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华东局从山东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随解放大军南下浙江,接收、管理、建设新解放区,为浙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接管浙江的南下干部主要从山东鲁中南区和渤海区抽调。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要求“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以便能够“随军前进,能够有秩序地管理大约五千万至一万万人口的新开辟的解放区”。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其中要求华东准备1.5万名干部。
1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在山东临朐与益都交界处的闵家庄召开会议,部署抽调干部随军南下工作,研究大军渡江之后华东局及所属各区党委组织安排问题。12月25日,华东局发出《关于执行中央准备五万三千名干部决议的指示》,要求:由于目前华中的干部(尤其中级和高级干部)特别缺乏,因此准备从山东抽调15000名干部。抽调南下的15000名干部分两期筹备:1948年12月底为第一期,抽调3000人;1949年2月底为第二期,抽调12000人。要求鲁中南区配备1套区党委级、10套地委级、40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3680人;渤海区配备1套区党委级、5套地委级、41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3456人。
山东各区党委接到华东局指示后,积极动员、宣传与筹划。1948年12月,渤海区首先从一地委(军分区、专属)抽调干部,组建了渤海三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部为地级领导机关的架子,由地委、专署、军分区抽调领导干部组成),共730多人,张华墀为大队长,燕明为大队政委兼大队党委书记,周华南为大队党委副书记,集中到华东局党校益都县王岗村一带集训。鲁中南区按照渤海区同样的建制抽调干部700多人,组建了本区首批南下干部大队,集中到华东局党校集训。
1949年1月后,山东各战略区抽调南下干部工作全面展开。鲁中南区党委确定由区党委委员张劲夫、张雨帆、魏思文、刘建中、李培南及一地委书记林乎加等组成一套区党委,带队南下。张劲夫为南下区党委书记,张雨帆任行署主任,魏思文任组织部长,林乎加任宣传部长,刘建中任民运部长,李培南任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定千任军区副司令员。渤海区党委经研究决定,抽调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刘格平、区党委宣传部长陈放、区行政公署副主任李文、军区副政委周贯五、渤海第四地委书记彭瑞林等5人组成南下区党委,区党委城工部副部长冯乐进任南下区党委秘书长。其他战略区也配备完成了南下班子。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华东局、华东军区机构南进”的电令,华东局指示华东局党校南移临城,接受各战略区的1.5万名干部。2月19日,第一期南下干部3000多人与华东局党校校部乘同一列火车从驻地出发,经张店、周村、济南、泰安,于21日晨到达临城车站。到3月中旬,从渤海、鲁中南等地区抽调的1.2万余名南下干部汇集到临城,分布于临城沙沟镇、微山湖一带的乡村地区。
在临城,全体南下干部进行了集中整训,在军事、政治、行政、生活、管理、教育、供给、卫生等方面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机构。全体南下干部先后学习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城市工作政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开展新区工作等报告,重点是解决接管新区城乡的方针政策,为之后进入城市和新解放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指示,全体南下干部统一整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鲁中南区南下干部编为第一支队,司令员汪乃贵,政治委员张雨帆;渤海区南下干部编为第三支队,司令员周贯五,政治委员刘格平。
1949年3月下旬,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三支队四大队奉命提前随军南下,筹集粮草。4月20日,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当晚,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1日凌晨,国民党军队前沿阵地全线崩溃,随军南下干部紧跟部队顺利渡过长江。
渡江后,随军南下干部和野战部队一样,为了追歼国民党逃军,常常一天一夜行程七八十华里,就地筹集粮草供应部队,协助解放军捕捉溃散之敌,收缴武器弹药,打扫战场。4月26日,根据华东局指示,随军筹粮的南下干部从野战部队中分离出来,恢复原来建制,集中于浙北地区休整待命。
渡江战役打响后,留在临城集中学习的人员启程南下。从4月30日开始,南下队伍陆续开过长江。渡过长江后,队伍进入镇江。在这里,纵队领导接到华东局命令,要求队伍开赴华东局党政机关驻地——丹阳。
为了接管浙江的需要,早在1949年2月,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就在苏北贾汪召开师级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渡江战役发起后,由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谭震林、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率第七兵团负责接管浙江。同时,接管浙江的领导机构——中共浙江省筹备委员会在安徽蚌埠成立,由谭震林任书记,谭启龙任副书记,具体负责筹备接管浙江的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把调赴浙江的大批南下干部带到浙江,做好分配工作,争取一到浙江,就按省、地、市、县成套班子迅速部署到全省各地。
