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纪念馆巡记

李庆陆

<h3>  我来过几次况钟纪念馆,一直想为它写一点什么,却就是写不出来。 今日难得清闲,我步行到清华文化广场,见对面一座黄色琉璃瓦的重檐歇山式牌坊,坊额上“况钟园林”四字金色大字熠熠生辉。<br></h3> <h3>  况钟墓原在高湖镇崖口村神仙山上。“文革”中,况钟墓被红卫兵掘开,暴尸荒野。在况钟诞辰600周年之际,靖安县政府在城郊登高山南麓重修了况钟墓。前几年,又建了一座况钟纪念馆。 &nbsp; 走进景区大门,迎面是一尊况钟塑像,但见他头戴双翅官帽,身穿三品文官朝服,飘胸长须,面容慈祥。基座上刻有况钟简介:“况钟(1383—1443),字伯律,号龙冈,生于明洪武十六年,今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二十三岁时由靖安县令聘为礼曹吏员,九年任满,经吏部考绩授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九年后,擢升礼部仪制司郎中。宣德五年,特授苏州知府,定正三品俸。况钟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施行除暴安良,整饬吏治,平反冤狱,减赋均徭,招抚流亡,劝课农桑,兴办儒学,选择人才等善政。治苏十三年,政绩卓著,深受士民爱戴,咸称‘况青天’。正统七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诰赠正议大夫资治卿。”<br></h3> <h3>  况钟塑像西侧有一幢粉墙黛瓦的建筑,门前大石头上刻着“况钟纪念馆”五个大字。<br></h3> <h3>  进门是三间宽敞的大厅,庭柱上挂着况钟的诗句:“两袖清风去朝天,不带一寸江南棉。”那一年,况钟要进京述职。按照惯例,地方官员进京述职,必须带上礼品,至少是地方土物产,用以贿赂京官。苏州丝绸闻名全国,一些京官对之垂涎三尺。况钟赴京前,苏州士民前来为他送行,他满怀激情赋诗二首表明心迹: (一) 两袖清风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二) 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这两首诗反映苏州士民对况钟的真情厚意,也反映况钟为官坦坦荡荡,不愿牺牲苏州百姓利益来巴结北京的上司。<br></h3> <h3>  走进况钟生平陈列室,序厅正中放着一件八角形井圈样的石雕品,中间是个巨大的“正”字,井圈四周刻有清、气、公、直四个小字。与中间的“正”字连起来读,就是“清正”“正气”“公正”“正直”,这四个词用在况钟身上,最恰切不过。四个字的核心是“正”,是况钟堂堂堂正正做人的基本准则。<br></h3> <h3>  陈列室以大量图文介绍况钟一生。况钟自幼家贫,7岁丧母,从小就受到艰苦生活的磨炼;他聪明好学,写得一手好字;他性格耿直,知礼明仪。况钟原本是遵父亲之命,刻苦读书,求取功名。明永乐四年(1406年),靖安县令俞益的一番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俞益说:“大明实行‘三途并用’的用人制度,不考进士亦可步入仕途。”所谓“三途并用”,即不论身份贵贱,科贡(尚在读书的书生)、吏员(在衙门办事的幕僚)均可与进士一样被朝廷任命官职。于是,23岁的况钟被聘为县衙礼曹吏员。永乐十二年(1414年),况钟任满九年,照例要到吏部考职。因俞益与礼部尚书吕震相善,被推荐到礼部当差。因其工作勤勉,经吏部考绩,授礼部仪制司主事,补正六品部员。仪制司的职责是为皇家册封后妃,帝女婚嫁,祭祀封赏,四夷朝贡等服务,这需要熟悉典章,心思慎密之人。况钟在任上兢兢业业,悉心筹措,“繁简轻重,悉中事宜”,任职九年,受到明成祖31次嘉奖。<br></h3> <h3>  明洪熙元年(1424年),况钟九载考满,按例升五品员外郎,因其业绩突出,擢升正四品仪制司郎中。那时,正是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明宣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愿意听取臣僚意见,决心在政治、经济和人事方面作些改革。