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对熊汉俊烈士牺牲的误传

55二连(李进京)

<h1>原文名:弘扬铁道兵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br> 作者:原铁道兵八师36团许钧华<br> 铁道兵自诞生之日到告别军旗有整整三十五年的光辉历程,期间涌现出杨连第、张春玉、梁忠孟等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物,也有杨连第连(一师一团一连)等许多先进英雄模范集体。他们发扬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铁道兵精神,他们的事迹可谓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这些事迹,既可教育部队,也可流传后世,成为宝贵的铁道兵文化财富代代相传。但我们在写这些报道时,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忠于事实,有据可查,有史可考;决不能人云亦云,牵强附会,情节失实,更不能想当然胡编乱造,捏造史实,这既是对传承铁道兵精神的歪曲,也是对铁道兵历史文化的极不尊重。<br> 2009年6月底,我在《中国军网》上看到一篇由两位云南武警部队作者撰写的《武警云南总队某中队深山守桥三十年》(发表时间:2009年 6月 25日),报道的事情发生在黑井镇附近的成昆铁路某大桥。文章的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是:“向7号桥墩宣誓,那里面铸进了军人的灵魂”。文章称:“为了修建大桥,在施工工程中,三十六名铁道兵战士被埋在了塌方的隧道里。在浇灌7号桥墩时,一位年仅19岁的铁道兵战士由于疲劳过度,不慎跌入了30米深的桥墩柱心里。无论当时的硬件设施还是医疗条件,都无法和现在相比,没有先进的救援设施,即使是救出了这个战士,山上没有路,也不能及时地把这个小战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他的遗体没有取出来,于是在一位将军的主持下,全师官兵围在桥墩下,向这位战友敬了最后一个军礼,然后战友们满眼饱含泪水地用水泥将大桥紧紧地浇铸在了一起。”“每一次传统教育,武警二支队的官兵们都会举起右手面对7号桥墩庄严宣誓:‘请放心,我们会牢记忠诚、不辱使命、为祖国守好大桥,为大桥奉献青春!’”<br> 这个悲壮的故事情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所在的部队是铁道兵八师36团。修建成昆铁路时,团部驻地就是黑井镇,连队驻地就是黑井公社的大田箐村。虽然军网的文章没有写出大桥名,但作为亲历参加过这段铁路建设的我,知道这就是我团修建的大田箐特大桥。我退伍的时候,桥墩已基本建成,尚有少量的扫尾工程,还未架梁。我在部队期间和退伍后,都没有听说过我团有这么一次工程事故。于是我就向十几位战友询问,有与我同时退伍的,也有比我晚几年退伍的;有作训股的技术人员,也有亲自参加大桥建设的战友;有战士,也有干部和在团机关工作的首长。大家均不知晓这件事,有的说:这是条假新闻;有的说:这是空穴来风。<br> 文章的作者是武警部队的,看来他们对铁道兵现场施工并不了解。参加过桥梁施工的战友都知道,那时的桥墩都是一节一节分段往上施工,每节为4-5米左右,不是文章所写的30米整体施工;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浇灌时在作业面上,分布有担任捣固任务的战士,他们穿着高筒雨靴,把混凝土耙平、捣实、踩紧;随着混凝土的注入,工作面逐渐往上升高,直至与混凝土外的模板平齐;所以根本不会发生“跌入30米深的桥墩柱心”的事故,即使发生有人因不慎跌落到混凝土作业面,担任捣固作业的战友也一定会及时救护。作为战友,更绝不会发生把战友的遗体用水泥和“大桥紧紧地浇铸在了一起”的悲壮故事。<br> 由于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军网上,也有其他媒体给予转载或引用,又加上“每一次传统教育,武警二支队的官兵们都会举起右手面对7号桥墩庄严宣誓”,文章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许多读者,其中包括一些铁道兵战友,对该情节的真实性也深信不疑。