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央彩票公益金吕梁市小学校长重庆研修班一期1班—研修简报—第1组</h3> <h3>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2019年10月19日,在这丹桂飘香、硕果满枝的季节,沐浴着烂漫的秋光,在吕梁市教育局和北京新师者教育研究院的共同组织下,我们走进美丽的山城雾都重庆,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校长能力提升重庆高级研修班的培训。</h3> 开班仪式 <h3> 早上,室外小雨霏霏,室内暖意融融,开班仪式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拉开序幕。美女班主任岑老师向我们一一介绍领导来宾。</h3> <h3> 北京新师者教育研究院薛院长致欢迎词。</h3> <h3> 吕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李主任讲话。他殷切期望全体校长把握机会,认真学习,领会专家思想,结合实际工作的困惑,积极参与探讨。</h3> <h3> 全体参会领导、参训人员集体宣誓!</h3> <h1><b><font color="#ed2308"> 人民教师誓词</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 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教育发展、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 宣誓人:xxx </font></b></h3> <h3> </h3> <h3> 研修一班一组全体学员合影留念</h3> 专家讲座 <h3> 上午,来自重庆市巴蜀小学的李永强副校长与我们分享了《巴蜀教育的底层逻辑》。</h3> <h3> 下午,来自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小学美丽、知性的谭劲校长,与我们分享了《基于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h3> <h3> 来自交城的学员认真地聆听、专注地笔记,感受着来自谭校育人方法的创新!</h3> 课后沙龙 <h3> </h3> 研修感悟 <h3>重庆巴蜀小学李永强校长分享的《巴蜀教育的底层逻辑》讲座,客观分析了教育的现状,更让我们读懂时代,读懂教育,读懂学生。珊瑚实验小学校长谭劲分享的《基于办学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讲座,使我们对“学校”、“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校是关系和谐、彼此认同、共同成长的地方。学校文化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更应体现在办学实践中。仔细想来,我们确实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时代对学校育人提出的新目标,打造更适合自己校情的校园文化,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h3><h3> 交城县城南小学——贾世银</h3> <h3> 千里求知,巴渝问道。淋淋秋雨挡不住学习的热情。培训首日,李永强教授的《巴蜀教育的底层逻辑》从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给我们讲述了如何读懂时代,读懂教育,读懂学生,只有带着思想去“做",才能实现不同校长共同使命,不同校长同样精彩。而谭劲校长《基于办学理念的学校文化》的讲座围绕学校文化及其实践,从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形成,育人目标的确立,国家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认知,合作,创新,职业能力,为我们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br></h3><h3> 一天的边学边思,既看到差距,更增添信心,返校后要重新审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把表象文化真正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目标,为学校和谐发展注入新的动力。</h3><h3> </h3><h3> 交城县田家山小学—张卫东 </h3> <h3> 今天上午认真学习了巴蜀小学李永强副校长《巴蜀教育的底层逻辑》专题讲座,感悟颇深,逐渐领会到:教育,是一项满载着理想和境界的事业,其所有旨归都指向人的发展。为孩子的梦想而创新是一代又一代教育人无怨无悔、同心共创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教育不仅为孩子成长的梦想而创新,也在为教师发展的梦想而创新,成为一个激活生命的梦想学校创造学生成长的梦想、创造教师智慧的梦想、创造教育理想的梦想。</h3><h3> 下午认真学习了珊瑚小学谭劲校长有感而发《基于办学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当老师们知道是谭校长出于对吕梁教师的敬重而临时扩大课题,目的是想在有限的宝贵时间内教给老师们更多的东西时,谭校长的人文关怀让所有老师深受感动。“亲和、亲证、亲在”的课程理念是指导“教材校本化”的思想和理念,在谭校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讲到珊瑚小学参加香港定向越野赛中,毅然放弃冠军机会毫不犹豫扶起队友的小学生义举时,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之团队精神教育的伟大感召力,作为一名教育人追梦信心更足了。最后互动环节中,得知谭劲校长一直奋战在课堂教学第一线,披荆斩棘、开拓创新、敢勇当先,教师们再次被年近花甲奋斗不息的谭校长人格魅力折服了!亲近和谐、亲身证实、真实存在的亲亲课程深入人心,感同身受!</h3><h3> 交城县阳渠学校——殷世雄</h3> <h3> 什么是学校?什么是学校文化?