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5</b>0年前的无锡古运河,船来船往一片繁忙的景象。</h3><h3><br></h3> <h3><b>古</b>运河哺育着两岸人民从富庶美丽走向幸福辉煌,浇灌着两岸的水稻让人民走向温饱小康富裕的生活。</h3> <h3><b>春</b>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粟。又是一年水稻收割季。洛社中心小学五(6)班队员代表组成的“古运河文明探究小队”,来到古运河岸的稻田里收割成熟的水稻,体验农忙的辛苦,传承古运河文化。</h3><h3></h3> <h3><b>10</b>月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一派丰收的景象,我们不只做培训班里的“小困兽”。</h3> <h3><b>现</b>在都已经是21世纪了,有那么多高科技机械,为什么还要下田和泥巴“玩耍”,拿镰刀去割水稻呢?</h3> <h3><b>就</b>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农民收割稻谷的艰辛,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h3> <h3><b>为</b>了让孩子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也为了孩子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家委会讨论后决定组织这一次课外活动。</h3> <h3><b>活</b>动开始了,大家先签到,然后热身游戏做起来!</h3> <h3><b>家</b>长孩子都乐在其中!</h3> <h3><b>听</b>达达老师讲解古运河文化之“江南稻谷文化”。参观中国农科院太湖水稻示范园。</h3> <h3><b>民</b>以食为天 粮以安为先</h3> <h3><b>参</b>观稻谷烘干车间</h3> <h3><b>参</b>观稻谷脱壳分离车间,有了高科技的设备可以省去大部分的劳动力。</h3> <h3><b>农</b>民伯伯演示割水稻的方式方法。</h3> <h3><b>割</b>水稻开始了,孩子们都是初学者,爸爸妈妈也不例外。</h3> <h3><b>撸</b>起袖子加油干吧!</h3> <h3><b>第</b>一次体验大家都比较有新鲜感,都卯足了十分的劲在割水稻。</h3> <h3><b>割</b>完水稻把水稻扎起来,脱谷子。</h3> <h3><b>在</b>农民伯伯的示范后都亲手体验了一次脱谷子。</h3> <h3><b>水</b>稻米壳分离太神奇了</h3> <h3><b>几</b>个项目下来还没尽兴,继续下田扎稻草人。</h3> <h3><b>每</b>个组以家庭为单位,个自搭起了有创意的稻草人。</h3> <h3><b>半</b>天劳动下来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一起来野炊吧。</h3> <h3><b>和</b>爸爸妈妈一起包馄饨犒劳一下自己。</h3> <h3><b>自</b>己包的馄饨就是好吃</h3> <h3><b>活</b>动中孩子用天真无邪的眼睛发现了生活是美好的!</h3> <h3><b>活</b>动中孩子用一颗炽热的童心去感受生命中的温暖!</h3> <h3><b>活</b>动中孩子一脸灿烂的笑容,在实践中收获满满!</h3> <h3><b>很</b>难想象现在的孩子和自然的关系,他们很少有机会走进真正的大自然。</h3> <h3><b>我</b>们小时候的童年没有色彩斑斓的塑料情景玩具,却能爬树、玩沙、捞鱼、摸虾;没有在天文馆坐过模拟太空飞船,却能在夜晚数星星、看月亮;没有电脑可以冲浪游戏,却有蛐蛐、蝴蝶、萤火虫……如今,我们的孩子呢?</h3> <h3><b>大</b>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教育还给生活,把自然还给生命。课外活动给了孩子们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h3> <h3><b>学</b>习到精疲力竭并不是好的方法,让孩子多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h3> <h3>“<b>锄</b>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唐代诗人李绅写这首诗的含义,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多么来之不易。</h3> <h3><b>参</b>加课外活动有很多好处:</h3><h3>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h3><h3>❷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h3><h3>❸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h3><h3>❹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方面也有重要作用。</h3><h3>❺在提高层次的课外活动中,一部分学生可以脱颖而出。</h3><h3><u><br></u></h3> <h3><b>希</b>望在以后的课外活动中有更多的学生参加,不做培训班里的“小困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