<br> 今年上半年,在《中铁浙江》编辑部工作的我,收到一位云南战友的来稿,文章有5、6千字,看来是作者的精心之作。文章也是描写铁道兵奋战成昆线,主要情节发生在成昆铁路的白虎山隧道,担任该隧道施工的是铁道兵一师一团,文章的主要人物是一连连长,最壮烈的情节是:因白虎山隧道塌方,抢险时,一连长受伤,为保护战友,他在最后时刻,用肩扛住那根顶住洞顶摇摇欲坠巨石并快要倒下的支撑木,大声呼喊:快用混凝土把我和支撑木一起封堵。在外指挥抢险的一营长,是和一连长同赴朝鲜战场、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他在一连长再三要求下,含着热泪,下令战士们用混凝土灌进了洞顶,把一连长永远地留在白虎山隧道里。<br> 我看了稿件,心感隐痛,沉思良久。 我知道一师一团一连就是铁道兵赫赫有名的“杨连第连”,为核实这情节的真实性,我打电话给远在四川的原杨连第连指导员。他电话里回答说:“在和平时期,杨连第连的连级干部,没有发生过因隧道塌方而牺牲的事故。”我继而与作者通了电话, 我首先问:“你这篇文章是报告文学还是小说?”作者答:“小说。”我问:“文章里关于一连长牺牲的情节是真实的吗?”作者答:“是我从大田箐大桥有战士被封在桥墩里的情节移植过来的。”我说:“我是 36 团的,大田箐大桥就是我团建造的;你说的那件事,我作了调查,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一条假新闻。”我还说:“虚构的小说怎么能用杨连第英雄连的真实番号呢?”<br> 今年 8月,我多次收到云南战友的来信、来电、传真。他们为调查铁道兵修建成昆铁路时在云南牺牲多少铁道兵,今年清明前夕,自费专程到云南境内的十座铁道兵烈士陵园祭扫。在黑井陵园祭扫时得知在大田箐大桥上“发生过这么壮烈的故事”,他们非常感动,在录制的光盘中,叙述了这个情节。北京的铁道兵战友看到后,请一位老将军题写了“汉俊之桥”,准备在大田箐大桥旁立碑。“汉俊”就是他们所认为那位牺牲并灌注在桥墩里的烈士的名字。云南战友希望我能在浙江战友中间对此事作宣传,并为立碑费用发动募捐。<br> 收到他们的来信、来电,我对他们深厚的铁道兵情结表示敬佩后,向云南战友解释:据我了解,这件事的真实性可疑。我还复信说“为慎重起见,我将继续了解这位战友牺牲的具体经过,有确切消息再告诉你们。”<br> 随后,我进行了又一轮的调查工作。这次除了向原 36 团的战友了解,还扩大到八师其他团战友,向师级领导、师职能部门的领导调查,结论是:此事系子虚乌有,根本没有“在一位将军的主持下,全师官兵围在桥墩下,向这位战友敬了最后一个军礼”这件事。我又向担任 36团所有烈士安葬工作的18连老连长调查;老连长说:“我连担任了全团所有烈士的初次和再次安葬任务,初次安葬的墓地就是我选定的,离我们连队的营房很近;陵园也是我们连修建的,灵柩的迁移和再次安葬,我都亲自全程参加。”对云南战友电话里所说的那位被灌注在桥墩里那位烈士的墓是衣冠冢,老连长说:“我用党性保证,我们团36位烈士的陵墓,没有衣冠冢,都是有烈士遗体的。”<br> 此时,云南战友也在作调查,他们查到了成昆线 36 团烈士的记载资料,那位叫汉俊的江西籍战友,是因隧道事故而牺牲的,与大桥并无关系。但此时有将军题字的石碑已经镌刻完成,后来他们就在石碑题字的两旁,加刻了“汉表神州辽阔大地”“俊现华夏锦绣河山”两行字,此时“汉俊”两字的的含义,不是特指某位烈士,而是泛指牺牲在成昆铁路沿线的全部铁道兵烈士。 9月 26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黑井镇政府部门的代表,武警守桥部队,各地铁道兵战友 60 余人举行了揭碑仪式。<br> 我对云南战友深厚的铁道兵感情表示非常的崇敬,他们怀着对烈士的缅怀,对当年成昆线战斗生活的怀念,一次又一次地自费追寻烈士的踪迹。这次到黑井和其他烈士陵园所在地,有的战友已经是第三次或第四次了;可以说,没有一点精神是不可能锲而不舍地坚持的。这精神,就是我们的铁道兵精神,这精神鼓舞着他们,也鼓舞着你、我、他,鼓舞着所有铁道兵人。<br>  在这里我要提出,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叙述、记录、撰写、整理铁道兵的军史。