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1天 2019.8.20 </p><p>K376次08:57上海-天水<br>“丝路秘境 西域山水”之旅启程</p> <p>列车在暮色中驶过徐州折向西,奔驰在陇海线上。睡不着,闲坐列车窗口,想起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这首诗在年青时经常熟诵。<br>记得1965年10月我手抄过《青年报》刊登的郭小川撰写的纪录片《军垦战歌》的解说词。袁鹰作词的电影主题歌之一《边疆处处赛江南》在高一班上由团支部书记许忆冰教唱,我那时还有点调皮捣蛋,她唱一句“啊呀唻”音同沪语“阿爷唻”,我就应一声“哎——”,弄个哄堂大笑。<br>《西去列车的窗口》与《军垦战歌》在那时勾起我对新疆的无限向往,壮阔瑰丽成为我对大西北的最初印象。浪漫遮蔽了大自然和大环境的残酷现实。我热血沸腾,少年壮志不见愁,想去支边垦荒,记不得为什么最后却偃旗息鼓了,倒是班上姚、戴两位同学突然去了新疆农场。三十年后他们回到上海,我至今不敢问一声他们当时究竟是何原因决心报名,怕揭开过往的伤痛。不过,我还是十分钦佩他们,如今新疆的变化和发展该有他们的功劳!<br>当年,对新疆的朦胧印象还来自唐诗。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了刻在我脑海里的一幅木版画,色彩浑黄、黯红,感情孤寂而壮烈。<br>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的一些诗句迄今难忘,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道尽了塞外的异象与苦寒;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了别离的愁绪与情谊;更喜欢"七绝圣手"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满血高歌,一腔豪情。<br>我那时年少,对边塞诗的忧患意识和痛苦反思无知无感,惟诗中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尚武精神和游侠精神或许已悄然入骨入髓。<br>此行新疆,风物已沧海桑田,惟冀望“边塞”“军垦”的精神尚可缅怀。<br>忽然忆起几年前到湘西黔阳古城登临芙蓉楼的情景,王昌龄曾经在那里送好友辛渐写下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脍炙人口的诗行。<br>此刻,似见至亲好友,伴我西行。<br></p><p><br></p> 第2天 2019.8.21 晨<br>列车将抵甘肃天水。此行河西走廊-新疆南北,于天水集结。2014年夏来过天水,游历麦积山,仙人崖,卦台山,伏羲庙,玉泉观,甘谷大像山,武山水帘洞。往昔景象,历历在目,尤其是7月1日游毕仙人崖,雨后现双环彩虹,瑞象难得一见,惊喜异常。<br>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洞窟194个,泥塑像、石刻像7000余身。麦积山石窟接近中原,集合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和云冈石窟、大足石刻、黄泽寺石窟的风格,并相互影响。 【仙人崖】距麦积山石窟15公里,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组成。翠峰高耸于崖顶,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间。群峰罗列, 人称“十八罗汉朝玉帝”。建筑和塑像,唐、宋、明、清遗迹犹存,常见儒、释、道三教合一。 【卦台山】中国人文始祖伏羲最初演绎八卦的地方。相传伏羲为创八卦,整日苦思冥想。一日,忽见对面山洞中的云雾深处,有一匹两翼振动的龙马腾空而起,与渭河中呈太极图形的分心石相映,不禁灵机触动,立即在卦台山上画出了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 【玉泉观】建于元朝,长春真人邱处机的弟子梁志通西行至此,爱其美景,遂筑庵修洞,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顺山势重建。山寺有玉泉、辫柏等胜景。 【甘谷大像山石窟】始凿于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规模完备,先后经历了三百多年。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坐落钟山峡谷中,建于十六国时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屡有修建。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 <p>彩虹一端连佛寺。</p><p><br></p> <p>记忆从上次游历天水的印象中拉回。 </p><p>上午九时,抵达天水,入住。 <br>前次来天水游历了不少古迹,这次在天水一日,游历何处,颇为踌躇。<br>天水人说此地有八千年历史,将远古神话传说计算在内,所言有点夸张却也可理解,可见天水可游可称道之处不少,于是暂且脱团自由寻觅。</p> 前往胡氏民居,无意间远远望见一处古建隐于街市,过马路时问交通执勤女孩,说是不清楚,反正里面有古人像。绕进正门一看分明是秦州文庙,你说这学校教育岂不白教,孔夫子有知岂不气晕。 <br>天水古称秦州,故天水孔庙又被称为“秦州文庙”。秦州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曾是天水各县文庙之冠。惜城市无序拓建,致其现存规模萎缩,古建仅剩戟门和大成殿两处,恢弘气势不复。所幸大殿左右两侧树龄约600多年两株古柏和六株古槐劫后余生,见证了秦州文庙的繁华和衰落。天水从来都是人文兴盛之地,祈愿这座古城文脉延续千年,发扬踔厉。<br><br> <p>胡氏民居在文庙附近。以前来过,很快找到。 </p><p>胡氏民居分列道路南北,隔街相望,又称南、北宅子,当地人称“南北宅子”。