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碧水蓝天秋气爽,</h3><h3> 小数师生齐聚堂。</h3><h3> 示范引领送下乡,</h3><h3> 国培之路新启航。</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万州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区教师进修校的组织下,在工作室导师骆主任和工作室主持人刘体美老师的带领下,一行十余人于10月18日来到后山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本次送教以“常态课中的计算教学”为主题,工作室导师骆大云、主持人刘体美、成员刘长蓉等老师组成磨课团队,分别就4节展示课进行了细致打磨。大到教学主线、环节设置,小到教师的教态、语气,都无微不至,面面俱到!</h3> <h3> 早上八点半,骆主任首先与现场教师分享如何观摩一堂课,并提出听课要求,希望大家学有所获,然后宣布示范课展示活动正式开始。</h3> <h3> 《三位数加两位数》,杨曼老师用生动的情境成功翻开计算教学示范课的第一篇章。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设计各种活动,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课变得生动有趣,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计算教学的学以致用。</h3> <h3>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比较,在“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中,朱红浇老师的《倍的认识》设计新颖,方法多样,情感渗透,带给我们美的享受。</h3> <h3> 谭洪缨老师带着《三位数乘两位数》来了,整节课的教学主线设计沿着“过去”、“现在”、“将来”展开,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更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性,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将此次展示活动推向高潮!</h3> <h3> 《循环小数》不仅是计算课,更是一节概念课,容量很大。吴敏老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感知,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整理归纳,为本次展示课划上圆满的句号。</h3> <h3> 短暂的午间休息后,工作室团队的专家和指导老师分别就上午的四节课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在场学员也各抒己见,热闹非凡。教学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课堂也不是万无一失,但我们可以汇聚集体的智慧,思考中摸索,批判中前进。<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家都一致认为,“送教下乡”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城乡教师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互补。</span></h3> <h3> 此次活动的基地学校——后山小学,也给与会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br></h3><h3> 礼貌勤学的孩子们……</h3> <h3> 浓厚的校园文化……</h3> <h3> 整齐有序的校园大课间活动……</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本次送教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水平,拓宽教研渠道,优化教研力量,探索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以及培养和提升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时也希望工作室的成员集思广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室活动,将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带头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进一步推进万州教育教研工作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span></h3><h3> 学习永远在路上,也一直在路上。期待下次的相聚,期待下次的精彩,期待下次的成长!</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