对一些重大事件,一定要作调查研究,尽可能向事件的亲历者、知情者了解,还历史的本来面貌;对一时不能搞清的,宁可暂时不写,待日后在广泛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再写出来;对一些有疑问的,发现有问题的,就要进行追问,以免谬误流传;在创作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通讯报道时,一定要忠于事实,忠于史实;对英雄事迹的歌颂,要对历史负责,对英雄负责,写作时可以作艺术加工,但不能任意拔高;即使在创作小说,拍摄电影、电视剧时,也要有生活基础,要合情合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生活,不能写成“戏说”或“演义”,更不能以讹传讹,歪曲历史。只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创作,才能有生动真实、形象鲜明、能经受历史检验的作品问世,其可信度更强、影响力更大。<br>  今天,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活动正在全国的铁道兵人、中国铁建人中广泛开展。我相信,我们继续实事求是地宣传铁道兵的战斗史实和英雄模范人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魂一个组成部分的铁道兵的精神定能发扬光大,作为中国红色文化一个支脉的铁道兵文化定能大放光彩。<br> 写于2012年10月</h1><h3></h3><h3></h3> <h1> 热血洒黑井 英魂昭日月<br> ——纪念熊汉俊烈士牺牲47周年<br> 赵锦坤 胡士良&nbsp;口述 许钧华整理<br> 熊汉俊烈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7年了。想起烈士牺牲那天的情景,我们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br> 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经过,网上流传说他是“由于疲劳过度,不慎跌入了30米深的桥墩柱心里”“他的遗体没有取出来,于是在一位将军的主持下,全师官兵围在桥墩下,向这位战友敬了最后一个军礼,然后战友们满眼饱含泪水地用水泥将大桥紧紧地浇铸在了一起。”(见:中国军网2009年6月25日《武警云南总队某中队深山守桥三十年》一文中的有关文字);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道建筑报》第八版的“大路摄影”栏目,有关成昆铁路大田箐特大桥照片的文字说明中,又提到了熊汉俊烈士被浇注在桥墩里的事。<br> 熊汉俊烈士是我们同在铁八师36团17连四排的亲密战友,我们是这次事故的亲历者和抢救者,我们有责任把熊汉俊牺牲的真实情况写出来,既是对流传的不确之词给予澄清,也是表达对熊汉俊烈士的深切悼念。<br> 熊汉俊,江西省樟树县人,1963年3月入伍,共青团员。1965年,铁道兵部队扩编,17连是新组建的连队,熊汉俊与我俩,从三个不同的连队来到一起。赵锦坤任17连四排长,胡士良是四排14班班长,熊汉俊虽入伍刚满二年,由于工作踏实、积极负责,担任四排13班班长。<br> 熊汉俊,一米七零左右的个子,略偏瘦,人很机灵。 <br> 在修建黑井隧道时,四排14班、15班是木工班,隧道里的竖排架、立拱圈、制作混凝土模型板等是木工班的任务;13班的工作较杂,可以说是四排的机动队,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个岗位缺人,他们就派人顶替;13班战士们没有因工作杂而有半句怨言,熊班长的带头表率作用很好地体现在各项工作上。<br> 打过隧道的人都知道,岩层越坚硬的隧道施工安全性越高。黑井隧道地质复杂岩层松软,所以在爆破上只能是用多炮眼、浅炮眼、小药量进行。在成昆铁路要大干快上的口号激励下,&nbsp;我们36团四营在黑井隧道施工中,克服重重困难,在人工开挖条件下,创造了月百米成峒的好成绩。<br> 1965年8月24日,连队晚饭后要去团部操场看电影,今天的晚饭是平时很少吃的糯米饭;14班班长胡士良对要去黑井隧道上夜班的13班班长熊汉俊说:“汉俊,你上夜班夜里肚子饿,多吃一点吧。”