明朝官员是按年资逐级升迁的,提升上来的,往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明宣德五年(1430年),苏州、杭州、常州等九府空缺。宣宗令吏部选拔一批有能力的京官到九府任职,47岁的况钟被派往苏州任知府。当时的况钟在朝中颇有影响,宰相杨士奇得知况钟被派往苏州任知府,欣喜之余赋诗一首相赠: 西山南浦多乔木,宋代名家多令孙。 十载郎官清似水,玉阶金敕看承恩。 双旌冉冉出皇都,阙下新分太守符。 六月云霓人望切,始为霖雨向姑苏。 这首诗表达了杨士奇对况钟的厚望。<br></h3> <h3>  况钟到苏州后,发现苏州的官并不好当。一些官员当面阿谀奉承,背地里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一些官员无法无天,横行乡里。面对这些情况,况钟佯装木讷,一切按下属建议行事。贪官豪绅以为新太守懦弱可欺,越发猖狂。况钟则不动声色,暗中到民间察访,对豪绅滑吏相互勾结之事查得一清二楚。一月后某日,况钟择机宣读圣旨(出京前宣宗御授特旨),以霹雳手段斩了六名不法官吏,将其罪行公布于众。不久,又将属吏中贪脏暴虐、庸暗懦弱者十一人罢免。这样,全府上下大为震动,苏州百姓则曰:“能生能杀道兼有,西门豹后观太守。”从此,苏州府政风转正,遂有“况青天”之名。<br></h3> <h3>  在政风好转的同时,况钟又实施了得力的治理措施。首先减轻赋税,削减杂役。明代以来,苏州以占全国八十八分之一的农田,缴纳了全国十分之一的赋税,年缴税粮二百八十万石。至况钟上任时,已拖欠税粮八百万石。因苏州税赋太重,农民被迫逃亡他乡,大片农田荒芜。其实,早在况钟之前,皇帝已经下旨削减苏州税赋,因户部抵触而未落实。况钟在《请减秋粮奏》中写道:“诏书明开减免,今部再驳,不惟有违恩命,抑而失信于民。”他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连续三次上书皇帝,直到宣德七年(1432年)问题才得到解决。共减免官田税粮七十二万一千六百石;运往南京的税粮七十四万五千六百石,改由官军来苏自运;运往临清的税粮一百零六万一千一百石减去六十万石,使苏州百姓负担减轻不少。除了减税粮外,还减除了“备倭船只”“借马”等不合理负担。同时,改革漕运而定平米法。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况钟与周忱》一书中写道:每年减轻苏州百姓税粮负担一百五十六万石。<br></h3> <h3>  二是兴修水利,改造圩田。苏州所属各县大部分为低洼水乡,易受洪涝灾害。况钟到任后,督促各县利用农闲时节疏浚河道,使水有所泄;修筑堤坝,使农作物免遭水淹。他还通过调查研究,让农民改大圩为小圩,使旱涝灌排两利。以后数十年,苏州未遭大灾。清代文学家石韫玉有文赞曰:“守我三吴,克成阙勋,筑堤利涉,折狱明冤,正史标其清节,稗官摭其轶闻。”<br></h3> <h3>  三是平反冤狱,打击强暴。况钟任苏州知府前,由于吏治腐败,前守讼狱累年莫决,囚多死于淹禁。况钟上任不久就轮流赴所辖七县清查积案。未期年,勘问轻重罪囚1520名,使“吏不敢为奸,民无有冤抑”,皆称颂“包龙图复生”。<br></h3> <h3>  四是实事求是,改革漕运。原来定的漕运不管农闲农忙,一律定期运到,违者重罚。况钟规定漕运不误农时,确保了农业生产;还通过免抽船粮米,减运费负担;允许钞折旧欠,减少漕粮运输;设“金花银”允许钞、布抵税粮;设“堪合簿”,防止中饱私囊;设“官夫簿”,防乱摊派,防官夫侵盗;颁铁斛,或者以官印烙桶斗,防止大斗进,小斗出。这些都有效地制止了弄虚作假,极大地减少了下层官吏和地方豪强盘剥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 五是办学兴教,培养人才。况钟虽是书吏出身,却非常重视教育。宣德七年,他只用半年时间就重新选址修复了吴县儒学。朝廷大臣杨荣在《吴县儒学重建记》中赞道:“享礼有殿,讲论有堂,藏书有阁,宴休有亭。”连门庑斋舍在内,共建房二百三十多间,为吴县生员提供了很好的读书场所。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起,况钟又在苏州大规模地兴建学堂,先后建成大成殿、至善堂、后堂、明伦堂、斋舍和射圃数百间。况钟不仅重视办学,对读书人也很尊重,从不以高官自居。对家庭贫困的学子慷慨资助,对学有所长者的生员,极力向朝廷推荐。