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示范性综合基地手工教学有感

英子

<h3></h3><h3> 从一位网红谈起吧!</h3><h3> 清华大学化工专业在读博士毕啸天做出了题为“让科学思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演讲。他的创作内容主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解读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其公众号目前已有大概100万左右粉丝,总共文章点击量大概5000万左右。</h3><h3> </h3> <h3>因为懒得洗袜子,我顺手发明了一个自动洗袜机;</h3> <h3>用数据对比分析和物理实验教人们DIY“防霾利器”抗击雾霾;</h3> <h3>与跑步APP软件在时间、位移、速度上斗智斗勇……</h3> <h3>  虽然毕啸天承认自己的大部分的研究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毫无意义,但思维是普适的。他推导的过程是一种科学思维模式的体现。</h3><h3> 给我们教育人的启示是什么呢?</h3><h3> 实践有益与无益……</h3><h3> 有解与无解……</h3> <h3>  各学科都在不断的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h3><h3> 数学教研员王宏,一位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践行者,命题、研究,教学导向紧跟教改;有不解者、非议者而不改初心、牢记使命!</h3><h3> 英语教研员张进,从高考阅读题型来源进行分析,开展英语阅读课题研究,拓展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观,促进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与转化。</h3><h3> …………</h3><h3> 让知识向技能转化,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综合实践活动无疑是当前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h3> <h3>  艺术是表达情感、交流情况、启迪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手工课程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型。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3><h3> </h3> <h3></h3><h3> 三门峡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手工课程依托传统工艺的雕、刻、烙、扎、缝、编、绘、印、染等技艺,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三门峡地域文化,目前研发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精品课程:</h3><h3>“精剪细琢”――豫西剪纸;</h3><h3>“妙手生花”――丝网花艺;</h3><h3>“巧手编织”――串珠编织;</h3><h3>“飞针走线”――老虎布艺;</h3><h3>“跃然纸上”――书法体验;</h3><h3>“耳濡目染”――脸谱绘制;</h3><h3>“土火之眷”――陶艺制作;</h3><h3>“指尖沙画”――沙画世界等功能教室室相继成立起来。这些课程重视对传统技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发掘,让学生们在制作、体验中既能学技能,又能感受相关工艺的历史和文化,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将逐渐成为实践基地的精品课程。</h3> <h3>“飞针走线”――老虎布艺</h3><h3><br></h3> <h3>旧衣改造布艺花</h3><h3> 通过diy做手工的方式,可以让家中的旧衣服得到重新利用和环保回收。变成漂亮的布艺花。布艺花能够制作成插花,装饰旧衣、帽子外,也能别在包包上做出各种装饰造型。</h3> <h3>  体验美、感受美、传承美、创造美!</h3><h3> 为使峡市学子体验到民艺之美,场馆布展受到八方支援:有袁院长捐赠的旗袍;卢氏李会平40年的老虎斗篷;灵宝铁楠送来的老虎头鞋;陕州老师的枕头皮;上官老师珍藏多年的手绣鞋垫……</h3><h3> 美术老师们更倾囊相助!🙏️</h3><h3> </h3> <h3>“妙手生花”――丝网花艺</h3><h3></h3><h3> 相互设计,相互帮扶,相互鼓励,相互评价,共同体验合作的愉悦,共同完成着自己的设计,共同欣赏着彼此的进步,共同学习着先进的理念。</h3> <h3>  废物改造</h3><h3> 绿色概念将是基地手工实践的特色发展理念,生活中一些废弃的包装容器,如:矿泉水瓶、有裂痕的碗、饼干桶、快餐盒等等,通常被人们视为垃圾。通过粘贴、拼接、着色、缠绕等装饰手法,就可以变身为很好的插花、养花的容器,既可以废物利用,又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美化环境,一举三得、节能环保。</h3> <h3>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寻找身边的物品来完成手工制作,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他们会树立巧用废物制作手工品的理念,并能够形成节约材料、合理利用废弃物的良好品质。让学生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美术,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br></h3><h3> 让学生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美术,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h3> <h3>“精剪细琢”――豫西剪纸</h3><h3></h3><h3> 你帮我剪贴,我帮你装饰,你帮我描绘,我帮你设计,小组合作的不亦乐乎。</h3> <h3>“巧手编织”――笑脸串珠</h3><h3> 有参考,有创新,有改进,有突破。在情景中学习,在激励中奋进,美术的核心素养得以彰显。</h3> <h3>“跃然纸上”――书法体验<br></h3><h3> 学习书法贵在“心静”,“静能生慧、定能生智”,书法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渗透着德育教育。