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9b9b9b">大型电视连续剧“鸿雁”片花</font> <p><br></p><p>2019年3月9日,掌上巴彦淖尔新媒体报道:一部大型民族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鸿雁》将在央视一套播出,这部电视剧描述了乌拉特草原女王奇力格尔在民族革命家云泽的影响下,由共产党员于智先、毕力格图积极引导,从一个王府少女成长为抗日英雄、革命战士的传奇故事。该剧吟诵了奇力格尔与毕力格图在国恨家仇面前,为民族大义舍弃自我、勇于牺牲的大爱情怀,谱写了民族团结抗战和民族解放的英雄史诗。回顾河套百年历史,还真有一位抗日巾帼英雄,她就是中华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奇司令——奇俊峰。<br><br>“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河套是镶嵌在黄河几字湾上的一颗明珠,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塞外江南、北方粮仓之美誉。江南遂尤好,美景在故乡,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19年初夏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晌午,在隆兴昌镇一处民宅,86岁的奇志光老人给我们讲述了民国一代女杰奇俊峰的传奇人生。老人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且表述准确。据老人介绍,他与奇俊峰为叔伯姐弟,在同一个补隆(村庄)长大,他管叫奇俊峰为阿嘎(即姐姐之意)。<br><br><b>奇俊峰的身世之谜</b><br><br>奇志光老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墒更补隆,就是现在的五原县新公中镇西墒村,当年奇俊峰带兵打仗时,其司令部就设在墒更补隆。<br></p> <font color="#9b9b9b">奇志光,蒙古名乌日图纳顺,生于1933年,曾在其婶婶奇老太太的资助下完成高小学业,1971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91光荣退休</font>。 <p><br></p><p>奇志光老人介绍说:奇俊峰生于1915年,蒙古名叫色波勒玛,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人(河套地区在民国时期曾属伊克昭盟达拉特、杭锦旗辖区),父亲瑙日布巴图,奇氏台吉(奇氏来源于成吉思汗先祖乞颜部落,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统一蒙古本部后,重整6万户,鄂尔多斯部为右翼3万户之一,后来伊克昭盟及所属6旗各项事务都有奇氏族人来管理),瑙日布巴图台吉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西官府协理(相当于县处级)。奇俊峰母亲人们习惯称奇老太太,蒙古名萨仁呼,汉名罗岳萍,是阿拉善王公女子。<br><br>瑙日布巴图台吉家境殷实,是当地有名的富户人家,家中八幅哈纳豪华蒙古包就有4顶,良田万顷,家畜最多时达1.3万头只。奇俊峰为家中长女,还有5个妹妹,在其幼小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是母亲抚养她们长大成人。<br><br>当提起奇俊峰的阿拉善王公后裔身份时,惊奇地发现奇志光老人是满肚子的委曲,他说就是因为与奇俊峰是叔伯姐弟关系,他在文革时吃尽了苦头,给他定的罪名是国民党军官的亲戚,老人家还说他小时候曾坐过奇俊峰的汽车,也向人炫耀过此事,祸从口出,这个成了给他定罪的口据,说他是旧社会时期的公子爷,还坐过国民党军官的汽车等,住牛棚喝稀汤,被整了个半死,那时候真埋怨过自己怎么偏偏坐过人家的汽车,抱怨奇俊峰这个姐姐怎么就去当了国民党的军官呢!<br><br>另据史料记载:奇俊峰为阿拉善王府辅国公之女,5岁时被接到河套与寡居的姑母一起生活,随姑父的奇姓。从家谱看,奇俊峰是不折不扣的阿拉善亲王府公主,是第六代阿拉善札萨克和硕亲王贡桑珠尔默特的曾孙女,奇老太太实则为奇俊峰的姑姑,是第六代阿拉善亲王的孙女。奇俊峰亲生父亲德毅忱(德钦伊希诺尔布)便是1927年阿拉善王公历史上有名的反封建统治革命事变“小三爷事件”的主角人物。<br><br>一百年来,奇俊峰身世已成为阿拉善亲王罗氏和鄂尔多斯奇氏家族之间的旷世纷争,一边是难以割舍的至亲骨肉,一边是舐犊情深的伟大母爱,时至今日,又有哪位法官能断清这桩血浓于水的亲缘官司呢!