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 承泽爸爸</h3> <h1><b> 读前——导入与猜想</b></h1>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一、情境导入、引发期待
1、 关注作者,讲述作者所在年代、历史背景、职业等。让孩子们知道数学家也可以写出好的童话故事,要不断发挥自己想象力。
2、 通过提问,不断猜测,制造神秘,激发自主阅读兴趣。<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二、封面猜想、引发思考
请孩子们把各自带来的不同版本封面进行展示,通过对封面的细致观察猜想书中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会出现哪些主人公?书中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等等。引发孩子们有自主探索本书的意愿。<br></h3> <h3>三、精彩片段、引发悬念
为孩子们讲述一段精彩的片段,留下一段悬念,激发孩子们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们自主阅读。<br></h3> <h3></h3><h3></h3><h1><b> 读中——阅读与发现</b></h1><h3></h3><h3></h3> <h3>一、阅读“第九章-假乌龟的故事”
选读其中一个章节,让大家各自安静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个孩子都读了书中“第九章-假乌龟的故事”,由于翻译版本不同,孩子们还对译者到底应该把这个章节里的“龟”翻译成“乌龟”或是“海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br></h3> <h3></h3><h3>二、分享最“有意思”的段落
大家分享并总结了本章他们觉得最有意思的段落,大家纷纷表示“乌龟给爱丽丝讲学校课程这一段非常有意思”,孩子们对乌龟口中的“假发、减肥、丑化和厨房”做了解读。同时,孩子们纷纷表示如果能像乌龟的学校那样安排上课时间,上到第十一天的时候就放假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h3><h3></h3> <h3>三、阅读理解,回答提问。
阅读后就是开心的问答环节,让每一位小朋友都回答了本章中的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比如:童话世界里不仅火烈鸟会咬人,那种蔬菜也会咬人?真的有用假乌龟做汤么?等等。在提高阅读理解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的阅读更专注。
</h3><h3><br></h3> <h3></h3><h3></h3><h3></h3><h1><b> 读后——快乐“聊天室”</b></h1><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一、 人物我绘、话
1、 书里有很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根据小朋友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绘画出自己眼中的人物画像。<br></h3><h3></h3><h3></h3><h3></h3> <h3>2、 每个小朋友分享并讲述自己绘画的人物。他们抓住人物特点和对人物的不同理解从整体外貌到细节动作、眼睛、皮肤颜色等,都进行了快乐的分享。<br></h3> <h3>二、 “奇幻”与“变形”
1、 聚焦奇幻故事,比较异同。同样是奇幻小说,比较中国的《西游记》和英国的《爱丽丝漫游奇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总结异同:都是去冒险。一个是72变,一个是变大变小,等等。
2、 聚焦奇幻故事最常用的“变形”写作手法,展开想象。引导小朋友总结各种“变形”,大家总结了“变形”其实不仅仅是今天阅读的这本书描述的 “大小的改变”,还可以是像《西游记》中描述的“形状的改变”、“物种的改变”或者其它书中描述的“颜色的改变”等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