南宅子为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居所,建于明万历年间;北宅子为胡来缙的儿子胡忻的私宅。上次匆匆,南宅子走马观花,北宅子漏看,此番必慢慢细观。</p> 向一工作人员讨教宅子建筑风格,姑娘答曰徽派。没见马头墙,怎么看都不像徽派样式。到门口再细看介绍牌,上面写着:胡氏民居是“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姑娘信口搪塞,或是真不懂。 胡氏父子为官时皆公正廉洁,赢得声誉,当地称其为“父子乡贤”。这次再进宅院,步入新发现地下藏宝洞,不过现在布展安放了那么多金银财宝,有木有想过在丑化胡氏父子?! 拜过孔先师,敬过乡贤,又去谒见人文始祖伏羲。<br>昨日天水大雨,今日小雨,此地雨水宝贵,在时断时续的细雨中走进伏羲庙,亲近中华文明肇始,别有一种韵味。 五年前来过伏羲庙,这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古建上。 <br>正门经清代局部修缮,主体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br> 前院东首一棵唐代栽植古槐,阅尽千年人间春色,至今依旧昂然挺拔。 供奉伏羲塑像的先天殿踞高凌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彩绘保持了明代暖色基调。 太极殿按前殿后寝规制所建,古意浓郁。 原有古柏64株,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64个方位栽植;现尚存37株,极为珍贵,冬夏常青,生机盎然。 <p>因为两株春秋古柏,因为诗圣老杜来过,打的去南郭寺。</p><p>行至山下,司机说盘山路陡,雨后路滑,不能送上山。只好自个儿上,网上说要走半个小时以上,我走起码要四十分钟。走完全程,估计三公里了。天气阴凉,慢慢行,不算累。</p> 临近南郭寺,见路侧邓宝珊纪念馆,又折去观瞻。 邓宝珊, 甘肃天水人,国民党军陆军上将,西北军的重要将领。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新疆伊犁起义。抗日战争期间,赞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共产党联合阻击日军渡过黄河。1948年底代表傅作义同人民解放军代表谈判,达成和平解放北平协议。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 继续上行,来到南郭寺,院墙并排开了三个山门,颇奇怪,兴许为了各院落的僧侣进出方便,可是老方丈管束多了麻烦。 <p>南郭寺依山傍水,气势恢弘。</p><p>山门前的“唐槐”和大雄宝殿横逸斜出的“古柏”,被称为“稀世珍宝”。</p> 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当规模,为历代文人墨客览胜之地。<br>杜甫流寓秦州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诗最为传神入化。<br> 兰州理工大学古建专业师生正在寺内测绘修缮。<br>千年古寺,天水第一名刹,冀望得以永久庇护。<br> <p>走出南郭古寺,慧音山上俯瞰天水新城。</p><p>天水,汉代亦称龙城,便再次想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据说“飞将”李广墓隐于此山,未见得指示牌,只好作罢。</p><p>明日即将离去,带走羲皇故里八千年的文明片断记忆,向西……</p><p><br></p> 第3天 2019.8.22 天水—武威 <br>从天水到武威,行程五百多公里。 <p>下午进入天祝境内的乌鞘岭,便进入了河西走廊。<br>乌鞘岭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髙原的交汇处,横亘在高原河谷与大漠绿洲之间。<br>原以为乌鞘岭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地理界线之一和河西走廊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一定路途险阻,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描写“一边高山,一边尽是峭壁,山谷深不见底”,岂知如今一路坦途,连续穿过五个隧洞,其中四个洞长6000米到近8000米。<br>轻松穿越乌鞘岭,既有快感,也有一丝想象落空的失落。</p><p>过去已成为传说,只是沧桑之变来得太快……</p> <p>武威古称凉州。未进武威城,先游城郊白塔寺。<br>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子、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会谈”,自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座藏传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为凉州诸寺之冠,号称“凉州佛城”,融政治、经济、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成为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员、群众和僧侣听经礼佛的圣地和从事贸易的场所。</p><p>现主要景点有塔林,萨班灵骨塔,白塔寺遗址,凉州会谈纪念馆。 </p> <p></p><p><br></p> <p>第4天 2019.8.23 武威—张掖 </p><p>上午,来到武威雷台。 </p> 武威雷台主要标志铜奔马。 天马来仪群雕引人入胜。 雷台黄土垒筑,建于1600多年前的前凉,祭祀雷神祈求风调雨顺。明天顺年间在夯土台之上修建了供奉道教尊神雷祖的雷祖殿。1986年重新修建雷台观。1969年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汉墓,里面出土了几百件车、马、俑青铜器,其精致、华美以及数量之众令人瞠目结舌。