<br></p> <font color="#9b9b9b">墒更补隆(西墒)位于河套平原腹地,目前是五原县重要的名优特农产品输出基地</font> <h3><br></h3><h3>奇志光老人说,奇俊峰天资聪慧、心灵手巧,自幼有私塾老师教授蒙汉语和数学,后来奇老太太又送奇俊峰到北平惠敏女子学校学习,所以奇俊峰精通蒙汉语,并且能书写一手清秀的蒙汉文。家中虽没有当家男性,但奇老太太与众子女勤于生产,善于管理,特别是奇俊峰对保羔放牧、挤奶制酪等牧家活儿是样样精通,因此,奇家一直是家境富裕、救济乡邻。女大十八变,学校毕业回来的奇俊峰已变成一位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牧家女,而且还擅长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在当时的伊克昭盟、阿拉善盟一带小有名气。1934年,在年轻的乌兰察布盟乌拉特西公旗札萨克(旗长)石拉布多尔吉“石王”的强势追求下,由母亲奇老太太做主,19岁的奇俊峰嫁给“石王”当了旗王爷福晋。<br><br><b>英姿飒爽的女将军</b><br><br>奇志光老人说,奇俊峰虽然嫁入豪门贵胄,却没过上几天安稳舒适的日子。当时的乌拉特西公旗府位于现在的乌前旗白彦花镇顿达高勒嘎查境内。民国时期的动荡时局,使西公旗派系林立,政治矛盾错综复杂,为争夺旗府权力各方是明争暗斗、兵戎相见。1936年秋,石王英年早逝使形势更加不可收拾,甚至有势力集团威逼福晋奇俊峰交出旗府官印,退让乌拉特西公旗札萨克(即旗王爷之职)。<br></h3> <font color="#9b9b9b">“石王”石拉布道尔吉(左)、乌拉特西公旗府和旗府官员</font> <h3><br></h3><h3>为了稳定乌拉特西公旗混乱的政局,身怀六甲的奇俊峰前往归绥(今呼和浩特)拜见绥远省主席傅作义,报告情况,寻求解决。最后绥远省政府做出决定:由奇俊峰掌管全旗政务,统领护路军队,所生孩子若是男孩则正式承袭旗札萨克。<br><br>1937年旧历三月十五,奇俊峰在包头产下石王遗腹子阿拉坦敖其尔,汉名奇法武。当年秋天,奇俊峰回到旗王府,开始掌管旗政。<br><br>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10月,归绥、包头相继沦陷。在这紧急时刻,奇俊峰毅然决然,做出重大决定,与驻守五原县的国民军骑七师门炳岳师长取得联系,表示愿率部与国民军一同抗日,门炳岳师长大加赞赏奇俊峰的决定,当即回复欢迎她加入抗日队伍。随即,奇俊峰率领地方武装力量昼夜兼程抵达五原县城。对此,国民党《中央日报》曾头版以“第一个从日伪占领区投向抗日阵营的蒙旗王公”为标题作了大幅报道。<br><br>1938年春,奇俊峰任乌拉特西公旗保安司令,5月份,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又任命奇俊峰为绥远省乌拉特西公旗防守司令部司令,授少将军衔,在授勋仪式上,奇俊峰全副武装,佩戴军衔,发表了《赤心爱国,坚决抗日到底》的讲话。当时国民军奇俊峰部兵力达两个团,主要负责德岭山以南至西山嘴一带的防御任务。<br></h3> <font color="#9b9b9b">中华民国委员长蒋介石的委任状</font> <p><br></p><p>奇志光老人讲,后来他听哥哥说,抗战中,国民军奇俊峰部所打的一场有名的战役就是东公旗查干高勒庙歼灭战,1938年12月9日,日寇500余人乘坐汽车,带着大炮等重武器沿山进犯河套,10日拂晓,战争在查干高勒庙以南打响,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炮声震耳欲聋,奇俊峰沉着冷静,发挥部队熟悉地形的优势,对敌人的主力进行猛烈反攻,战争异常的惨烈,经过双方一整天的殊死搏杀,歼灭日军100多人,最终日军溃败撤退,奇俊峰部获得全面胜利,这次胜利也有力地支援了傅作义部队后来进行的包头战役。</p> <font color="#9b9b9b">大型电视连续剧“鸿雁”剧照</font> <p><br></p><p>1939年秋末,为了鼓舞全国抗战,国民政府要求奇俊峰到重庆述职,蒋介石决定召见奇俊峰。12月20日,奇俊峰一行20余人从墒更补隆出发,途经榆林、延安、西安,于1940年3月下旬抵达重庆。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白云梯等高级军政官员欢迎奇俊峰一行,并举行了盛大招待会。<br><br>6月初的一天,蒋介石夫妇召见奇俊峰。孔祥熙、何应钦、白云梯陪同会见。蒋介石赞誉奇俊峰是一位竭诚尽节、有胆有识的民族英雄,晚上蒋介石夫妇还挽留奇俊峰母子共进晚餐。