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祖国 爱家乡 研学红山文化”第二期综合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元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h3>  2019年10月19、20日两天,元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了“爱祖国 爱家乡 研学红山文化”第二期综合实践活动!</h3><h3><br></h3> <h3>  活动中心主任周淑英在开营仪式上致辞,嘱托孩子们要寓学于行,行学相长!</h3> <h3>  一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b>研学第一站——赤峰市博物馆</b>。</h3> <h3>  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国栋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亲自引领研学孩子们参观、讲解!在讲解中我们了解到,博物馆的很多文物都是由赵馆长亲自收集、修复、布展,听专家讲解,孩子们对红山文化理解得更透彻了。感谢赵馆长!</h3> <h3>  赤峰市博物馆玉龙简介:</h3><h3> 年代: 新石器时代</h3><h3> 材料: 岫玉</h3><h3> 规格: 高26厘米</h3><h3> 出土地: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赛塔拉嘎查</h3><h3> 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h3><h3> 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红山人精心制作的、国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h3> <h3>第一展厅:日出红山</h3><h3> 《日出红山》展厅,展示的是赤峰地区目前发现的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明。展览定格在距今约1万年至5000年前,在老哈河和西拉沐伦河流域,勤劳智慧的赤峰远古先民们,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显示出赤峰所在的西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日出红山》由“穿越远古”、“石破天惊”、“红山古国”三个单元构成,主要展示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时期的文物,并配合图表、场景再现、互动参与等内容,全方位的展示了赤峰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辉煌期。</h3> <h3>  赵馆长在介绍距今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h3> <h3>  红山文化最有名的是玉器和彩陶。</h3> <h3>第二展厅:《古韵青铜》</h3><h3> 《古韵青铜》展厅,主要展示的是赤峰地区的青铜文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4200年至2500年,分别代表的是赤峰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和鼎盛时期的青铜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形成了赤峰历史上的第二次文化辉煌期。</h3><h3> 《古韵青铜》由“万国崛起”、“金戈铁马”、“秦汉遗珍”三个单元构成。展示了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秦汉时期的文物。主要记录了北方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草原青铜文明。</h3><h3> 展厅用模型的方式再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h3><h3>二道井子遗址,并通过双屏转移展示了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的主要器型。</h3> <h3>  赤峰本土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h3> <h3>第三展厅:《契丹王朝》</h3><h3> 《契丹王朝》展厅展示了契丹民族建立的大辽帝国所创造的草原文明。自契丹建国至公元1125年被金所灭,共存在了209年。有辽一代,文化艺术大放异彩,经贸发达、政治体制完备,契丹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h3><h3> 这一展厅通过辽代陶瓷器、建筑、丝织品、马备、宗教信仰、钱币、壁画、金银玉器、丧葬习俗等几个单元,展示了辽代的社会风貌。契丹民族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其生活用具、文字、政治制度、城市建筑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终辽一世,统治中心始终在赤峰地区,因此赤峰辽代遗存丰富,成为中外学者研究契丹辽文化的中心。</h3> <h3>  珍贵文物!