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堪称国宝。 弯腰钻进汉墓,空空,珍贵的文物移至甘肃省博物馆展览了。 如今的雷台是泉流成湖、杨柳依依的公园。 走进武威文庙,眼前这组造型雄伟的仿皇家宫阙建筑群,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陇右学宫之冠”。 文庙内有武威市博物馆,外有武威西夏博物馆。展出国宝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经文等。展品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西夏碑,它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一块石碑。西夏碑刻于西夏崇宗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清嘉庆九年(1804年),著名学者、金石学家张澍在武威大云寺发现。 为访武威鸠摩罗什寺,顾不上午餐,独自打的前往。 鸠摩罗什寺,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中国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弘法演教之处,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br>寺内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br>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观。<br> 匆匆游过武威大云寺和南关城楼之后,会合团队驱车240多公里前往张掖。 途径山丹明长城遗址。 车窗外掠过焉支山。<br>汉霍去病驱逐匈奴收复河西,匈奴歌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br>焉支山也是隋炀帝会见西域诸国王之地。<br>接近张掖,戈壁荒原出现大片绿洲,生机勃勃,“金张掖”名符其实。<br> 来到古称甘州的张掖,必游览“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大佛寺。<br>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又称西夏国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 距今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卧佛像,故名大佛寺。<br> <p>室内卧佛涅槃像长34.5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佛首若醒,从足观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p><p>卧佛难拍全,自在心中存。</p> 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部分以金银粉书写,保存完好,为佛门稀世珍宝。 大佛寺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br>寺内古建林立,尚存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br> <p>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故传说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此,而南宋投降元朝的一位皇帝赵显也曾在此出家,转身成了一代名僧。这些传闻,是真是假,至今是谜。大佛寺山门的一副楹联“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蕴含深意。</p><p><br></p> 第5天 2019.8.24 张掖-嘉峪关-瓜州<br>从张掖经酒泉到嘉峪关,行程近230公里。正午穿过嘉峪关市,西行5公里到关城下。<br>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地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历史上曾被称为连陲锁钥,河西咽喉。 因老人免门票直接入关,便没去游客中心取导览图,兀自顺着人流一路往前走。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城门名称,上了城楼绕四方,下了城楼又上楼,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全走遍,一直走到了城外头,仍没弄清楚关城结构。也许,坐在直升机俯瞰才能看清全局。 原路返回,关前稍息,顺口溜出:“三小时进关出关进关,骄阳下登楼下楼登楼。兴冲冲逛遍,热辣辣过瘾。好一个天下第一雄关!” 补要了导游册,这才知晓:<br>关上,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楼雄峙;关内,游击府、文昌阁、关帝庙,雕梁画栋;关外,戈壁大漠;关下,九眼神泉。<br>好在我都用脚丈量过! <p>离开嘉峪关,驱车260公里来到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团队将在这个小县城里住宿三个晚上,而白天则从这里出发前往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因行程和交通问题,舍弃了榆林窟和锁阳关,留了点遗憾,只能立此存照了。</p><p>河西走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即将呈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