熊汉俊感激地应答说:“好的。”<br> 在隧道里忙了一天的四排长赵锦坤,对今天隧道里的情况有些放心不下,想到在运渣的翻斗车推过时,下导坑轨道边的支撑排架有些抖动;当连队走出营区门口时,他停住了脚步,向连长说明情况,不去看电影了;又交代胡士良班长,要他带好全排看电影,胡士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梨子交给赵排长,说:“赵排长你放心吧,排里我会帮助照顾的,这个梨子你带上,口干时润润喉。<br> 13班今夜的任务是扩边墙,就是为保证边墙混凝土的厚度,在立边墙模型板之前,用铁镐、钢钎把突出的岩土刨去。赵排长进了隧道,看到熊班长带领全班战士,正在紧张地施工。对熊汉俊说:“熊班长,今天我有个感觉,好像翻斗车推过时,支撑排架的晃动要比以前大,你们要注意安全呀!”然后要熊班长停止扩边墙,改做加固支撑排架的工作。<br> 赵排长继续向隧道里走去,找到正在指挥施工的四营罗喜教导员,得知有险情后,罗教导员即派营技术员袁运重,与赵排长一起到那晃动最大的地段,研究具体加固方案。<br> 赵排长他们正在商量方案,排架的另一边,熊班长他们已经在给松动最大的支撑排架加楔塞。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20多米的排架连同排架上面的上下导坑之间的夹层岩石一起倒下,整个隧道里尘土弥漫,低压照明线断了,漆黑一片。赵排长顿时失去知觉,他和熊汉俊班长、袁技术员和其他四位战士被压在坍下来的排架和岩土里。班里没有被压住的战士,立即挖的挖、耙的耙,展开抢救工作,一位战士飞快地跑向电影场求援。<br> 团部操场上,四营的官兵和团机关人员正在看电影,突然喇叭里传出呼叫声:“请17连14班立即到黑井隧道工地,有紧急事情处理!”胡士良班长下达口令:“14班全体起立,跑步走!”战士们跑到公路边,拦住了一辆开往工地的汽车,跳上车,急急地往黑井隧道开去。<br> 胡班长他们跳下车,直向隧道奔去。隧道里还是黑漆漆的,顾不了脚下的磕磕绊绊,一边跑一边叫:“赵排长!熊班长!”正在坍方处搜救的13班战士急忙答应。他们会合一起,争分夺秒地清理倒下的排架和岩石,终于把七位战友找到,把他们一个个抬出隧道口。<br> 团卫生队的救护车已经在隧道口待命,抬出来一位,军医就马上进行急救处理,然后抬上救护车。七名伤员全部上车后,救护车拉响报警器,飞快开往卫生队。胡班长目送救护车远去,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他默默地为受伤战友们祈祷。<br> 七位伤员中,熊汉俊伤势最重,他被倒下的排架直接砸中,夹层的岩石又纷纷压在他受伤的身上,送到卫生队不久,因抢救无效,离我们而去。赵排长在卫生队的救治下从昏迷中醒来,得知熊汉俊牺牲的消息,热泪淋湿了病床的白床单。<br> 熊班长牺牲的消息传来时,连队已经吹了熄灯号,但胡班长因这突然的变故,心中难以平静,尚未睡下。他马上带领半个班战士,到工地木工棚里挑选木材制作灵柩。熊汉俊的遗体被送回连队,胡班长参加了整容收殓工作。他们轻轻地擦拭掉烈士身上的的泥土,戴上有红五星的新式军帽,换上缀有红领章的新军装;胡班长还从烈士的遗物中找出一枚五好战士证章,庄严地挂在烈士胸前。当夜他们护送烈士的灵柩,到部队的烈士墓地安葬。<br> 熊汉俊同志血洒黑井山,牺牲时年仅23周岁,他是为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牺牲的。他虽没有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壮烈事迹,但是,他是为人民而死,是死得其所,是重于泰山。<br>  今天,我俩把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经过披露出来,为了让后人知道,在和平建设时期,有几千名铁道兵战士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光荣牺牲,铁道兵是伟大的,铁道兵的功绩与世长存。<br>  烈士的热血洒大地,烈士的英魂昭日月!<br> 写于2013年7月</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