学生通过书法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h3> <h3></h3><h3>“耳濡目染”――脸谱绘制<br></h3><h3> 传承与发展,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情景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在自我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h3> <h3>“土火之眷”――陶艺制作</h3><h3> 自我的作品介绍,互相的艺术点评,只言片语,流露着学习欣赏的情感。教师鼓励性的话语更让大家对艺术创新认知和感悟有了全新的理解。</h3> <h3>指尖沙画――沙画艺术</h3><h3> 沙画集美术、音乐、表演为一体,是综合的艺术形式。一捧细沙、一双妙手,孩子们的指尖变化出种种惟妙惟肖、美丽动人的画面。</h3><h3><br></h3> <h3></h3><h3>“懒婆娘认长线”的案例</h3><h3> 布艺,从教孩子们穿针引线开始,看着孩子们图省事,认了一个老长、老长的线,我讲起了一句“懒婆娘认长线”的谚语,孩子们开启了长线优劣点的讨论:</h3><h3> “长线可以减少认线的次数……”</h3><h3> “节省制作的整体时间……”</h3><h3> “容易打结,这根线就废了!还得重新穿……”</h3><h3> “一次拽不过来,需要两次,反而浪费时间”</h3><h3> 谚语蕴含大智慧!</h3><h3> 同学们!谁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个谚语阐述的道理,并确定多长适宜呢?</h3><h3> 思考制作过程中 优点、缺点所占时间的对比;</h3><h3> 功(W) = 功率(P) X 时间(t );</h3><h3> 实践出真知,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h3><h3> “长线可以减少认线的次数……”</h3><h3> “节省制作的整体时间……”</h3><h3> “容易打结,这根线就废了!还得重新穿……”</h3><h3> “一次拽不过来,需要两次,反而浪费时间”</h3><h3> 通过实际测量、反复尝试,得出每次认针留的线刚好够手臂顺其自然摆动、一次性可以扯紧的线的长度的结果。</h3><h3> 让科学思维品质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手工实践活动中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智力与能力最基本的成分,反映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手工实践课程的训练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也是各学科整合落地的有效方式之一。</h3> <h3></h3><h3></h3><h3>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h3><h3> ――周国平的《最让我受益匪浅的7条教育箴言,直击今日教育》</h3><h3> “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h3><h3> ――怀特海</h3><h3> 怀特海的话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h3><h3> 左璜博士是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五位核心专家之一,在报告中,她用一个例子给这个内涵和外延都无比宽泛的概念做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注解:以数学学科为例,当我们忘了一切定理、定律、公式以后,我们还能运用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便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观点与爱因斯坦、怀特海的观点不谋而合,只是更加浅显、直白!</h3> <h3>  如今,人类正从左脑时代过渡到右脑时代。我们要提高的不仅仅是IQ(智力商数)、还有EQ(情绪商数)、CQ(创意商数)、LQ(学习商数)、MQ(道德商数)、BQ(美丽商数)。</h3><h3> 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和能力。</h3><h3> 实践出真知,我们在践行!</h3> <h3>  局领导抽调一批美术专业教师,这些老师热爱生活,喜欢手工,表达能力强,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适合学生的手工课程;深挖课程内涵,将手工课程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民族教育、地域文化教育的土壤,组建课程团队、鼓励课程开发、关注课程生长、做好课程培育、建设课程文化,保障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有丰富课程内涵的、颇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深受学生喜欢的开发手工课程。</h3><h3> 这是团队的智慧;</h3><h3> 这要时间的沉淀。</h3><h3> 期待未来与手工课程共同成长的日子,我相信,我们的团队和我们的课程都会变得更好,成长为实践基地的品牌课程,实现其育人价值。</h3> <h3>向先行者致敬!</h3> <h3>反思与成长:</h3><h3> 第一,课程从开发到实施呈现自由生长的状态,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尚需时日、推敲打磨;</h3><h3> 第二,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术的传授与作品的完成,轻视其他育人目标的达成,似乎只有学生人人都完成了一件作品才算是一堂好课,甚至在课堂上出现过善良的老师经不住学生的哀求帮学生完成作品的情况;</h3><h3> 第三,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设计了大量的导学案和微课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出现了重模仿、轻创新的学习局面;</h3><h3> 第四,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片面追求手工课程的时代性,偏重开发现代手工工艺的课程开发,对传统手工工艺课程特别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工艺项目缺乏重视;</h3><h3> 第五,为保证制作时间,有时会省略活动结束前的交流和点评环节,课程评价环节实效性差,没有有效发挥出评价环节的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 </h3>