有个叫周亮的儒生,被举荐时,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况钟笑着说:“欲我速成亮耳”,于是向朝廷推荐了周亮。周亮果然是个人才,从九品吏部司务做起,累官至监察御史。 陈列室展出了一张况钟当年张贴在苏州阊门的《戒奢侈榜示》(复制件)。告示曰:为民俗事,城市者乡民之望,节俭者财裕之源。苏郡素称富丽之地,然税粮浩大,采办殷繁,又复田地低洼,水则淹没,旱年立致枯槁,比户流亡,招难尽复。乃访得城市富民者奢太甚,缙绅大族亦复有然,锦绣铺张,梨园宴饮,率为以常。而婚丧二事,尤为浮荡之大者,不惟有逾品制,实乃暴殄天物,召灾致咎,未有不由乎此也。圣人云:“与其奢者,宁俭。”谨身节用,富而好礼,独不念乎?当职忝司民牧,正俗为先,榜示之后,各崇俭朴,留有余之财以防不足。而在缙绅乡宦,尤宜以身作则,助官化民,其臻醇古,永革弊俗。须知榜示者。宣德五年十一月初八。读着这张告示,不难体会到况钟治苏之良苦用心。<br></h3> <h3>  陈列室布置有苏州古城街巷场景,临街设有“领市司”“警铺”等机构。“领市司”相当于今天的工商局,专管市场公平交易,维护市场秩序,减少贸易纠纷。“警铺”负责夜间街坊巡逻,维护社会治安。宣德七年五月,况钟在《严盗贼禁示》条谕中,规定了警铺设置和巡夜制度。当时,苏州城内共设有警铺61间,铺中备有锣、鼓、梆、铃、灯笼、火把和武器,发现盗贼作案,即鸣锣击鼓,各铺响应。锣鼓响时,动员市民一齐出来抓盗贼。况钟另一德政是设“济农仓”,他在江苏巡抚周忱支持下,奏明皇帝批准,于宣德八年(1433年)专设“济农仓”。春天,缺粮农民可向济农仓借粮,秋收后归还,无须利息,使贫困农民免受高利贷的盘剥。<br></h3> <h3>  陈列室复制了一间“退思斋”,那是况钟的书房兼办公室。为此,况钟撰写了一篇《退思斋记》:“昔圣人之教臣道也,曰:‘进思尽忠即继之,以退思补过。’盖无心之失,贤智者所不能免,但贵能改过。且鲁论云:‘过则勿惮改’,其垂训深矣!余质性鲁钝,又学问鲜克,见闻鄙陋,一旦蒙天子寄以大郡,政务纷纭,庶狱繁杂,加以滑吏豪民日接不遐。余夙夜战兢,无一事一时不殚思竭虑,深惧检查未周,陷于罪戾。上以辜负君恩,下以招小民嗟怨,用是构一小阁在内署左旁,每治事之遐,独坐其间批阅案牍,一切民情政务,细心忖度,务求至当,有错即改,庶几思虑精专,与古贤守闲阁思过之义,差有合焉。因颜之曰‘退思斋’。然而改过必先闻过,尚翼同寅诸僚友及贤士大夫,有过即举以相告,无或容隐弗言,则余之得力多矣!”读着这篇《退思斋记》,足见况钟虚怀若谷之心。<br></h3> <h3>  况钟对苏州人民尽心尽职,而苏州人民对况钟也是情有独钟。况钟任职期满,例应卸任离职。苏州士民得知况钟要离任,联名上奏朝廷,挽留他连任苏州知府。况钟在苏州任上“三离三留”,成为明朝官场的佳话。况钟一连当了13年苏州知府,最后心力憔悴,卒于任所,享年60岁。苏州民众得知况钟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将道前街西美巷原况钟读书会客的地方改建为况公祠。后来又将况钟、范仲淹、文天祥等12位曾任苏州地方官的贤臣像立于城隍庙年年祭祀。苏州沧浪亭“五百贤祠”、苏州文庙中都刻有况公像及赞语。苏州况公祠现被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过况钟纪念馆,再到后面山坡上去瞻仰况钟陵墓。虽说是一座象征性的空墓,却修得有模有样。下面是一块三折式墓碑,碑面刻:“明敕中议大夫苏州知府擢升按察使司署知府事况钟墓。”落款:“为纪念况钟诞辰六百周年而立,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墓碑后面是一方黄土,是况钟墓穴。后面还有一块碑,上刻“况公墓志铭”,原碑刻于清嘉庆二十年(1716年),由正议大夫礼部左侍郎王直撰写。<br></h3> <h3>  况钟墓不远处是一座清风亭,六角攒顶,石材构筑。信步走进亭中,满阶黄叶,秋风瑟瑟,抚今追昔,感叹唏嘘。 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说过:“治国就是治吏。”况钟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却能如此清正廉明,一心为民,这对所有面对鲜红党旗举拳宣誓的人们来说,是一面极好的镜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