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集镇中心幼儿园 秋季传染病知识与预防措施

陶蓉

<h3>尊敬的家长朋友:<br></h3><h3>您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幼儿园是幼儿聚集的地方,容易发生疫情,为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需要让您了解手足口、水痘的疾病知识与预防措施。</h3><h3></h3><h3>什么是手足口病?</h3><h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症状:潜伏期7-10天,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以下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给孩子。</h3><h3>隔离时间:2周</h3><h3><br></h3> <h3>什么是水痘</h3><h3>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播,传染性很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春秋季节。</h3><h3></h3><h3>  幼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热一天,伴有头疼、厌食、哭闹、烦躁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症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型分布。初起是皮肤出现米粒儿至豆子大小的红色斑疹或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痘及易破裂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裂,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h3><h3> 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需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发热出疹期间要卧床休息,给幼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水果、蔬菜、牛奶、肉、鱼等。不能吃辣、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特别不要吹风。常洗手脸,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h3><h3>隔离时间: 2周</h3> <h3>家长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h3><h3> 1.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或洗手液给幼儿洗手。看护人接触幼儿前,提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彻底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饮食卫生:不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要与他人共用餐饮具。 3.食饮具清洗消毒:食饮具要彻底清洗定期煮沸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或煮沸消毒。 4.出行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合,避免接触患病幼儿。 5.家庭环境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家要经常开门窗通风,勤晒衣被毛巾等,定期清洗玩具。 温馨提示: 如何预防手足口、水痘: </h3><h3> 帮助孩子勤洗手、勤勤换衣物、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