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的桥——我是花山溪的船底人(十六)

海棠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请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记得小时候,县城小溪镇只有两座桥:花山溪上的南山大桥和牛头溪上的东风大桥。南山大桥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站在桥上看小溪风景,是小时候最惬意的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眼中风景,与李白先生的诗歌《秋登宣城谢朓楼》里所描绘的意境是极其的相似。</b><br></h3><h3><b> </b></h3><h3><b><br></b></h3><h3><b> 解放前,花山溪上一座桥也没有,两岸交通是靠渡船来往的。母亲告诉我,我爷爷就是花山溪上摆渡的艄公,我父亲小时候就是跟我爷爷一起摆渡长大的。</b></h3><h3><b> 改革开放以后,小溪镇日见繁华,花山溪和牛头溪上的桥梁与日俱增。现如今,牛头溪上有古楼桥、延寿桥、一路桥、二路桥、东风桥;花山溪上有西环桥、南山大桥、灵通桥、平和大桥,以及在建的位于阳明公园边上的新南大桥。</b></h3><h3><b>&nbsp;</b></h3><h3><b> 据《平和县志》记载,在清朝末年,小溪镇仅有牛头溪上一座简易木桥,叫东门桥。说它简易,是因为这桥只是人行便道,只通人,不通车。位置是在现在的中山公园边上,西头连接民主街(现“公园小吃”处),东边连接到旧印刷厂后边,礼拜堂前的旧街头。每每人在桥上走,脚下的桥身嘎吱嘎吱响,而且摇晃得厉害,令人寒毛卓竖。为防止行人落水,那桥面上有稀稀疏疏的几根栏干。东门桥跨径很小,桥下的木桩密集,只要上游有漂流物,都会卡在桥下的木桩上,造成堵塞,严重影响到桥的过水量,每次发大水,那桥身便摇摇欲坠。</b></h3><h3><b> 据记载,小溪镇最早的桥——东门桥,在1952年的一场洪水中被彻底冲毁了。</b></h3> <h3><b>  进入民国时期,小溪镇逐渐繁荣,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交通需求,1926年(民国十五年),在东门桥的基础上,小溪人用集资方式在牛头溪上又建了第二座桥,位置在现在的东大街(原名十八间)处。这是一座石墩混凝土桥,桥基是石块堆砌,桥面杉木铺筑,两旁设人行道,中间可通汽车。此桥施工三年,于1929年竣工。因为该桥为林姓集资建筑,所以取名“林家桥”。后来为纪念王阳明创建平和县,又改名为“阳明桥”。可惜的是1937年“七七”事件爆发,为防止日军入侵,国民政府下令毁坏道路、桥梁以阻止日军通行,阳明桥也在此劫难中毁于一旦。</b></h3><h3><b> 据记载,阳明桥捐资最多的是文峰黄井的林二恭,琯溪高云的林乾六,这两人均捐资一千二百大洋。损资五百至一千元的有山格林德生,铜头林康,高云的林串、林涌,文峰下尾楼林楠等。</b></h3><h3><b> 1952年12月,新政府又在阳明桥的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木桥,桥面宽7米,桥长50米。谓之新桥(也许新桥地名是由此而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车辆日增,新建的这座木桥只使用十四年。</b></h3><h3><b> 1966年8月,平和政府拆掉了牛头溪上的旧木桥,改建了一座石拱桥,此桥借文化大革命的东风而建,故命名东风桥。1972年7月29日,东风桥被百年不遇的“729”特大洪水冲毁。</b></h3><h3><b> 1973年4月26日,一座新建的东风桥又在牛头溪上飞架东西(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东风大桥的前身)。新东风桥采用石台、石墩,工型梁钢筋混凝土建筑,十分坚固,虽多次洪水冲击仍屹立无恙。</b></h3><h3><b>&nbsp;</b></h3><h3><b> 马巷,是一个早已被平和人遗忘了的地名,它的位置就是现在的中秋浦。解放前,这里一片荒凉,杂草人生,荆棘遍地,坟莹堆堆。据说时有猛虎出没,平时人迹罕至。</b></h3><h3><b>&nbsp;</b></h3><h3><b> 1952年12月,新政府在牛头溪上重建阳明木桥时,也在马巷处的花山溪上搭建了第一座南北通行的桥梁——南山木桥,位置在现在的南山大桥下游约20米处。这是一座两个桥孔的木结构桥,每孔孔径为4·5米,桥面离水位约1米。当时,坂仔、南胜两地尚有小木帆船航行于小溪之间,每次船只通过南山木桥时,须将桅杆放倒才能通过。</b></h3><h3><b> 1958年,南山木桥在一次洪峰中被冲毁了。</b></h3><h3><b> 1962年3月,政府重建南山木桥,木桥有20孔,桥身全长120米,高水位7米,桥面宽7.5米,栏杆高1·2米,自动工至完工,仅用4个月的时间,当年11月通车。</b></h3><h3><b> 现在你如果站在南山大桥往下看,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当年南山木桥的木桩头。</b></h3><h3><b> 南山大桥,也就是后来的南山石拱桥,于1968年12月动工,1969年4月竣工。当时建桥有三个民工队,分别是高南农民队,县城居民队,还有一个是小溪船民队,合计1千多人(</b><b>已退休的造桥师傅黄友华先生对我说,建这样的桥,要是现在10个人就够了)。</b></h3><h3><b> 我母亲也是船民民工队里的一员,她对我说:当年你弟弟还在我肚子里,我参加了桥墩建设;你弟弟出生刚满月,我就去参加桥面栏杆的建设。</b></h3><h3><b> 新建成的南山大桥全长150米,命名 “卫东大桥”,不过平和人还是习惯叫它“南山大桥”。</b></h3><h3><b> 建成后的南山大桥是平和县交通运输最重要的桥梁,来往车辆频繁,昼夜不停,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平和第一、第二糖厂榨季开始,那运蔗车队往返穿行于南山大桥,甚是壮观。平时每逢小溪圩日,四里八乡的人通过南山大桥到小溪来赴圩的更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络绎不绝。</b></h3> <h3><b> 话说当年参加建设南山大桥的三个民工队,船民队表现特别积极。大桥竣工后,负责大桥建设的市工程队领导从船民民工队里挑选了一批小伙子加入了市工程队。他们是黄友华、张清标、张清泉、欧磷辉、欧木标、欧建民、黄铜钟、黄两和、林铜铃、卢国良、阮振中、方炎山、杨清江、黄阿章、阮连才等(当时最小的欧建民只有14岁)。这批船民小伙子加入市工程队以后,为后来花山溪船民离岸后重新就业,发展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后,我们花山溪船民自己组建的造桥工程队遍布全国,活跃大江南北,也成就了我们船底人最著名的企业家——张清标。</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