5月3日下午,杭州解放。5月5日晚,谭启龙率一部分南下干部赶到杭州,与已经进驻杭州的谭震林等汇合。
5月15日,浙江省委召开南下干部各大队负责人会议,省委书记谭震林主持,省委副书记谭启龙做“浙江省情况和接管任务”报告,省委组织部部长杨思一布置工作任务。随后,南下浙江的干部分往各地。
到浙江的南下干部,主要有先纵财办的1051名、鲁中南区的4656名和渤海区的2877名,共计8584名。其主要分配如下:先纵财办的干部主要分配在省委和杭州市军管会工作,其中分配到省委62人,分配到杭州市军管会989人。由张劲夫、张雨帆、李培南等率领的第一支队干部中,直属队主要分配到省委机关和杭州市军管会工作;一大队主要分配到二地委(宁波、绍兴地区);二大队主要分配到九地委(临安地区);三大队主要分配到八地委(金华地区);四大队干部一部分分配到省委和杭州市军管会工作,一部分分配到九地委和省直属县工作;五大队干部一部分分配到省委和杭州市军管会工作,一部分分配到省直属县工作;六大队主要分配到六地委(台州地区);七大队干部主要分配到四地委(建德地区);八大队干部主要分配到一地委(湖州、嘉兴地区);由学生组成的青年大队主要分配到省委和杭州市军管会工作,有40人分配到一地委工作。由刘格平、周贯五等率领的第三支队干部共4个大队,其中三大队渡江后调出到上海参加接收工作,分配到浙江的有一、二、四大队。一大队分配到一地委154人,分配到二地委289人,分配到三地委(衢州地区)632人;二大队干部中有一部分分配到省委和杭州市军管会工作,一部分分配到三地委和九地委工作;四大队主要分配到温州地区,后一部分干部又分配到丽水地区工作。南下干部到浙江后,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由战争环境变成了和平环境;其身份发生了变化,由战斗者变成了浙江的建设者;其工作任务也发生了变化,由革命变成了建设。他们很快熟悉了浙江的环境,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各阶层人士,建立巩固人民政权,维护社会稳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浙江省委领导下,南下浙江的干部与各路干部一起,着手建立各级人民政权。中共浙江省委先后发出《关于结束前杭州市委工作与成立新杭州市委的决定》《关于结束前浙东临委工作的决定》《关于前浙南地委工作的决定》,建立了杭州、宁波、温州3个市委(杭州市委属省委领导,宁波市委属省委、宁波地委双重领导,温州市委属温州地委领导)、10个地委(即中共浙江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方委员会)、84个县委(市委)。
同时开始相继建立人民政府。至1949年7月29日,全省行政区域设置了除杭州外的宁波、温州两个省辖市;10个专署(即浙江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区专员公署),以及嘉兴、湖州、衢州、金华、兰溪、绍兴6个专署辖市。1949年7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在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的同时,自1949年5月起,浙江军区以部分南下主力和坚持敌后斗争的游击队(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苏浙皖游击支队)为基础,逐步将全省部队整编为10个军分区、1个警备旅、10个警备团、66个县大队。<br></h3><h3>党政军各级机构的建立和充实,为顺利接收、管理各地区、各行业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为打开工作局面、肃清残敌匪患和日后各项建设事业稳步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h3> <h3>中共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
(1948年10月28日)</h3><h3>
华北局,华东局,东北局,西北局,中原局,并告晋绥 分局,冀热察辽分局,豫皖苏分局,华中工委及各前委:
(一)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讨论了为了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干部的准备工作问题。战争的迅速发展,业已将此项任务紧急地提到了我党面前。如果我党缺乏此项准备,势必不能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而使我党处于 被动的地位。因此,中央特根据九月会议的方针,作出本决议。
(二)估计在战争第三第四两年内(一九四八年七月至一九五零年六月),人民解放军可能夺取的国民党统治区域,大约将包含有一万万六千万左右的人口,五百个左右的县及许多中等的和大的城市,并在这些新的区 域建立政权。这些新的区域的最广大部分将是第四年夺取的,而在第三年则夺取一个较小的部分。这个估计可能夺取的区域所包含的人口数和县市数,和战争第二年末尾即一九四八年六月时期我们所有的人口数及县市数大体上相当。就是说到战争第四年末尾,即一九五零年六月时期,我们可能从现有的一万(万)六千八百万人口和五百八十六个县市发展到三万(万)三千万左右的人口和一千个左右的县市。我们应从这个可能的发展前途来准备我们的干部。我们必须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这个决议所说的是准备战争第四年所需要的干部。战争第三年所需要的干部,因为战争尚在现有五 大解放区附近不远的地方进行,除已经调派者外,应由各区自己设法解决。战争第五年及其以后所需要的干部,中央将另作决议。
