和教学性。<br>  暑假至今,只随意漫读了几本书,笔记慵懒,码字不勤,阅读、思维、表达的敏度与深度似乎在退化。古人说,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一来需要时间精力,二来需要自制和毅力,其实都是借口。唯有读着,读过,思过、写过,才算是真读、真学。诚如南师所言,这世界的真实之一,就是自欺欺人。愿自己努力少一点这样的真实吧。<br> 文本解读路漫漫,须上下求索!读书即是读人、读自己,读到、读出最好的自己。</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