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秦皇岛小学语文教师赴京跟岗培训</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简 报(第一期)</font></h3> <h3> 金秋首都,枫叶正红,银杏泛黄。一扫上周清寒,气温骤然回转,是幸运,更是馈赠。于这样的时间节点走进史家小学分校,一切皆是刚刚好。</h3> 初 见 <h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晨曦透过高楼间的罅隙迎面而至,16位学员按照约定时间集结。在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刘竹云老师和史家小学屈平主任的贴心带领下,我们满怀期待走进跟岗培训基地——北京史家小学分校。</h3><h3> 早就耳闻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是一所颇具历史的名校,由三所百年老校合并而成,同时她又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一所正在成长中的充满朝气的跨越式发展中小学,初见便钟情。</h3> 初 识 <h3>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见。”“学习与生命同行”的校训淋漓在所见所闻的点点滴滴。 校领导班子的热情接待,让跟岗学员如沐秋阳。初入校就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常态升旗活动,庄重的仪式,严谨的流程,优秀的展示,无处不彰显着史家小学分校师生的风貌。孩子们说身边的故事,聊身边的人,诠释着自己对信念的理解。国歌唱响的那一瞬,承诺掷地的那一刻,使命与担当的种子也在悄然萌发。<br></h3><h3> </h3><h3> </h3> <h3> 校园文化参观是惊喜也是震撼。“书中世界”醒目地标注在教学楼入口,楼道里处处都是文化的缩影。随处可翻阅的书籍,制作精美的海报,孩子们自己题写的读书警句,科技小展廊……你在故我在。阅读打破常规模式,以更广泛的形态遍及校园的角角落落,一行人如坠书海,也似穿梭于知识的丛林。</h3> <h3> 黄金第一课上演着异彩纷呈的曲目,朗朗书声中更有热火朝天的劳动课,也有专业的京剧形体训练,有婉约的唱腔,也有飞扬的水袖,还未曾正面接触一个孩子,但是史家小学分校孩子们的聪颖慧敏又似乎触手可及,也许这就是一所学校无形胜有形中的韵致所在。</h3> <h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参观中,学员们思索着,了解着,也畅谈着心中的疑惑和不解。屈主任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两个长期课程――阅读课程和京剧课程。阅读课程,将各学科的内容都与阅读挂钩,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京剧课程,则是让孩子们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非要求每个孩子都会唱,会喜欢,只要他知道京剧体验了文化就达到了学校设置课程的目的。除了这两个长期课程,学校还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课程,体验式课程、毕业季课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应运而生,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培植。在深入地咨询探讨中,大家互动答疑解惑,晨曦的温暖让彼此初识而又相知。</h3> 初 知 <h3>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进入会议室,郝主任将负责跟岗带徒的史家小学一位位骨干教师、学科组长们各自的专长、研究的重点一一详尽地介绍,并根据学员上报名单及擅长年级为大家分组,方便教师跟岗学习。</h3><h3> 接着,辅导教师将大家分组带入班级、办公室,或常态课引领体验,或与跟岗教师对接交流。她们立体地将史家小学低、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建构、三级课程的开发、“1+N”课内外阅读的开展等大家亟待了解和交流的内容与学员们深入交流。所见即所得,所思即所获,这样的校园,这样的平台,这样一群有思想的教师,托举出无比耀眼的朝阳。</h3> 初 愿 <h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午的分享中,我们跟随史家小学的语文教师们一起走近《安徒生童话》和《李白传》,跟随青年教师的步伐,走进阅读的大门,听他们的读书分享,畅谈所感、所思、所悟。听屈平老师交流“运用课内外阅读资源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主题研究分享——运用资源,理解课文,掌握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课堂实践,培养阅读能力;课后延伸,课外阅读,养成阅读习惯。课题研究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史家小学阅读资源是多元的,运用方式是灵动的,学生思维是开放的,阅读品质是提升的,阅读教学的40分钟,正是老师和孩子们的生命历程。教育理想的初愿,在老师们的实践中发芽生根!</h3> 希 冀 <h3> 一天的行程匆匆而又厚重,带着收获与思考,我们继续行走在跟岗培训的路上。带着梦想去旅行,愿明天的朝阳依旧灿烂,明朝的收获依旧累累!</h3> <h3> 本期编辑:张玉环 姬秀梅 董爱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