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郭旅行散文|一湖碧水一湖故事

我本蓬蒿人

<h3>初秋,第三次抵临南京,游玄武湖,湖水无风自浪,心湖亦跌宕起伏。</h3><h3><br></h3><h3>此时,湖面画舫或远或近,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湖畔游人不知几重,或徜徉漫步,或驻足观荷,或眺望古墙,或移步洲岛;长龙盘踞的城墙内,一枝独秀的鸡鸣寺古塔,高耸入云的现代大厦,在湖水中晃动着影影绰绰的影子;远处的紫金山,朦胧在氤氲的水汽之中,恍若蓬莱仙山。</h3><h3><br></h3><h3>山水相依,湖光山色,古今交融,让人一时难辨自己身处何时何方。甚至觉得,这湖水从未曾干涸过,一直从六千五百年前浩浩汤汤流淌过来,宛如《诗经》里风雅颂的清香,绕梁不绝,亘古不灭;宛如《山海经》的冉遗鱼,游来游去,带来梦魇之后的一片光明;宛如湖畔浅水处盛开的一朵朵莲花,即便花谢了,却依旧有莲蓬,有莲藕在淤泥里疯长。</h3><h3><br></h3><h3>这湖水,浅的地方极清,鱼翔浅底。这湖水,深的地方又极深,完全可以让黑龙藏匿。</h3><h3><br></h3><h3>这是一个命运多桀的湖泊,它粼粼的水面,仿佛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被岁月雕刻的一道道皱纹,仿佛一片片被揉得皱巴巴的书页又落进了湖水。</h3><h3><br></h3><h3>这样一个自然造化的胜景,在数千年的斗转星移中,却被人为弄得面目全非,忽大忽小,甚至两次遭到灭顶之灾。</h3> <h3>古时的玄武湖与长江相通,湖畔是人类居住的理想之所。东汉建安末年,诸葛亮出使江东路过南京,有感于这里依山傍水的绝妙布局,曾发出慨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h3><h3><br></h3><h3>公元前210年,传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走到金陵时,几个陪同的风水大师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玄武湖遂更名为秣陵湖。 </h3><h3><br></h3><h3>汉朝秣陵都尉蒋子文葬于湖畔,孙吴时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又将此湖更名为“蒋陵湖”。</h3><h3><br></h3><h3>三国时期,南京被作为吴国的首都,始称建业。玄武湖成为孙权的宫苑后湖。</h3><h3><br></h3><h3>南北朝时期,玄武湖成为南朝的一大胜景。玄武湖曾有过昆明湖、饮马塘、练湖、习武湖、练武湖等名称。隋唐以后,玄武湖随着都城的北移,逐渐衰落下来。</h3><h3><br></h3><h3>六朝时,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出于帝王都“四神布局”的需要,又由于宋元嘉年间湖中两次出现所谓的“黑龙”,湖名开始改为“玄武”。</h3><h3></h3> <h3>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h3><h3><br></h3><h3>玄武湖曾两次遭到浩劫。隋文帝灭了南陈之后,曾下令将南京城夷平,玄武湖就在这个政策下首度消失了两百多年。宋神宗赵顼时,王安石调任江宁府尹,提出了“废湖还田”的主张,玄武湖又一次盛景不再。一直到元大德五年(1301年)和元至正三年(1343年)的两次疏浚,玄武湖才重新在南京版图上出现。</h3><h3><br></h3><h3>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选中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政府黄册的存放地,建后湖黄册库(相当于如今的中央档案馆)。玄武湖从此作为一代禁地,与外界隔绝了二百六十多年。</h3><h3><br></h3><h3>明亡之后,清初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玄武湖为元武湖。</h3><h3><br></h3><h3>1840以后,随着西风东渐,面向市民开放的近代“公园”在中国出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将湖泊辟为“五洲公园”对外开放。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决定在靠近劝业会会场的城墙上开辟城门。工程尚未完工,端方调走。次年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丰润门(今玄武门)的开辟,是玄武湖的一大转折点,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后来陆陆续续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成为南京著名的游览区。