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通州师范学校是张謇先生秉持“教育救国”的信念和目标而开办的,学校师生在“养成人格,他日为良师”的同时,心系家国,关心国是。1905年9月,在中国东三省打响的日俄战争结束,通过《朴茨茅斯和约》,日本获得了沙俄在南满的全部权益,并欲图强迫清政府予以承认。10月底至11月初,湖南长沙、江西芜湖等地接到传闻,称日本欲图要挟清政府,以割让福建作为归还东三省的条件。为此,湖南、广东和江苏等地青年学子群情激奋,集会抵制。上海《申报》等报刊均有报道。12月22日,中日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虽未割让福建,但清政府同意将俄国政府在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领土、领水的租借权和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以及附属的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转让给日本政府。在此期间,11月13日,上海《时报》曾刊载了通州师范学校为传闻以闽换辽事给外务部的通电。此通电当为南通师范校史上迄今所知的第一份爱国通电,且于正式出版的校史中未有记载。其通电内容具体如下:</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时报》1905年11月13日第3版</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师范学堂致外务部电(为谣传以闽换辽事)</h3><h3> 外务部大臣鉴,日如还辽事索闽,乞力拒以弥他变。江苏通州师范学校学生公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