次日,经蒋介石提议,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决定晋升奇俊峰为乌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中央日报》在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一时间,“巾帼英雄”奇俊峰在全国名声大噪。重庆期间,在宋美龄的陪同下,奇俊峰还在重庆小龙桥中正中学、私立南开中学等地向社会各界作了多场激励士气的演讲。更值得骄傲的是国民党在大陆执政的20年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女性只有两位:一位是奇俊峰,另一位便是第一夫人宋美龄,这也是迄今为止,若不计三国时期的吕布(平东将军),可能是河套地区军衔最高的军人。而奇俊峰的另一抗战功绩是,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乌拉特东公旗额王的福晋巴云英、茂明安旗奇王的福晋额仁庆达赖也相继投奔抗日阵营,当时号称抗战时期的蒙古“三女王”。<br><br>奇志光老人说,当时补隆里的人们相传,奇俊峰是去见皇帝了,现在想来这个皇帝指的就是蒋介石。1940年秋天,奇俊峰从重庆回到河套,临行前国民政府拨付奇俊峰部队200支轻武器、足量弹药和500套军装,蒋介石夫妇还赠送奇俊峰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大卡车。<br></p> <font color="#9b9b9b">奇俊峰的银屏形象</font> <p><br></p><p>奇志光老人回忆说,记忆中的奇俊峰常常是一身笔挺的军装,腰佩盒子枪,常骑一匹枣红马,面容俏丽,英姿飒爽。老人还回忆说,他对当时墒更补隆众多忙忙碌碌种地的军人有很深的印象,后来他才知道,实际上奇俊峰部队(已达3个团的兵力)在抗战时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抗日国民军提供军需粮食。<br><br>奇志光老人说,上世纪四十年代,每到秋冬季墒更补隆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便是奇老太太家拉粮的长长马车队。奇老太太虽是一名牧家妇女,但却深明大义、慷慨大方,这也是国民政府非常重视奇俊峰部队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奇家究竟每年向国民军供给多少粮食没有记载,但有一首杭哈民歌“巴音德格都”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奇老太太家农田一派丰收的景象,歌中是这样唱的:<br> “巴音德格都,巴音杭哈,<br> 本是那河套大平原。<br> 芨芨哈木儿,<br> 万亩良田绿油油<br> 是我们天然的好麦场。</p><p> 浩亚儿宝格达,两狼山高,<br> 远行百里也望不到影。<br> 依山阳弯的后套平原,<br> 乌兰哈腾,黄河水长,<br> 东去浪涛不停留。<br> 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br> 是我们休养生息的好地方。<br> 天高地大,天南海北<br> 蒙汉人民是一家,<br> 修渠开荒,庄稼浪翻<br> 建设好咱们万家乐园。”<br><font color="#9b9b9b"> (原五原县人大主任孟和毕力格译)</font><br><br>这首歌是由当时河套地区家喻户晓的艺人都奇•贺西格达赖创作,而这位“文艺青年”正是奇志光老人的父亲。都奇•贺西格达赖聪明勤奋、天赋极高,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其中有30多首被收集在鄂尔多斯和杭哈民歌集中。</p> <font color="#9b9b9b">五原县民俗馆内的都奇•贺西格达赖蜡像。杭哈民歌内容丰富、曲调明快,特别是“阳盖补隆”传统婚宴,在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font> <p><br></p><p>关于抗战时期的河套农垦,史料是这样记载的:1940年3月起,傅作义部第八战区陆续聚集河套,为了解决军需粮秣,国民军专门成立副长官部水利指挥厅,负责部队协助地方修建水渠,确保农田灌溉。到1945年时,河套地区灌溉水渠实际长度达6000多公里,基本满足了农业用水。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使河套地区粮食连年丰收,当时河套地区虽然只有26万老百姓,却养活了15万抗战军人,这不能不说是农垦史上的一大奇迹。