</h3> <h3>第四展厅:《黄金长河》</h3><h3> 《黄金长河》展厅,展示的是金代及蒙元以来,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民族在赤峰大地上创造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刚毅不屈的民族,他们所创造的蒙古族文化,世代传承,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 《黄金长河》由“金代赤峰”、“蒙源寻踪”、“草原姻盟”、“清代蒙古族风情”四个单元构成。展示了女真族、蒙古族在此创造的民族文化。此外,还透过固伦淑慧、固伦荣宪两位公主的随葬品展示了清朝与蒙古各部的密切关系,还有近代蒙古族民俗文物的展出,更是呈现出了赤峰地区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民俗。</h3> <h3>荣宪公主昔日风采</h3><h3> 荣宪公主是我国清朝圣相仁皇帝玄烨的三女儿。她十九岁时(公元1691年6月)下嫁昭乌达盟巴林(今赤峰市巴林右旗)多罗郡王吴尔衮为妻。吴尔衮是玄烨皇帝的姑姑固伦淑慧公主所尚附马巴林多罗郡王色布腾的嫡孙。色布腾是元太祖十六世孙阿尔楚博罗特的后代,清顺治五年,沼封色布腾掌巴林右翼。色布腾家族五代中有四代与清朝通婚、荣宪公主便是其中的一个。荣宪公主下嫁蒙古王公,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一样,都曾化干戈为玉帛,用和平的炊烟代替了连天烽火,沟通和密切了两个民族之同的交往和影响,加速了文化交流。</h3><h3> 荣宪公主陪同丈夫渡过了四十个春秋,于雍正六年四月,死于巴林草原,终年五十六岁。荣宪公主的墓葬规模宏伟,地面建有享殿,筑有地宫,刻碑立石。墓中随葬品十分丰厚,用金枝玉叶形容这位蒙古王后一点也不过分。公主头戴赤金凤冠,身着珍珠团龙袍服。缀满宝石、珍珠的凤冠,佩以金丝点翠和形状各异的赤金孔雀步摇,衬以“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等金碧辉煌的金簪,富丽堂皇,光彩照人。在众多雍容华贵的装饰品中,“众星捧月嵌猫眼宝石金钗”以金为托,珍珠作星,猫眼宝石嵌在正中,形成众星棒月之势,最为引人注目。“珍珠团龙袍服”由十万余颗珍珠串绣成八团祥龙图案,四周间以祥云和海水江牙。绚而多彩的花纹和纯洁高雅的珍珠,组成了这件珠光闪烁、世所罕见的袍服,向世人展示了荣宪公主生前的风采。</h3> <h3><b>  研学第二站——红山文化博物馆</b></h3> <h3>  感谢陈馆长亲自为我们讲解!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听啊!</h3> <h3>有名的敖汉陶人</h3> <h3>  源远流长的玉文化!</h3> <h3>  孩子们听得多认真啊!</h3> <h3>  红山公园紧邻红山文化博物馆,参观完博物馆我们赶紧去红山公园游玩拍照!</h3> <h3>  红山做背景真美啊!</h3><h3> 红山,我爱你!我为你而骄傲!</h3><h3> 孩子们,今后每年都循着足迹到这里以美丽热烈的红山为背景拍张照片吧,让红山见证你的成长!</h3> <h3><b>  研学第三站:红山民俗文化馆</b></h3> <h3>  这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不需老师提醒就主动做笔记!你们真棒!</h3> <h3>  观看爱国影片后的问答环节中,孩子们都积极踊跃地抢答。</h3> <h3>  您认识条幅上面的八个字吗?惭愧,我不认识。后来才知道是赤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明月老师写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 <h3>  看看爷爷奶奶小时候常用的石碾子、面罗、风车等,快来研究研究当年是如何把玉米粒压成玉米面的吧!</h3> <h3>  孩子们还学习了制作沙画、动手剪纸、参观了爷爷奶奶曾经住过的小屋。</h3><h3> 一个女孩儿问我:老师为什么用报纸糊墙?这个问题留给孩子们思考一下吧!一定要找到答案哟!</h3> <h3>  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你真棒!总结到位,真正做到了寓游于学!</h3><h3> 最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h3> <h3><b>研学最后一站:市青少年宫科技馆</b></h3><h3> 与机器人合影留念吧!</h3> <h3>  孩子们在科技馆兴奋起来了,动手玩的时候都在思考为什么呢,感受到了科技的无穷魅力!</h3> <h3>  衷心感谢承办单位古源研学游公司的全体员工,感谢你们对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学无微不至的照顾!谢谢!</h3> <h3>  时间过得真快啊,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结营了。</h3> <h3>  最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活动中心将为元宝山区的孩子们开辟更广阔的研学路线!</h3> <h3>  主办单位:元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h3><h3> 承办单位:内蒙古古源研学游公司</h3><h3> 总监:周淑英</h3><h3> 策划:马宇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