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记忆要不要打开

何男独步天下

<h3></h3><h3> 时间总是很自我,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行进着,不在乎人们任何挽留的借口,它甚至不顾一切地带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面对它匆匆而逝的脚步,空留着我们的叹息、不舍和留恋。于是,我们有时就靠记忆来缅怀曾经的美好岁月。只是,记忆里的过往并不是原来的样子,加进去了许多臆想的画面。失去了本色的记忆还用不用去怀念? &nbsp;</h3><h3> 地平线曾经是一个很爱写信的人,刚毕业的一两年,很疯狂地写信,有时候一天四五封地写,有时单位信箱里全是我的信件,也因此而小有名气。可能自己是一个怀旧的人,把每封信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几乎装满了一个皮箱。虽然几次搬家,许多专业的书籍都遍寻不得,而那一皮箱的信件却始终追随在我的左右。 &nbsp;</h3><h3> 前些时候,我偶尔打开一封信,信很长,足足六页稿纸,密密麻麻,洋洋洒洒,满纸的少年情怀、浓情蜜意。我被自己深深地感动了,我怎么能把事情写得那么清爽、那么明朗?我怎么把身边的人写得那么朝气、那么阳光?人和事本来就是那样,还是自己原来十分灿烂? &nbsp;</h3><h3> 很怀念过去写信的时光。记得女儿两三岁时,我给在国外的姐姐写信,她也要写,我就随手给了她一页信纸。她趴在桌子上画起来,好一会儿过去了,我已忘了她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她又跑过来向我要信纸,我说已给过她了。她却说:一页不够,她的话没写完,她需要两页纸。后来,她“写”了满满两页纸,每个方格里都被画上了各种符号,填得满满的,很整齐。我想起了泰戈尔的诗——《恶邮差》,孩子的稚气可爱都从诗人细腻的笔端滑落,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我在女儿的信后认真地属上她的名字,连同我的信一起寄了出去。姐姐收到信后的开心自不必说。 &nbsp;</h3><h3> 有了互联网,也让我们丢失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当我新奇地发出第一封E-mail时,只是被新鲜感充盈着,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或者将会遗失什么。可能人们总是喜新厌旧,有了E-mail这个新欢,就完全忘记了曾经的旧爱。可能收到一封亲笔信的快乐再也不会回到我们生活中了。想起来不免有些隐隐的失落。 &nbsp;</h3><h3> 由信及人。记得一首歌中曾这样唱道: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能这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我们在不停地获得中也在不停地遗失或丢弃,谁都不可能背负很重。新旧的更替是自然的规律,也是社会的规律。有些人也许只能留在回忆里不会走出来,而有些人也许连记忆也走不进。 &nbsp;</h3><h3> 我又想起了那些被尘封已久的旧友,每每回忆起来,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欢欣,但又往往以愉悦开始,以伤感结束。于是,自己就刻意回避,不去想,不去看。所以,虽然我完好地保留下来所有的信件,也许有些我永远也不会再打开。该去的就让它去吧,该封存的就永远地封存吧。让自己轻松起来,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nbsp;</h3><h3> 也许,有一扇窗我们不应该打开。<br></h3><h3></h3> <h5><font color="#b04fbb">我们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只因为这世界值得爱意对待。更多感受,更多思考,尽在公众号——花非花世界。</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