</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抗日时期,军人在田间劳动</font></h3> <p><br></p><p>当时的《奋斗日报》曾刊登一首意境清新的七律,描写河套地区春耕的景象。<br><br> 诗云:“朝阳初露南风吹,<br> 草原花开春水生。<br> 有女簪花临风舞,<br> 笑将谷粒撒田间。”<br><br>抗战时期,傅作义部装备精良,囤粮充足,战士士气高昂,对来犯的敌人那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河套地区大量驻军,一举击碎了日本侵略者渡黄河迂回进犯中原的图谋,可以说美丽富饶的河套曾为抗击敌人、保家卫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br><br><b>一座花瓶和共产党人</b><br></p> <font color="#9b9b9b">宋美龄女士赠送字样“子孙永用”的花瓶给奇俊峰,可谓寓意深刻、用心良苦。</font> <p><br></p><p>1945年抗战胜利后,奇俊峰的乌拉特西公旗“流亡政府”又回到了阔别八年的顿达高勒。说到奇俊峰的离开,奇志光老人走进卧室拿出一个花瓶,他说奇老太太、奇俊峰一家当年离开墒更布隆时,将家中一对花瓶作为纪念要给他们,并说这是她从重庆回来时皇后(指蒋夫人宋美龄)给她的礼物,听到这个,奇志光老人的母亲是极力推辞,说如此贵重之物,怎么能留给他们呢?后来奇俊峰拗不过,就将其中一个留给了奇志光老人家。<br><br>后来就谈起了奇俊峰被害一事,此时的奇志光老人是难以掩饰内心的悲伤和怜惜,他说奇俊峰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今天看来,一个32岁的女人正是扶老携幼、风华正茂的年龄,可在乱世浮沉、兵荒马乱的年代,孤儿寡母岂能扛得住如此重负。他说奇俊峰的被害与两个人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位是傅作义,另一位是李隽卿。奇志光老人说,傅作义这位老先生不知什么原因,在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之前就解散了奇俊峰的部队,把3个团的官兵派往主力部队担当侦察和向导任务,这大大削减了奇俊峰军队的武装力量。关于李隽卿,奇志光老人说他非常熟悉这位李叔叔,他是奇俊峰家的常客,原先是奇俊峰部的一个团参谋长,后来跟了傅作义的大部队。李隽卿常骑一匹白马,肤色黝黑,身材魁梧,会说蒙古语而且谈吐风趣幽默,他每次来墒更补隆总是给孩子们带一些铅笔、水果糖等礼物。每次奇俊峰家也都会以贵宾一样招待这位客人,按照杭哈蒙古人的习俗,要招集邻里、宰羊煮肉,还要唱蒙古民歌放羊背子,热闹非凡。酒过三巡后,这位李叔叔也常常会和大家一同欢唱,他总是赞叹当地杭哈蒙古民歌曲调欢快、丰富多彩。<br><br>在奇俊峰遇害的前一年,即1946年,整整一年时间奇俊峰都住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回民区的一家客栈,为的是从国民党监狱中解救一位重要人物,而这位同志就是李隽卿,原来李隽卿是地下共产党员,被叛徒出卖后国民党将其关进了牢房,这一年奇俊峰用巨额银元打通多个环节才把李隽卿从监狱解救出来,也正是这整整一年疏于旗务,使封建势力有了可乘之机,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后来才知道,从抗战初起,奇俊峰就与中共绥蒙工委蒙民部部长赵通儒、军事部长于占彪保持着密切联系,她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在其部工作,积极营救被扣捕的秘密党员李隽卿、汪振东,还利用自身影响从经济上给予革命宝贵支持。<br><br>据奇志光老人回忆,1947年初夏在拉僧庙会期间,回乡赶庙会的奇老太太在与亲戚们交谈时说,共产党才能让乌拉特西公旗有光明的前途,奇志光老人后来猜测这可能也是奇俊峰的想法。<br></p> <font color="#9b9b9b">“拉僧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新庙建在西墒以西16公里的塔尔湖镇</font> <p><br></p><p>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font color="#9b9b9b">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发动了大规模内战。乌兰夫同志则成功召开了解决内蒙古东、西部自治运动统一问题的“四·三”会议,此时的国民党绥远省政府已是日薄西山、前途黯淡,归绥地区乌拉特西公旗也是民心涣散、百业凋敝,国民党绥远省派驻包头的官员更是与乡绅土豪沆瀣一气、敲诈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整个社会是一派乌烟瘴气、荒凉颓败。