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39b54a"> 秋日杲杲,碧空如洗。金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19日下午,指南针小队全体成员在梅溪湖银杏公园开展了世界名著《小王子》阅读分享会。</font></h1><h3></h3> <h1><font color="#167efb">分享会第一个环节:速读默思。</font></h1><h3></h3><h3><font color="#167efb"> 每位同学用较快的速度完整浏览全文,对自己想要进行分享的内容进行确认及思路、表达上的完善。</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分享会第二个环节:确定主持人</font></h1><h3><font color="#ed2308"></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小朋友们以划拳的游戏形式确定小主持人,经过多轮角逐,花落刘程宁家。</font></h3> <h1><font color="#39b54a">分享会第三个环节:小记者在行动</font></h1><h3></h3><h3> <font color="#39b54a">本次采访共就两个基础问题获取了全体成员的相关信息:</font></h3><h3><font color="#39b54a">一是通读情况调查。本小队共有6名同学读完了纸质书籍全篇,1名同学采用听读方式完成了全篇,1名同学完成了大部分篇幅的纸质阅读,通读率接近100%。</font></h3><h3><font color="#39b54a">二是大家到底喜不喜欢这本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名著。结果显示,两者平分秋色。原因也是见仁见智,五花八门,比如不喜欢是因为“故事一点儿也不精彩”“写的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小王子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苦恼呢”“书里有好多句子读不懂”“小王子长得不帅”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学们还不太懂得去欣赏不以情节见长的书,一方面是年龄和学识阅历使然,一方面也说明高级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此外,最能代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少年不喜欢充满幻想的故事,是否也暴露出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激发和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得还不够好?令人欣慰的是,仍然有小朋友表示就是因为书中写的是日常生活甚至是地球以外的人和事,才显得特别有意思而让人爱不释手。至于书中大量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的句子,恐怕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专业细致的品鉴指导了。</font></h3> <h1><font color="#b04fbb">分享会第四个环节:悦读分享</font></h1><h3></h3><h3><font color="#b04fbb"> 每位同学选择一两处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文段,先朗诵,再谈感悟、做点评、提问题。其中王禹渊就“小王子为什么会在苦恼时看四十三次日落”的自我释疑表现不错,陈逸嘉对那个一边喝酒一边又愧疚于自己喝酒的酒鬼语言和行动上的矛盾表示不解,而刘程宁对一个章节的标题进行语言文采上的点评也相当到位,刘晨则表示很喜欢“地球以外的生活”,戴心仪、吴子禾以及张子墨、龙梓宸则分别两两组队,以情景朗诵的方式分享一些精彩片段。因为时间和组织缺乏经验,本次分享会未能就同学们分享的点滴进行二次分享和讨论释疑,未尽之处只能留待老师在课堂上予以补足了。</font></h3> <h1><font color="#ff8a00">分享会第五个环节:自由活动</font></h1><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