这样的话题相信今天在场的两百多名学员并非第一次参与这样的研讨!那究竟是什么?试查一所好学校,它不在高楼大厦,不在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有自己独特的灵魂。作为学校的领头雁,校长必须牢牢把握学校是为学生而办的“理念”。正如珊瑚实验小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使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用别人从未尝试的教育视角,构建基础学历课程、体验拓展课程(分为生活体验课程和兴趣课程)、特长彰显课程在内的亲亲课程体系……富兰克林有言: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且思且行,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认真梳理和规划,明晰目标和方向,以更平和的心态,更准确的定位,更开阔的视野,去创造一个个属于自己视角、特色的教育案例!</h3><h3> 方山县城内第三小学 王秀梅</h3> <h3> 美丽的山城重庆,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千里问道,千里广大,仅仅一天,便感受了这里扎实的基础教育和巴渝人的教育情怀,上午李永强校长解读了巴蜀小学继承与发展的历程,下午谭劲校长分享了珊瑚小学“亲亲教育”的构建。两位校长深厚的教育理论、执着的钻研精神、科学的领导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肃然起敬。 “教育是做的哲学”,伴随着两位校长的讲座,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一代代巴蜀校长脚踏实地,在前任校长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不断地发展、创新,学校与校长,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他们彼此滋养、彼此成长,“与学生的脉搏一起律动,去成就孩子的梦想”是巴蜀小学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他们秉承的就是抓石留痕的实干精神;谭劲校长带领她的一班人身先士卒,在探索“亲亲教育”的路上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他们都奉行“教育是做的哲学”,也在忠实的践行着“教育是做的哲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教育薄弱地区的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去除浮躁,构建科学的办学思想,以思想引领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做一名有思想有担当的校长,为方山教育走出低谷做出应有贡献。</h3><h3> </h3><h3> 一期一班一组王国斌</h3> <h3> 10月20日,重庆培训第一天,聆听了两场讲座。下午的讲座印象深刻,重庆珊瑚实验小学校长谭劲,讲座前问到了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虽是简单的问题,但一问激起千层浪,相信在场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沉思过一遍。作为正在职的校长、正在努力践行自己教育理念的在职校长,正在努力实现自己教育情怀的在职校长,铸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校园,我一直在努力。我想,一所好学校就应当是每个人尽其力,在自己的工作中尽心做好自己的本职,这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在发展学校也在发展,不要求每个人都心无旁骛的去做事,但是最起码有一个好心情从是自己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取的。谭校长认为,学校中的所有人,校长、老师、学生、家长每个人,都可以关系和谐、彼此认同。对这个观念,我也极其认同,而且也一直在努力维护与践行。谭校长从珊瑚实验小学的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讲起,用每个教育故事、教学环节,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珊瑚实验小学学校育人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高度融合与无缝连接。对于教师来说,在这所学校成长起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为之努力,每个人自由、包容、有特点,这就是职业幸福感。对于学生来说,珊瑚实验小学的定向育人课程,他们紧密结合国家课程,建设了校本特色的体验拓展课程,让我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必修的生活体验课程,从学生的个人生活、居家生活、社会生活入手,在课程之外培养了会生活的人。选修的兴趣拓展课程,从每个孩子的兴趣出发,培养了有特长的人。特长彰显课程,培养了未来冒尖的人。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就将每个孩子放在课程的中央,这就是学生的成长幸福感。相比之下,我们的学校课程还只停留在照本宣“教”的阶段,我们的教师还缺少明晰的职业规划,我们的学生遗失了成才的美好。学校需要让每个学校的主人教师一起需要规划,像讲座最后谭校长回答我们的一样,用其“亲亲”教育理念,让教师、学生、知识之间,形成亲和、亲证、亲在的关系链,让每一个教师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h3><h3> </h3><h3> 方山县明德小学 白云峰 <br></h3> <h3> 重庆研修为我们打开了崭新的教育视野,带来了精彩的视听盛宴,我们将在为期7天的研修中,积淀沉思,驻足远眺,共创教育的美好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