</font><br><br>1947年7月14日,奇俊峰带领十一岁的儿子和一班人马沿牟纳山南麓向东进发,奇志光老人家说,奇老太太曾告诉他,此次行程奇俊峰的目的就是要去延安或张家口寻找共产党,但这次出行却成了奇俊峰的绝命之旅。<br><br>7月16日,在包头以西的乌兰利吉,奇俊峰一行被预谋已久的乌拉特西公旗保安团长郝游龙拦截缴械,并以保护为名将奇俊峰母子转移至偏远的一处庙宇内软禁起来。7月20日清晨,乘奇俊峰不备,郝游龙以两辆马车、一匹骒马、两千块现洋雇佣的杀手田小山将奇俊峰残忍杀害,随后又对其十一岁儿子狠下毒手。32岁的抗日巾帼英雄就这样惨死在匪帮的暗算之中。<br><br>血案发生后,7月25日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乌盟西公旗血案:女王奇俊峰及幼子被杀,凶手系保安团长郝游龙”,一时间,乌兰察布盟西公旗血案震惊全国,迫于压力,国民党绥远省装模作样地进行了调查,但却草草了案。歹徒郝游龙也为了掩人耳目,将奇俊峰母子二人的尸体长距离搬运到其家乡墒更补隆西北、拉僧庙与人字渠的交界地带埋葬。郝游龙还带兵攻打乌拉特西公旗府,顺利当上了旗王爷。<br><br>奇志光老人说,让人更痛心的是奇老太太也因失去爱女而悲痛万分,最终耗尽所有心力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说奇老太太的所作所为让他真切目睹了母亲的伟大和母爱所迸发的无穷力量!<br><br>爱女的被害使奇老太太满腔怒火,而歹徒郝游龙、田小山的逍遥法外更是让老太太疾恶如仇,她誓死要为爱女报仇雪恨。从1947年秋开始,她几乎跑遍包头、归绥两地所有国民党办事机构,声讨奇俊峰被害一案,但迂腐的国民政府毫无作为。1948年秋天,奇老太太变卖全部家当,于当年冬天和1949年春,两次进京直接找傅作义当面喊冤,而那位傅老先生也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案件处理无任何进展。直到1949年冬天,第三次进京,据说这次奇老太太见到了周恩来总理,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新中国中央政府通电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指示内蒙古政府要伸张正义、法办凶手,随后奇老太太到张家口拜见乌兰夫主席,乌兰夫主席当即做出决定:一定要依法惩处凶手。或许是因为喜极而郁,或许是因为心竭力尽,这位身心交瘁的老人最终未能回到家乡便客死于返回的路上,可怜的老人临终也未能见到人民政府处决凶手郝游龙、田小山的那一刻。<br><br><b>结束语</b><br><br>有一首痛悼奇俊峰的诗流传至今,诗云:<br><br> “蒙族女英风,痴心卫国忠。<br> 洞知叛奸罪,拒日结同盟。<br> 协力拦倭进,前锋向敌攻。<br> 庆功遭贼害,举国悼英雄。”<br><br>中华民国政府曾赞誉奇俊峰为“节义凛然、足愧顽懦”。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惊喜地获得一则消息:2019年5月4日,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赵殿武同志向外界透露,他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新华村四组(三应河头)发现了奇俊峰将军的墓址,这一重大发现对于深入研究内蒙古及河套历史、纪念抗日英雄先烈、开展统战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br></p> <font color="#9b9b9b">奇俊峰将军坟墓被草坯掩埋,目前仅存3米多宽的坝埂残迹,亟待需要抢救性保护</font> <p><br></p><p>对于河套地区,熟悉的人们常说饱吮黄河水长大的河套人是“厚道人”。这片曾经是穹庐下的茫茫草原,如今已是阡陌纵横的千里良田。2018年,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同志提出<b>要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b>正如一位本土作家所说:河套平原物承天泽,天赋神韵,“天赋河套”精准地解读了河套平原的历史、人文和它的神韵。这份神韵,根植于每个河套人心里、爱里、灵魂里,纵使沧海桑田,仍能源远流长……(成稿于:2019年6月)<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