(三)根据过去发展新区的经验,每一个新开辟县, 至少需要县级及区级干部七十五人左右(在老解放区,平均每县脱离生产的干部,包括村级干部在内,约有二百至三百人,最大的县有多至四百人者)。五百个县,则需干部三万七千五百人左右。平均五个县设一地委,每一地委至少需干部六十人左右,五百个县有一百个地委,共需干部六千人左右。平均三十个县设一区党委,每一 区党委至少需干部八十人左右,五百个县有十七个区党委,共需干部一千三百六十人左右。五百个县左右的地区需成立四个中央局,每一中央局至少需干部二百人左右,共需干部一千二百人左右。此外还需准备七千左右的干部在大城市工作。以上所需中央局,区党委、地委、 县委、区委等五级及大城市的各项干部,共约五万三千人左右。
(四)此五万三千个左右的干部,分配华北一万七千人,华东一万五千人,东北一万五千人,西北三千人,中原三千人。
(五)上述五万三千个干部,以工作性质区分,则应包括军事工作(为建立军区、军分区及地方部队所必须的军事及政治工作干部),党务工作,机要工作,政府工作,工农青妇等民众团体工作,经济工作(管理工业),财政工作,银行工作,贸易工作(管理贸易局),通讯社及报纸工作,以及为办大学和党校用的学校教育工作等项干部,不可缺少。每项工作干部的比例,亦须适当配备。
(六)根据过去开辟新区工作的经验,最低限度需要的各级各项工作干部,除了一般工作干部以外,担负主要工作责任的干部,每一县约需七人,每一地委约需十人,每一区党委约需十五人,每一中央局约需四十人。如此,则上述五百个县左右的地区内,各级各项工作中负主要责任的干部,最低限度,大约需中央局一级一百六十人,区党委一级二百五十五人,地委一级一千人,县级三千五百人。此项干部,必须在各地区所抽调的干部内按比例分别列入。即华东、东北两区,在每区所抽调的一万五千个干部中,必须包括担负各项工作的主要责任的干部,中央局一级四十八人,区党委一级七十五人,地委一级三百人,县级一千零五十人。华北局抽调干部的总数,比华东或东北多二千人,其所应准备抽调担负各项工作的主要责任的干部的比例亦应增加。西北、中原两地,在每区抽调的三千个干部中,必须包括 担负各项工作的主要责任的干部,中央局一级八人,区党委一级十五人,地委一级五十人,县级二百人。
(七)五万三千个干部分配各区的数目,分为两期准备完成。一九四九年六月为第一期,各区应完成三分之二左右,即华北一万一千人左右,华东一万人左右,东北一万人左右,西北二千人左右,中原二千人左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为第二期,各区应完成三分之一左右,即华北六千人左右,华东五千人左右,东北五千人左右,西北一千人左右,中原一千人左右。一九四九年六月以前各区为了在自已区域附近发展新区所需要的干部,不在上述五万三千个干部的计划之内。
(八)为了完成上述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准备工作,为了解决各区干部缺乏的困难,并为了准备在战争第五年度(一九五零年七月至一九五一年六月)的干部的需要,有计划地大量地培养、训练和提拔干部,便成为各区各级党委当前的重大任务。为此必须:
(甲)各区中央局(分局)、区党委两级,应即开办党校,或加强和扩大已有的党校,抽调各级的各类的适当的干部到党校学习。在学习中,即应以区党委为单位,包括区党委(或省委)、地委、县委、区委等四级的干部在内,配备整套架子,集中在一起学习。这种配备架子集中学习的办法,可以使学习的领导加强,干部易于提高,上下级干部易于熟悉,将来派遣出去,亦可就这些架子安放在各个地方,不必打乱重配,以利工作的发展 (当然不是说一定不能打乱)。地县两级,应即普遍开办短期训练班,训练区、村干部。县委办的训练班,应轮训村级干部,并从其中挑选一批人,脱离生产,以一部分补充区级缺额,一部分送地委或区党委或省委办的党校去学习。
(乙)中央局(分局、工委)、区党委(省委)、地委、县委、区委等五级各种重要工作岗位,一律增设副职。挑选区、村两级的一批干部到县级担任副职,挑选一批县级干部到地委一级担任副职,挑选一批地委一级干部到区党委或省委级担任副职,挑选一批区党委或省委一级的干部到中央局或分局或工委一级担任副职,使各级担任副职的干部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以备将来提拔使用。此项设立副职的办法,应成为准备干部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丙)各大军区开办军政学校,或加强和扩大已有的军政学校,培养军区、军分区及地方部队所需要的军事及政治工作干部。
(丁)创办中等学校,并办好已有的中等学校,培养大批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才,准备补充各级各项工作的干部。
(戊)在可能开设大学的地区,应即开办正规大学,以培养将来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工作所需要的较高级的人才。
(己)创办各种专门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上述中学、大学及专门学校中,均可大量地附设短期的速成学校或训练班,以应急需。
(庚)在解放了的城市中,放手地大量地使用及训练改造除了反动分子以外的原来的企业人员及公教职员,以补我城市工作干部之不足。经过一个时期之后,并可从此类人员中抽出一批加以训练派往新解放地区去工作。
(辛)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城市,如平、津、青、沪、宁、杭、汉、渝、蓉、厦、穗、昆等地大量他吸收工人及知识分子到解放区来,加以必要的训练之后,派往各种岗位去工作。
(九)为了照顾调往新区工作的干部的家庭的困难,减少干部的顾虑,凡过去及今后调往新区工作的地方干部,其家庭一律按军属待遇。各地政府应明文公布,并立即对已经外调的地方干部的家庭实行按军属待遇。
(十)为使调赴新区工作的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有充分的准备,明年六月及十二月各区分担抽调的干部,除已在党校学习者外,尚须于明年六月底以前及十二月底以前,分两期集中训练一个短时期。
(十一)上述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实行调动,听候中央的通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