</h3><h3><br></h3><h3>民国初期,玄武湖沿袭清代名称“元武湖公园”并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处,玄武湖管理处主要职责是管理园区内的绿化,同时兼管全市的园林绿化。湖产则由私人承租,管理处只负责收取租金。每年冬季,承租人出于私利,常竭泽而渔,导致玄武湖淤泥日增,芦苇丛生。管理处多次派湖警劝阻、制止皆无济于事。</h3> <h3>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1日,成立南京市政府。同年,玄武湖成立“玄武湖管理局”,管理湖内及全市园林绿化。</h3><h3><br></h3><h3>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h3><h3><br></h3><h3>1928年9月又改园名为“五洲公园”。</h3><h3><br></h3><h3>1934年4月,重改“五洲公园”为“玄武湖园”。</h3><h3><br></h3><h3>1936年2月,日本驻华领事从东京购得2500株樱花,“赠送”给南京市政府。这些标志着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国花,运抵南京后,遍植于市内各大公园和公共游览区,并铲除该地区所有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威武不屈,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梅花。据战后园林管理处统计,汪伪时期“植梅地区,不如樱花面积千分之一。”</h3><h3><br></h3><h3>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政府迁都重庆,汪精卫政权相继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玄武湖成了汪伪政权接待“友邦”军政要人的重要场所。在日军统治下的南京,汪伪政府一点主权都没有,就连玄武湖闭闸蓄水,也得与日本特务机关协商。</h3> <h3>1946年5月,蒋介石政府还都南京,玄武湖再次成为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南京市政府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h3><h3><br></h3><h3>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7日,人民政府接管人员进驻玄武湖。玄武湖遂成为金陵山水佳丽地,成了载誉遐迩的“金陵明珠”。</h3><h3><br></h3><h3>人民政府确定玄武湖公园为南京市的大型文化休息公园,对玄武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1951年开始浚湖工程,1952年起分批分期迁出各洲湖民240户。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的设计,因地制宜地强调和突出了玄武湖的自然景观,奠定了玄武湖此后四十年间的发展框架。</h3><h3><br></h3><h3>2005年底,玄武湖公园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h3><h3><br></h3><h3>2010年10月1日起,玄武湖公园免费开放。</h3><h3><br></h3><h3>2016年9月,玄武湖正式获批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为中国第一个4A级旅游景区申报成功的国家水利风景区。 </h3> <h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数千年的沧海桑田,玄武湖历经劫难,最终成为人们游赏的佳处。</h3><h3><br></h3><h3>湖水无声无息地流淌,似乎在静静诉说着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悲凉,一如那湖湾里悄悄绽放的莲花,一如那静静矗立的古城墙。</h3><h3><br></h3><h3>此时风轻日暖,我沿着曲曲折折的长堤漫步。那碧绿色深蓝色的湖水,就在我五六尺之外的堤下,时缓时急地拍打着堤岸、时隐时现地淹没着岸边的湖石。岛上华盖一样的巨树掩映着亭台楼阁,林荫下百花竞放,更有曲子声声,伴随着欢声笑语。这样一个宁静而又祥和的所在,让人恍惚觉得,昔日的搬弄是非、兵燹匪劫没有发生过一样,仿佛它是一眨眼功夫天造地设而成的一处人间仙境。</h3><h3><br></h3><h3>但那城墙上刀枪剑戟留下的累累伤痕,以及绿苔斑斑的湖堤垒石,以及古朴中写满了沧桑的楼阁,似乎都在昭示着它峥嵘的岁月印记。</h3><h3><br></h3><h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回归了本初,回归了人民的玄武湖, 再次焕发出仙子一样的柔美与妩媚,吸引着远近的游客纷至沓来。</h3><h3><br></h3><h3>但愿这美丽的仙子,能够如这悄悄绽放的莲花一样,香远千古。香远寰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